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庆利

作品数:69 被引量:285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病毒
  • 11篇肝炎
  • 9篇吸虫
  • 8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7篇华支睾吸虫
  • 6篇受体
  • 6篇疟疾
  • 6篇流动人口
  • 5篇血清
  • 5篇乙肝
  • 5篇相关分子
  • 5篇基因
  • 5篇分子
  • 5篇肝炎病毒
  • 5篇病原相关分子...
  • 4篇动物
  • 4篇疫苗

机构

  • 49篇广西壮族自治...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广西大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河池市疾病预...
  • 2篇桂林医学院
  • 2篇贵港市疾病预...
  • 2篇柳州铁路局
  • 2篇桂林市疾病预...
  • 2篇柳州市柳铁中...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隆安县疾病预...

作者

  • 51篇杨庆利
  • 14篇杨益超
  • 12篇蒋智华
  • 11篇陈钦艳
  • 11篇刘巍
  • 8篇李海
  • 8篇卓家同
  • 8篇钟革
  • 7篇王学燕
  • 7篇黎军
  • 7篇林康明
  • 6篇李锦辉
  • 6篇黄亚铭
  • 6篇谭超
  • 5篇方钟燎
  • 5篇申继清
  • 5篇韦平
  • 5篇蓝光华
  • 5篇郑志刚
  • 5篇毛玮

