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蕾

作品数:24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内镜
  • 5篇支气管
  • 5篇支气管镜
  • 5篇食管
  • 5篇气管
  • 5篇气管镜
  • 5篇纤维支气管
  • 5篇纤维支气管镜
  • 5篇镜检
  • 3篇食管贲门
  • 3篇肿瘤
  • 3篇胃癌
  • 3篇内镜下扩张
  • 3篇结肠
  • 3篇肝癌
  • 3篇大肠
  • 2篇电子结肠镜
  • 2篇血清
  • 2篇咽炎
  • 2篇原发性

机构

  • 24篇吉林省肿瘤医...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长春市中心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作者

  • 24篇李蕾
  • 13篇李秀环
  • 13篇陈丹峰
  • 11篇柴艳
  • 8篇王冬梅
  • 5篇王秀兰
  • 2篇陆丹
  • 2篇迟宝荣
  • 1篇李善玉
  • 1篇陈丹锋
  • 1篇左晓军
  • 1篇王健
  • 1篇叶敏娟
  • 1篇宋秀云
  • 1篇王伟
  • 1篇范艳红
  • 1篇赵彤
  • 1篇郭海燕
  • 1篇杨俊玲
  • 1篇唐海波

传媒

  • 6篇实用肿瘤学杂...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镜检查1076例胃癌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1076例镜下胃癌的临床症状、肿瘤部位、镜下形态、大小、病理学分类,探讨其规律性。方法:采用电子胃镜检查,取活检做病理切片诊断。结果:胃癌多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高峰在平均55±5岁,青年多散发性,男女比例为2.3∶1,症状多不典型,以腺癌居多,占95%,镜下隆起型和溃疡型较多见,早期胃癌发现率低,仅占查出胃癌的5.9%。结论:电子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其活检病理学诊断对胃癌确诊率很高,胃镜检查时对胃癌高发部位应特别注意,不能忽略青年胃癌的发生,其恶性程度较高,必须提高早期诊断率。
王冬梅李秀环李蕾柴艳
关键词:胃癌胃镜
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体会被引量:6
2000年
陈丹峰李秀环柴艳李蕾
关键词:心肺功能不全纤维支气管镜胸肺疾病
青少年鼻咽炎33例鼻咽镜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对青少年鼻咽炎鼻咽镜表现及病理结果分析,有利于鼻咽炎与鼻咽癌的区分。方法鼻咽镜检查。结果取材得到病理结果。结论青少年鼻咽炎与鼻咽癌仅从临床症状、鼻咽镜表现有时很相似,难以区别,最终应依据病理诊断。
李蕾王冬梅柴艳陈丹峰
关键词:鼻咽炎鼻咽镜病理结果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及异型增生的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于早期胃癌和异型增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普通胃镜或染色检查与利用窄带成像技术对可疑病变区采用靛胭脂染色,再结合放大内镜对可疑病变进行观察,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2种诊断方法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内镜窄带成像与普通内镜或染色内镜诊断效果之间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局灶性、浅表性病变的观察方面窄带成像技术成像清晰而更具优势;对胃小凹形态和胃黏膜微血管观察的结果也表明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占较大优势。结论: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不仅操作简便、安全,而且能够清晰地发现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对于胃癌的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意义重大。
王冬梅范艳红王伟李蕾
关键词: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早期胃癌
201例大肠息肉内镜治疗临床体会
2007年
目的:讨论大肠息肉经内镜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子结肠镜与高频电烧器,在内镜直视摘除息肉。结果:20l例息肉全部摘除,无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内镜治疗大肠息肉避免了外科手术,可降低患者生理、心理及经济负担,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柴艳李蕾陈丹峰王冬梅翟笃明
关键词:经内镜治疗大肠息肉床体电子结肠镜内镜直视
结肠黑变病30例内镜资料分析
2006年
目的:讨论结肠黑变病与肿瘤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子结肠镜行结肠检查,对30例结肠黑变病临床资料及镜下表现进行分析,结合结肠黑变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讨论。结论:结肠黑变病与肿瘤并无明显因果关系。
柴艳陈丹峰李蕾翟笃明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肠肿瘤
406例大肠癌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总结大肠癌的内镜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06例大肠癌的内镜所见及病理诊断。结果 本组病例以直肠癌为多,占63.79%。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406例中年轻人大肠癌出现症状较早,细胞分化程度差。老年人大肠癌伴发大肠息肉多。结论 大肠息肉病人应及时取活检,对大肠癌术后病人应定期作内镜检查。
李蕾李秀环陈丹峰王秀兰
关键词:大肠癌内镜病理
212例声音嘶哑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喉部疾病进行诊断。方法 本文采用Olympus BF—IT_30型纤维支气管镜对212例声音嘶哑患者进行咽喉部检查,发现可疑病灶进行取材送病理检查。对单纯声带麻痹者,进行肺部和食管检查。结果 212例中内镜诊断慢性喉炎69例,声带麻痹58例,喉癌44例,声带息肉33例,声带结节4例,声带囊肿2例,喉溃疡1例,喉结核1例。结论 我们认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易行、可靠、是诊断喉部疾病的首选方法。
江丽洁李蕾李秀环陈丹峰柴艳
关键词:声音嘶哑纤支镜喉部疾病
食管贲门及直肠狭窄的内镜下扩张治疗体会
2005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气囊扩张器或聚乙烯探条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部狭窄138例及7例直肠狭窄的应用体会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应用气囊扩张器,在内镜直视下对120例食管贲门部狭窄病人进行了249次扩张治疗;并对7例直肠术后吻合口狭窄病人进行了17次扩张治疗;应用探条扩张器对18例食管狭窄病人进行了35次扩张治疗。扩张前常规先行内镜检查,明确狭窄的部位、特点和病因,选择直径适悬空的扩张器。结果:扩张后食管狭窄137例、直肠狭窄6例效果均很显著,该组食管狭窄117例、直肠5例首次扩张后内镜即可顺利通过,既直径大于1.0cm,20例经几次扩张后内镜可以通过,扩张后当日既可进普食。为巩固疗效,患者应进行多次扩张,扩张2、3次为佳。顽固性食管狭窄2例扩张3次后效果不佳置入一食道支架,2个月后取出,胃镜可通过。结论:采用气囊或探条扩张器对良性食管及直肠狭窄扩张是在内镜直视下进行,能准确放置扩张器,其成功率高,疗效显著。
李秀环李蕾宫雪娟
关键词:内镜食管直肠
纤支镜检对肺癌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总结分析纤支镜对 1934例肺癌和 36例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顾性分析进行探讨。结果 :13年间对 5 330人次进行检查 ,确诊肺癌 1934例 ,均有病理或细胞学证实 ,中心型肺癌 15 76例 ,周围型肺癌 35 8例。确诊肺结核 36例 ,均经病理或细菌学证实 ,支气管内膜结核 2 5例 ,镜下未见异常 11例。结论 :纤支镜检是确诊肺癌和肺结核的重要检查手段 ,其镜下独物表现与病理类型有着一定的关联 。
李秀环李蕾王健
关键词:肺癌肺结核纤维支气管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