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猛

作品数:51 被引量:231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10篇矿业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聚煤
  • 9篇北缘
  • 7篇盆地
  • 7篇层序
  • 7篇柴北缘
  • 6篇地层
  • 6篇页岩
  • 6篇侏罗统
  • 6篇含煤
  • 6篇层序地层
  • 5篇中侏罗世
  • 5篇中侏罗统
  • 5篇侏罗世
  • 5篇煤层
  • 5篇煤岩
  • 5篇混凝土支架
  • 5篇钢管
  • 5篇钢管混凝土
  • 5篇钢管混凝土支...
  • 5篇

机构

  • 37篇中国矿业大学...
  • 17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四川省煤田地...
  • 1篇易安蓝焰煤与...
  • 1篇焦作煤业(集...

作者

  • 49篇李猛
  • 15篇邵龙义
  • 7篇李英杰
  • 7篇左建平
  • 7篇潘结南
  • 5篇高迪
  • 4篇王娟
  • 4篇鲁静
  • 3篇高彩霞
  • 3篇王凯
  • 3篇王兆会
  • 3篇刘磊
  • 3篇李英娇
  • 2篇文怀军
  • 2篇张鹏飞
  • 2篇陈江峰
  • 2篇王东东
  • 2篇李柱
  • 2篇李清海
  • 2篇王新亮

