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根生

作品数:133 被引量:264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6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26篇化学工程
  • 15篇理学
  • 5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药物
  • 22篇纳米粒
  • 22篇给药
  • 20篇米粒
  • 15篇微针
  • 12篇色谱
  • 9篇给药方式
  • 8篇乙酯
  • 8篇制剂
  • 8篇辛酸亚锡
  • 8篇己内酯
  • 8篇靶向
  • 7篇中间体
  • 7篇羟基
  • 7篇细胞
  • 7篇模型药物
  • 7篇给药系统
  • 6篇载药
  • 6篇内酯
  • 6篇肿瘤

机构

  • 124篇浙江工业大学
  • 8篇浙江大学
  • 4篇台州市立医院
  • 3篇嘉兴学院
  • 3篇宁波西敦医药...
  • 2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台州学院
  • 1篇浙江省医学科...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 1篇浙江摩达生物...
  • 1篇宁波津参生物...

作者

  • 126篇杨根生
  • 40篇郭钫元
  • 22篇欧志敏
  • 18篇严琴英
  • 15篇洪伟勇
  • 14篇施介华
  • 5篇贠军贤
  • 5篇应国清
  • 4篇王普
  • 4篇王文喜
  • 4篇郑云峰
  • 4篇王鸿
  • 3篇夏永明
  • 3篇杨燕
  • 3篇冯爱国
  • 3篇吴文超
  • 3篇周江
  • 3篇姚善泾
  • 3篇徐姜炎
  • 3篇王燕

传媒

  • 12篇浙江工业大学...
  • 7篇中国药学杂志
  • 7篇浙江化工
  • 4篇中国现代应用...
  • 3篇分析化学
  • 3篇中草药
  • 3篇高校化学工程...
  • 3篇广东化工
  • 2篇中国药房
  • 2篇化工高等教育
  • 2篇宁波高等专科...
  • 2篇第三届全国制...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成药

年份

  • 11篇2024
  • 11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4篇2004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聚己内酯-环糊精给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己内酯‑环糊精给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惰性气体保护下,将β‑环糊精、ε‑己内酯、辛酸亚锡混合,于100~140℃下反应8~48h,之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混合物用二氯甲烷溶解后,滴加到冰乙醚中,沉淀析出,抽...
杨根生郭钫元黄冬雪
文献传递
口服自乳化给药体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4年
口服自乳化给药系统(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简称SEDD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疏水性药物口服给药的新技术,它是由药物、油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和潜溶剂(助表面活性剂,Co-S)组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均一、透明或半透明、各向同性的、热力学稳定的溶液[1],口服后在胃液水相中由于胃蠕动和乳化剂的作用下自发形成性能良好的O/W(水包油)微乳,也被称之为自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Self-Miero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简称SMEDDS)。药物存在于这些细小的油滴中。
杨根生王文喜陈建锋胡晓燕
关键词:自乳化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给药系统
糖化酵母直接发酵甘薯原料生产蛋白强化饲料被引量:2
1998年
以糖化酵母一扣囊复膜孢酵母AS2.1145为试验菌株,对其单菌种直接发酵甘薯原料生产蛋白强化饲料的液态和固态发酵工艺分别进行了研究,在试验得出的较佳培养条件下,采用2L罐发酵38h,培养液中干物质的质量浓度达25.2g/L,干基粗蛋白质量分数为0.34,总糖利用率为68.3%。固态发酵72h,产物干基粗蛋白质量分数可达0.2。
王普杨根生虞炳钧
关键词:甘薯糖化酵母发酵
一种抗凝血药物新型Xa因子抑制剂的合成
2013年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目前Xa因子是凝血级联反应中研究较多的靶点。有研究表明某类含苯甲磺酰基和苯脒基的多肽小分子有较高的抗凝活性,其对凝血级联反应中Xa因子有较高的选择抑制性。本研究选用液相合成法合成该类化合物。
李红伟林轲倪郭钫元杨根生
关键词:XA因子抑制剂抗凝血二肽
挤出3D打印包衣型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药物医学领域,涉及一种挤出3D打印包衣型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包衣型缓释制剂是以明胶、甘油和水的混合物为基质,加入药物或HPMC得到内芯或包衣,再结合模型切片和打印参数进行挤出3D打印,得到目标包衣型...
杨燕王晓月杨根生杨庆良
文献传递
生物转化法水解牛蒡子苷制备苷元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黑曲霉CGMCC No.2594发酵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酶液水解牛蒡子苷制备牛蒡子苷元.黑曲霉CGMCC No.2594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产酶时间为7 d.水解时添加200mmol/L的硫酸镁有利于提高牛蒡子苷元产率.β-葡萄糖苷酶酶液放置于4℃冰箱中冷藏15 d仍然具有较高的酶活.当牛蒡子苷初始浓度为0.3 mmol/L,添加200 mmol/L硫酸镁,最佳初始pH值为6.0,最佳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 r/min时,β-葡萄糖苷酶酶液水解牛蒡子苷36 h牛蒡子苷元的产率可以达到94.7%.在36 h内黑曲霉CGMCC No.2594发酵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酶液水解牛蒡子苷的过程符合Monod方程,动力学常数Vm=1.7×10-2mmol/(L.d),Km=2.2×10-1mmol/L,实验数据与模型数据能够很好地吻合.
欧志敏严琴英杨根生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
4-甲硫基苯酚的合成被引量:2
2003年
以苯酚和二甲二硫为起始原料,在强酸(H2SO4)存在下,在常温下合成有用的农药中间体4-甲硫基苯酚,并采用IR和1H-NMR技术表征4-甲硫基苯酚结构.经过探索性试验和工艺条件优化试验获得较佳的工艺条件: Me2S2: PhOH:H2SO4=1:3.15:1.7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5 h.在此所选择的条件下,合成4-甲硫基苯酚的收率达79.3%~83.5%.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收率高,并且二甲二硫原料利用率明显高于文献值.
施介华李景华杨根生
关键词:中间体苯酚
固定化CGMCC No.2266生物转化法制备(S)-(-)-β-羟基苯丙酸乙酯被引量:1
2009年
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采用固定化酿酒酵母CGMCC No.2266不对称还原β-羰基苯丙酸乙酯制备(S)-(-)β--羟基苯丙酸乙酯。将干重为430 mg的100 ml菌液50℃预热处理30 min,以2%海藻酸钠固定化得到的直径为2 mm的固定化细胞增殖培养72 h,在300 ml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转化17.2 mmol.L-1β-羰基苯丙酸乙酯,摩尔产率和对映体过剩值可以分别达到92.2%和100%。固定化细胞可以较好地重复利用于转化反应10次。产率随底物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分批加入底物可以降低底物浓度过高对反应过程的抑制。
欧志敏杨根生郭钫元
双水相分配技术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以黄芩为原料,EOPO溶液和混合磷酸盐为上下相材料,考察了利用双水相技术来分离提取黄芩提取液中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并考察了在不同的温度和pH值务件下黄芩苷在温度诱导系统中的分配系数、初步得出了温度和pH值对黄苓苷在温度诱导系统中的分配系数和提取率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黄芩苷在双水相系统和温度诱导系统中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杨根生竹弘蒋亚群
关键词:黄芩苷双水相
一种聚环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环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聚乙二醇和己内酯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下聚合反应制备得到聚(ε-己内酯-b-聚乙二醇-b-ε-己内酯),然后与甲基丙烯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制得甲基二丙烯酸酯-聚(ε-己内酯-b-聚乙二醇-b...
杨根生郭钫元张玮贠军贤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