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爽

作品数:72 被引量:340H指数: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专利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9篇化学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理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4篇吸附剂
  • 9篇能源
  • 6篇电解
  • 6篇电解槽
  • 6篇宿主
  • 6篇能源技术
  • 6篇清洁能源
  • 6篇清洁能源技术
  • 6篇卤乙酸
  • 5篇蛋白
  • 5篇电池
  • 5篇饮用
  • 5篇饮用水
  • 5篇水处理
  • 5篇水蒸气重整
  • 5篇催化
  • 4篇制氢
  • 4篇噬菌体
  • 4篇氢气
  • 4篇燃料电池

机构

  • 72篇清华大学
  • 8篇清华大学山西...
  • 2篇澳门自来水股...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北京市煤气热...
  • 1篇北京市自来水...
  • 1篇北京佳安氢源...
  • 1篇国家能源集团...
  • 1篇洛阳华清天木...

作者

  • 72篇李爽
  • 39篇史翊翔
  • 30篇蔡宁生
  • 10篇张晓健
  • 8篇林章凛
  • 4篇冯西桥
  • 3篇王占生
  • 3篇曹莉莉
  • 3篇刘文君
  • 3篇王冬冬
  • 2篇陈勇
  • 2篇任川
  • 2篇杨懿
  • 2篇蔡真
  • 2篇郑妍
  • 2篇张婧
  • 2篇范晓军
  • 2篇刘慧敏
  • 2篇汪浩
  • 1篇张天侃