传媒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煤炭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2篇煤矿安全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山东煤炭科技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矿业科学学报
  • 1篇北京工业职业...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U型钢支架”原位加固方法
本发明属于巷道加固支护技术领域。U型钢支架是一种常用的巷道支护构件,但应用中经常破坏,需要进行加固。本发明设计了一种U型钢支架原位加固方法:待加固U型钢支架保持不动,在待加固U型钢支架两侧对称镶嵌两个“[”形加固装置,向...
刘德军左建平刘海雁李猛李英杰张堂亮
文献传递
中国煤层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的回顾与展望
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沉积岩。对煤的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助于煤的勘探和煤的利用。含煤岩系沉积学的研究历史可以分为旋回层理论阶段、沉积模式理论阶段及层序地层学研究阶段。旋回层理论注重含煤岩系重复性...
邵龙义汪浩鲁静李猛李英娇高彩霞王娟张鹏飞
关键词:含煤岩系层序地层聚煤模式
柴北缘盆地YQ-1井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泥页岩纳米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16年
柴达木北缘(柴北缘)盆地侏罗纪是典型的陆相湖沼盆地,是目前具有页岩气潜力的盆地之一。本文运用氮气吸附、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全岩X衍射分析等方法,对柴北缘鱼卡地区YQ-1井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泥页岩的纳米孔隙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门沟组泥页岩纳米孔隙结构复杂,根据吸附回线及孔径分布特征可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以一端不透气性孔和开放性平行板状狭缝孔为主,孔径主要集中在3~5nm范围内,呈单峰状分布;第二类则以一端不透气性孔和开放性倾斜板狭缝孔为主,孔径主要分布在3~5nm和8~14nm范围内,呈双峰状分布。孔径小于50nm的微孔和介孔是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主要贡献者;黏土矿物含量与微孔、介孔、总孔体积呈正相关;在较低的成熟度制约下,泥页岩有机质孔隙基本不发育,有机质丰度较高的石门沟组上段H9泥页岩TOC含量与微孔、介孔、总孔体积呈负相关性,有机质丰度较差的下段H8泥页岩TOC含量与孔体积相关性则不甚明显;孔隙结构及孔径分布受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影响;黏土矿物是石门沟组泥页岩纳米孔隙的主要提供者,是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TOC含量与沉积环境也会对泥页岩孔隙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邵龙义刘磊文怀军李永红张文龙李猛
关键词:柴北缘中侏罗统泥页岩
大采高工作面覆岩运动与煤壁片帮规律
2024年
为探究大采高工作面顶板运动规律及煤壁破坏机理,建立3种不同采高的UDEC数值模型,分析采高和支架护帮板位置对顶板垮落步距、形态及煤壁破坏深度的影响,建立煤壁滑移破坏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初次来压步距受采高的影响较小,均为45 m,周期来压步距随着采高的增大而减小;大采高工作面由于垮落矸石无法充满采空区,顶板易形成悬臂梁结构;采高增大会增大煤壁片帮的风险。计算得出了大采高工作面煤壁能承受的最大顶板压力,给出了煤壁滑移破坏判据。通过建立不同护帮板位置的数值模型,确定了8.8 m大采高工作面的护帮板最佳支护位置。提出了增加护帮板水平推力和支护面积的煤壁控制方法,现场应用该方法使煤壁稳定性得到了有效提升。
何吉清李猛安博超胡皓宇
关键词:大采高覆岩运动煤壁片帮
青海木里煤田天然气水合物特征及成藏模式被引量:6
2013年
青海木里煤田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产自下部煤层和页岩层,为典型煤成气及页岩气。青藏高原永冻层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提供盖层圈闭条件,断层、裂隙、砂体及不整合面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提供输导系统,砂体为其形成提供储层。天然气水合物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低密度值、高电阻率、高声速、高天然伽马及井径变大或基本不变,化学组成以CH4、N2为主,含少量O2、C2H6及CO2。在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及特征研究基础上,提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模式:断层为疏导系统,不整合面为疏导系统,渗透性好的砂体为疏导系统。
李永红吉丛伟邵龙义张少林郭晋宁李猛文怀军
关键词:木里煤田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
松散层富水性评价及水体采动等级划分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确定12采区安全煤岩柱留设类型。基于赵家寨矿12采区东翼松散层水文及地质勘探资料,结合抽水试验数据和计算含水层参数的Theis公式,研究了松散层厚度分布及松散层含(隔)水层的垂向变化规律,特别是松散层底部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2采区松散层厚度变化受古地形控制,垂向具有多层复合结构,含水层连续性较差,底部含水层富水性为弱到中等,水体采动等级大部分属于Ⅱ级,局部属于Ⅰ级,为留设安全煤岩柱类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江峰熊法政李猛韩银行武洪涛
关键词:水文地质参数富水性煤岩柱抽水试验
一种液压支架与围岩系统刚度耦合的相似模拟实验台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压支架与围岩系统刚度耦合的相似模拟实验台,涉及矿山模拟实验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实验箱、液压支架、第一压力传感部件、采场围岩、基本顶、采空区模拟机构和顶部加载机构,采场围岩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板、煤壁和...
李猛王家臣杨胜利王兆会宋世雄
赵固二矿14030工作面煤壁片帮柔性加固方案优化被引量:2
2022年
为控制赵固二矿14030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分析了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得出煤壁片帮主要分为拉裂破坏和剪切破坏两种形式。通过柔性注浆加固工艺能提高煤体强度,有效控制煤壁片帮。通过数值模拟软件UDEC对注浆孔位置进行了优化,得出当注浆孔位置距离底板高度为5 m时,煤壁破坏范围最小,柔性加固效果最好。
丁先飞王利光李猛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煤壁片帮
一种深部软岩圆形巷道支护方法
本发明属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在生产实践中,深部软岩巷道一直难以有效支护,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事故,因此需要改善支护方法。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深部软岩圆形巷道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圆形巷道开挖后,以巷道顶拱偏45°为起点,每...
刘德军左建平刘海雁李猛李英杰雷博张堂亮
文献传递
沁水盆地寺家庄区块煤储层含气性及产能控制因素被引量:6
2022年
为研究沁水盆地东北部煤层气成藏特征与产出控制因素,基于寺家庄区块煤层气勘探和生产资料,从地质构造、煤厚与煤层结构、埋深和水文地质特征等方面研究了煤层含气性影响因素,并结合压裂排采工艺和煤体结构等因素探讨了煤层气井产能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煤储层含气性受构造影响较大,在褶皱的轴部及旁侧构造挤压带,多呈现出高含气量,尤其是向斜轴部。在陷落柱和水文地质条件叠加作用下,15号煤层含气量整体较8、9号煤层低,且8、9号煤层含气饱和度也整体高于15号煤层。(2) 8、9和15号煤层含气性均表现出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但随埋深增加,构造应力和地温场的作用逐渐增强,存在含气量随埋深变化的“临界深度”(700 m左右)。煤层含气性也表现出随煤层厚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煤层结构越简单,煤层含气性越好。(3)研究区中部的NNE-NE向褶皱与EW向构造叠加地区,因较大的构造曲率和相对松弛的区域地应力,具备较好渗透率条件和含气性,故成为煤层气高产区。(4)发育多煤层地区采用分压合采技术可以有效增加产气量,多煤层可以提供煤层气井高产能的充足气源,且多个层位的同时排水降压可使不同煤储层气体产出达到产能叠加,实现长期稳产,含气性较好及游离气可能存在的区域可出现长期持续高产井。
李国富张为李猛潘结南刘亮亮陈召英张永成白杨
关键词:煤层含气性地质构造陷落柱水文地质条件沁水盆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