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东慧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胃癌
  • 4篇蛋白
  • 4篇肿瘤
  • 4篇基因
  • 4篇病理
  • 3篇预后
  • 3篇胃肿瘤
  • 2篇血气
  • 2篇血栓
  • 2篇血栓素
  • 2篇血栓素B2
  • 2篇淹溺
  • 2篇原发性
  • 2篇胃腺
  • 2篇胃腺癌
  • 2篇腺癌
  • 2篇淋巴
  • 2篇NM23蛋白
  • 2篇6-酮
  • 2篇6-酮-前列...

机构

  • 11篇解放军第40...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杨东慧
  • 5篇赵景轩
  • 3篇姜忠华
  • 2篇范静
  • 2篇贾钢锐
  • 2篇金翔凤
  • 1篇钟广文
  • 1篇夏坚
  • 1篇楚立云
  • 1篇王额尔敦
  • 1篇宋林生
  • 1篇辛苏宁
  • 1篇苑同业
  • 1篇薛佩莲
  • 1篇袁晓璐
  • 1篇方敏
  • 1篇蔡中华
  • 1篇崔朝霞
  • 1篇张永红
  • 1篇徐世英

传媒

  • 2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青岛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m2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1999年
为研究胃癌组织中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我们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105例胃癌nm23表达进行观察,并对其中59例患者随访。结果显示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48%,nm23在胃癌的表达与分化,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率表达(709%)与阳性组比较(33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随访资料证实nm23表达与患者预后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nm23基因产物的表达可作为一个淋巴结转移和判断预后有用的指标。
金卫中赵景轩杨东慧李娅
关键词:胃肿瘤NM23蛋白肿瘤转移淋巴结转移癌预后
nm^(23)基因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998年
目的:研究转移抑制基因 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一过氧化物酶法(简称 S—P 法)。结果:nm^(23)表达阳性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5年随访资料证实 nm^(23)表达与患者预后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提示 nm^(23)基因产物的表达可作为一个有用的预后指标,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卫中赵景轩杨东慧
关键词:胃癌胃癌预后
E-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2002年
金卫中杨东慧金翔凤
关键词:基因表达病理E-CADHERIN胃癌
CD44和CD44v6基因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999年
目的: 研究胃腺癌组织中CD44 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105 例胃腺癌组织中CD44 的表达进行了观察, 并对其中62 例患者做了随访。结果: CD44 和CD44v6 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54-3 % 和48-6 % 。CD44v6 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浸润深度, 以及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P< 0-05), 而CD44 的表达则与上述临床病理指标无关。另外, 抗CD44 和抗CD44v6 抗体的阳性反应, 与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有关(CD44v6, P< 0-01 ; CD44 , P< 0-05) 。结论: CD44 的表达可用于胃癌患者的病情监测, 其中CD44v6 有望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金卫中杨东慧赵景轩
关键词:胃癌CD44CD44V6腺癌
海水淹溺兔心电活动的观察被引量:3
2002年
姜忠华范静王额耳敦夏坚杨东慧钟广文楚立云卞守宽
关键词:海水淹溺心电图病理形态
原发性硬膜外恶性淋巴瘤1例被引量:1
2001年
王炜杨东慧徐世英
关键词:硬膜外肿瘤淋巴肉瘤病例报告
变异型CD44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999年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变异型CD44(CD44v)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②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05例胃腺癌CD44v6的表达进行了检测。③结果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8.6%,CD44v6在胃腺癌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预后均有关系(χ2=4.41~8.97,P均<0.05),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χ2=9.23,P<0.01)。④结论CD44v6表达是判断胃腺癌淋巴结转移及病人预后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金卫中赵景轩杨东慧杨东慧
关键词:胃肿瘤腺癌CD44预后
低温海水淹溺大鼠心肌血栓素B_2与6-酮-前列腺素F_(1α)变化及与血气的关系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低温海水淹溺大鼠心肌TXB2、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T/K)与血气的关系。方法 将淹溺组大鼠置于低温(16~18℃)海水中,任其自由游动直至沉入水底,呼吸暂停,迅速取出置室温下观察,分别于5,15,30,60,240,360 min(每小组各6只)测大鼠肛温,取左心血行血气分析,取各小组4只检测心肌组织TXB2及6-Keto-PGF1α含量,观察T/K变化,肺组织计算干重/湿重比值(D/W),另2只光镜下观察肺脏及心脏形态改变。结果 淹溺大鼠肛温、pH、PaO2及 6-Keto-PGF1α明显降低,于5min组降至最低点(P<0.01),PaCO2及 TXB2则明显上升,分别于5min组及30min组升至最高点(P<0.01),T/K比值明显上升;淹溺后随离海水的时间延长,肛温、pH、PaO2及Pa-CO2呈恢复趋势,心肌的TXB2、6-Keto-PGF1α及T/K比值则无明显改善。结论 低温海水淹溺大鼠心肌的TXB2及6-Keto-PGF1α含量受低温、低氧血症及酸中毒的影响,造成TXB2增高、6-Keto-PGF1α降低及T/K比值失衡从而使心脏功能趋于恶化。
姜忠华范静冯增文王额尔敦苑同业贾钢锐杨东慧
关键词:淹溺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血气
nm23、CD44H和CD44V6蛋白在胃癌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nm2 3和CD44的表达 ,以及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 10 5例胃癌组织nm 2 3、CD44H和CD44V6的表达进行观察 ,并对其中 5 9例患者随访。结果 nm2 3、CD44H及CD44V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4.8%、5 4.3 %和 48.6% ;nm2 3及CD44V6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与其分化、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 ,而CD44H的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指标无关。 3种抗体的阳性反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nm 2 3P <0 .0 5 ;CD44V6P <0 .0 1;CD44HP <0 .0 5 )。结论 CD44H的表达可用于监测病情 ,而nm 2 3和CD44V6有希望作为一个判断预后的指标。
金卫中杨东慧赵景轩薛佩莲钟慧敏
关键词:胃肿瘤NM23蛋白CD44V6蛋白
上皮型钙黏蛋白在原发性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①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黏 (E cd)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10 5例胃癌标本中E cd蛋白的表达水平 ,并对 6 2例病人进行了术后随访。③结果 E cd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 7.5 %。在Lauren分型中 ,肠型与弥漫型胃癌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χ2 =2 3.0 1,P <0 .0 1) ;E c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预后有关 (χ2 =5 .5 8,P <0 .0 1)。④结论 E cd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
金卫中金翔凤张永红杨东慧
关键词:原发性胃癌上皮型钙黏蛋白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