传媒

  • 5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给水排水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油气储运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给水排水动态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6篇2025
  • 8篇2024
  • 9篇2023
  • 10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6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饮用水处理中活性炭吸附卤乙酸的特性被引量:21
1999年
采用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了活性炭对卤乙酸的物理吸附特性.静态试验表明:在单吸附质条件下,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吸附等温线在低浓度区(ce<50μg/L)表现为单层吸附,在高浓度区表现为多层吸附.活性炭对三氯乙酸的吸附能力高于二氯乙酸.在饮用水处理常见的浓度范围内,活性炭对三氯乙酸的吸附容量约为二氯乙酸的2倍.在多吸附质条件下,对三氯乙酸的吸附容量只略有降低,对二氯乙酸的吸附容量则显著下降,这与有机物的结构特性相符合.动态试验表明:在物理吸附作用下,当进水中二氯乙酸与三氯乙酸的浓度相近时,二氯乙酸为工艺的控制化合物.当进水中2者浓度均为10μg/L时,活性炭床的穿透时间最长分别为1094d和462d.现行水厂中运行的活性炭柱吸附饱和分数在92%以上.
曹莉莉张晓健王占生刘文君李爽张素霞姜颍吴卫革金维荣
关键词:饮用水卤乙酸颗粒活性炭吸附等温线水处理
一种碱性电解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高压蒸汽发生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碱性电解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高压蒸汽发生器,该碱性电解槽系统包括:碱性电解槽电堆、包裹所述碱性电解槽电堆的电磁加热线圈、以及与所述电磁加热线圈连接的变频控制单元;其中,所述变频控制单元用于提供高频交流电压...
史翊翔刘梦华龚娅张蔚喆李爽蔡宁生
一种甲醇重整器及燃料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重整器及燃料电池,甲醇重整器包括重整器主体;重整器主体包括:反应室,反应室具有反应室入口和反应室出口;填充在反应室内的催化主体,催化主体为蜂窝结构,且至少催化主体的蜂窝孔内壁设置有催化剂层;流体盛放腔...
史翊翔王海光李爽
文献传递
电解系统及电极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系统及电极板,所述电极板的内部具有封闭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相变材料。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可以吸收或释放热量,通过第一相变材料调整电解槽内温度,以使电解槽内温度始终保持的合适的范围,与...
史翊翔刘梦华龚娅李爽蔡宁生
文献传递
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分布及控制对策被引量:50
2003年
通过超滤膜法研究了澳门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分布特性 .结果显示 :1)澳门水源水中总有机碳 (TOC)的主体有机物分子量在 10 0 0以下 ,传统工艺对这类水体的有机物去除效率较低 .2 )澳门水源水中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主要与分子量小于 10 ,0 0 0的有机物相关 .3)三种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BDOC TOC比率的变化也非常大 ,表明能有效控制TOC的水处理工艺未必能够导致相同的BDOC处理效果 ,所以不一定可以有效保证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4 )澳门水源水中有机物含量很低 ,不必增加其它工艺来控制水中有机物 ;如果在水源水质恶化的突发事件情况下 ,可以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方法加以控制 .
李爽张晓健范晓军刘慧敏汪浩
关键词:水源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水处理工艺BDOC
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技术发展现状及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具有高效率、低污染、低噪声等特点,且易与碳捕集技术结合实现CO_(2)近零排放,已成为分布式供能领域的关键技术与重要方向。该文介绍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技术的特点、种类及应用,总结国内外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技术的政策规划和技术发展现状,探讨我国在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领域技术发展趋势。预期未来我国以氢气和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类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而应用于社区、医院、学校等大型公共场所的热电联供系统将是近期更易实现商业化的方向。最后,针对我国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技术的开发推广,指出我国未来发展需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重点突破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并完善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的补贴政策和技术标准,进一步推动其产业化应用。
王洪建王冬冬曹权王雨晴李爽郑娜史翊翔井帅
关键词:分布式供能燃料电池热电联供
列管式反应器及甲醇合成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管式反应器及甲醇合成系统,其中,列管式反应器包括机壳、进气外壳、气动阀和反应管组,机壳包括器身、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连接于器身的相对两端。第一进气腔通过不同气动阀与不同的第二进...
史翊翔李爽李晨 王昱瑞刘帅
以AOC评价管网水中异养菌的生长潜力被引量:18
2003年
 对澳门管网水中异养菌二次生长和水质生物稳定性指标的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澳门管网水基本属于生物稳定的饮用水;②澳门管网沿途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和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物(BDOC)的变化不明显;③降水量和水温对于AOC的季节变化有很大影响,而原水水质、处理工艺和水温则对BDOC的季节变化有很大影响;④由于管网水中AOC和异养菌计数(HPC)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BDOC与HPC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故建议将AOC作为评价管网水中异养菌二次生长潜力的首要指标。
李爽张晓健范晓军刘慧敏汪浩叶慧娟
关键词:管网水AOCBDOC异养菌生物稳定性
一种中温真空变压吸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温真空变压吸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吸附塔、产品气罐、顺冲气罐、冲洗气罐、逆放气罐等。系统设置多个吸附塔或均压罐。方法包括吸附、恒压顺冲、逆放以及冲洗和/或真空解吸等工序。多塔或塔罐运行中,恒压顺冲工序后...
史翊翔李爽蔡宁生郝培璇朱炫灿
文献传递
控制饮用水处理工艺及配水管网中卤乙酸的研究被引量:24
1999年
研究了北京市第九水厂处理工艺过程中卤乙酸的去除特性,并测定了五个水厂配水管网中卤乙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传统水处理工艺对卤乙酸的去除率仅在20%以下;活性炭对卤乙酸的去除效果较好,不同运行时期的炭床对其进水中的卤乙酸去除率为50%~85%,去除的卤乙酸占预氯化后水厂进水中卤乙酸总量的40%~70%,其去除作用包括活性炭的吸附和炭床中的生物分解,两者所去除的卤乙酸量基本相同。②配水管网中影响卤乙酸变化的因素较多,如清水池停留时间较短,出水余氯较高,则可能在管网前部继续生成卤乙酸,使其浓度升高;在管网末梢,余氯较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卤乙酸浓度将降低。
李爽张晓健刘文君曹莉莉王占生张素霞金维荣姜颍吴卫革
关键词:水处理消毒副产物卤乙酸饮用水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