传媒

  • 6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中国计划免疫
  • 3篇疾病监测
  • 3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家禽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隆安县乙肝血源疫苗免疫长期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广西隆安县乙肝血源疫苗长期免疫效果,为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广西隆安县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766名1987—1989年出生,并于出生72 h内全程接种乙肝血源疫苗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标本用微粒子酶免疫法(microparticle enzyme immunoassay,MEI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 Ag,Anti-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core antigen,Anti-HBc)。结果 766名研究对象中,HBs Ag携带率为4.96%,首针不及时接种组(10.42%)显著高于及时接种组HBs Ag阳性率(4.60%)(P〈0.05)。首针及时接种的718例研究对象中,HBs Ag和Anti-HBc阳性率分别为4.60%(95%CI:3.29-6.38)和22.42%(95%CI:19.52-25.62)。Anti-HBs阳性率为21.59%(95%CI:18.73-24.74)。Anti-HBs阳性者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98.39 m IU/m L(95%CI:60.87-135.91),单独Anti-HBs阳性者平均GMC为47.34 m IU/m L(95%CI:40.58-54.10),随着免疫年限延长呈下降趋势。GMC〈10 m IU/m L组随着免疫年限延长构成比呈上升趋势,而100-999.99 m IU/m L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首针及时接种乙肝血源疫苗保护率为74.30%。结论乙肝血源疫苗免疫后26-28年抗体水平已降至较低水平,疫苗保护HBV感染和发病的效果已显著下降。建议继续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对Anti-HBs阴性(GMC〈10 m IU/m L)且未感染HBV者应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林素琴李海李国坚方孔雄农秋峰陈钦艳王学燕谭超杨庆利王富珍沈立萍王峰毕胜利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基于丙型肝炎病毒NS5B区的巢式RT-PCR和基因分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引物组合和病毒载量对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逆转录和NS5B区巢式PCR反应效率,以及由于逆转录引物不同对基因分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分别用Oligo(dT)15和随机引物pd(N)6将HCV RNA逆转录合成cDNA,用针对5’-NTR区的巢式PCR进行检测;分别用针对NS5B区的简单引物和简并引物组合进行巢式PCR,比较各组扩增效率。对NS5B区第2轮PCR产物测序并比较基因分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用Oligo(dT)15引物逆转录和随机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5’-NTR区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87.5%和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P〈0.001)。用HCV1/HCV2-122S/123A简单引物组合和ENO2/ENO4-NS5S3/NS5A5简并引物组合对Oligo(dT)15逆转录cDNA产物进行NS5B区的巢式PCR扩增,阳性率分别为11.5%和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P〈0.001);用上述两组引物组合对随机引物逆转录cDNA进行NS5B区巢式PCR扩增,其阳性率分别为45.3%和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P〈0.001)。随机引物在不同载量病毒组中的逆转录反应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P〉0.05);随机引物配合简并引物组合在不同载量病毒组NS5B区扩增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经Oligo(dT)15引物和随机引物合成cDNA,用简并引物组合对NS5B区进行巢式PCR扩增,通过核酸测序确定HCV基因型完全一致。结论使用pd(N)6随机引物进行逆转录,结合ENO2/ENO4-NS5S3/NS5A5简并引物组合可实现对不同载量HCV的基于NS5B区的高效巢式PCR扩增和基因分型。
尹琦杨庆利方钟燎王学燕李海陈钦艳谭超罗洲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RT-PCR病毒载量
宜州市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了解宜州市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宜州市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3剂次的0—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表面抗体(antibody to HBsAg,抗-HBs),抗乙肝核心抗体(antibody to HBV core antigen,抗-HBc)。结果862名0—4岁儿童HBsAg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抗-HBc阳性率为59.63%(95%CI:56.32~62.85),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趋势χ^2=10.88,P〈0.05)。抗-HBs阳性率为84.11%(95%CI:81.52~86.40),且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趋势χ^2=38.37,P〈0.001)。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组抗-HBs阳性率(85.95%)高于首针不及时接种组(6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5,P〈0.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i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4岁年龄组比较,1岁组(OR=21.688,95%CI:10.382-45.306)、2岁组(OR=7.501,95%CI:4.181~13.456)、3岁组(OR=2.249,95%CI:1.319—3.835)均为抗-HBs阳性的危险因素;首针及时接种(OR=2.898,95%CI:1.540—5.454)、有加强接种史(OR=12.414,95%CI:6.606—23.330)也是抗-HBs阳性的危险因素,低出生体重(OR=0.343,95%CI:0.150—0.784)则是抗-HBs阳性的保护因素。结论宜州市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已取得良好效果,由于3岁以上儿童抗-HBs水平下降较快,而且存在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仍需提高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开展抗-HBs水平监测,及时开展加强免疫,继续巩固和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李海王学燕陈钦艳谭超杨庆利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
广西2005—2014年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广西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5—2014年戊肝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广西2005—2014年戊肝发病率逐年上升,2005年发病率为0.35/10万,2014年上升至3.29/10万,平均发病率1.74/10万。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为梧州市、玉林市、桂林市、南宁市、防城港市等市。病例主要集中于冬春季(1—5月)。40~60岁病例较多,男女性别比3.01∶1,病例职业构成主要为农民、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工人等。结论广西2005—2014年戊肝发病率逐年上升,南宁等市是高发区,中老年男性、农民是发病高危人群。应重视戊肝疫情形势,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遏制戊肝流行。
谭超李海方钟燎王学燕陈钦艳杨庆利
关键词: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肝吸虫囊蚴分离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肝吸虫囊蚴分离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分离设备包括:初分离室、上盖、分离沉淀室、样品富集室、样品收集器和支架;初分离室的上开口处设有第一过滤网;上盖与初分离室可拆卸的连接;分离沉淀室与初分离室相连接并连通,连通...
杨庆利蒋智华杨益超万孝玲
2例恶性疟死亡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调查分析恶性疟病例感染来源和死亡原因。方法收集病例临床资料,调查病例疟疾病史、诊治经过,复核病人血片并计数疟原虫密度,了解病人原籍县疟疾流行和防控情况。结果患者有明确的非洲居住史,驻地为疟疾流行区,从国外返乡后发病,血检恶性疟原虫阳性;原籍资源县2000-2011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推测两例恶性疟均为国外感染在本地发病;患者耽误就诊时间和就诊后不能及时确诊治疗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止输入性疟疾死亡的重要措施。
李锦辉杨庆利黎军熊昊蓝松波
关键词:恶性疟
一种粪便肝吸虫卵采集分离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粪便肝吸虫卵采集分离设备,包括:取样装置、分离装置;取样装置包括样品盖、取样杆、圆柱状的取样头,分离装置包括样品瓶、封口塞以及滤网,样品盖盖设于样品瓶的瓶口上使取样杆以及取样头位于样品瓶内,样品瓶分为上下两段...
杨庆利蒋智华杨益超
文献传递
1995—2009年广西隆林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广西隆林县参加黔桂两省抗疟联防区15年疟疾流行动态及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各乡镇卫生院近15年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临床诊断疟疾病例资料,用Excel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县发热病人血检数占当地总人口的4.6%,疟疾发病率从1995年的0.86/万降至2009年的0.08/万,未发现当地居民恶性疟病例。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逐年增多,近几年均为在东南亚国家感染,并有恶性疟及死亡病例。[结论]疟疾在该县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流动人口病例中未发现当地继发性病例。
吴声荣黄亚铭陆玉虎曹品光杨永亮杨庆利韦海艳邹春燕区德锦
关键词:疟疾流动人口疾病控制
用于检测鉴别华支睾吸虫和/或扇棘单睾吸虫的引物组及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鉴别华支睾吸虫和/或扇棘单睾吸虫的引物组及试剂盒。所述引物组选自SEQ ID NO:1~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引物组具有特异性好、扩增效率高的优点,在PCR扩增过程中不会...
杨庆利
文献传递
广西农村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流行现状,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层抽样方法对广西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5个人口约1000的自然村人群进行调查,抽取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人群HBsAg阳性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分别为8.80%、58.70%、59.93%。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P﹤0.001)。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HBsAg、抗-HBs及抗-HBc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不同民族HB-sAg、抗-HBc阳性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1~4岁及5~14岁儿童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5.48%,46.05%。1~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低于15~89岁人群(P﹤0.001)。30岁前HBsAg阳性率呈上升趋势,30~35岁达最高峰,35岁后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广西农村仍然是乙型肝炎高度流行区,加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仍是乙肝防控的重点。
陈钦艳杨进业方钟燎杨益超蒙晓宇杨庆利黎军林康明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血清流行病学血清学标志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