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上海浦东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念
作品数:
33
被引量:141
H指数:7
供职机构: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徐尔侃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何山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廖斌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黄雄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卜君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0篇
手术
10篇
术后
10篇
肿瘤
7篇
直肠
6篇
肠癌
5篇
直肠癌
5篇
脓肿
4篇
胃肠
4篇
胃肠道
4篇
结直肠
4篇
肠道
4篇
肠肿瘤
3篇
修补术
3篇
直肠肿瘤
3篇
手术治疗
3篇
术式
3篇
疝修补
3篇
疝修补术
3篇
吻合口
3篇
结直肠癌
机构
32篇
成都市第二人...
6篇
成都市中西医...
2篇
浙江大学医学...
1篇
川北医学院
1篇
华西医科大学
1篇
四川大学华西...
1篇
成都市第一人...
1篇
成都市新都区...
作者
32篇
李念
18篇
徐尔侃
17篇
何山
15篇
廖斌
10篇
黄雄
8篇
卜君
7篇
黄卫国
6篇
黄纪伟
6篇
张明哲
5篇
沈健
4篇
艾元斌
4篇
皮健
4篇
郭淳
4篇
徐红
3篇
解小宏
3篇
邓亨怡
2篇
华汉巨
1篇
冯流辉
1篇
陈琼
1篇
吕灵仪
传媒
9篇
四川医学
4篇
西部医学
4篇
现代临床医学
3篇
实用医学杂志
3篇
消化外科
1篇
肠外与肠内营...
1篇
四川肿瘤防治
1篇
中华麻醉学杂...
1篇
中国肛肠病杂...
1篇
中华普通外科...
1篇
职业卫生与病...
1篇
中国现代手术...
1篇
世界中西医结...
1篇
肿瘤预防与治...
年份
2篇
2021
2篇
2014
3篇
2013
1篇
2012
4篇
2011
3篇
2010
2篇
2009
1篇
2008
3篇
2007
4篇
2006
3篇
2005
2篇
2004
1篇
2003
1篇
1995
共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腹壁切口疝11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总结腹壁切口疝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11例腹壁切口疝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中人工补片修补10例。11例均治愈,随访0.5~3.5年无复发。结论:人工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是安全可靠的方法,应根据疝环缺损的大小选用不同的补片及修补方法。
李念
廖斌
徐尔侃
何山
沈健
黄纪伟
张明哲
关键词:
切口疝
腹壁
人工补片
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治疗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7年155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2例(7.7%)。肿瘤距肛缘距离≤5cm者吻合口瘘发生率(16.67%)明显高于≤7cm者(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距肛缘距离是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2天~10天,发生吻合口瘘者7例经保守治疗而愈,5例行回肠或横结肠造口术后治愈。结论: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经积极治疗多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徐尔侃
华汉巨
李念
黄雄
皮健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
吻合口瘘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155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2例(7.7%)。肿瘤距肛缘距离≤5cm者吻合口瘘发生率(16.67%)明显高于≤7cm(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有无合并心血管肺疾患、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长短、单双吻合技术、肿瘤侵犯肠管周径、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肿瘤距下切缘距离、肿瘤是否侵出浆膜、肿瘤大体或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肿瘤分期的吻合口瘘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距肛缘距离是发生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距肛缘距离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徐尔侃
华汉巨
李念
黄雄
皮健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
吻合口瘘
快速康复外科在不同年龄阶段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4
2014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差异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5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随机分组,每组25例。45—64岁阶段,快速康复中年组(A。组)和传统治疗中年组(A2组);65~74岁阶段,快速康复老年组(B1组)和传统治疗老年组(B2组);75—89岁阶段,快速康复高龄组(C1组)和传统治疗高龄组(C2组)。A1、B1和C1组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法,A2、B2和C2组应用传统方法。比较不同年龄阶段每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出院30d内再次住院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34例患者完成试验,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医疗费用和咽喉疼痛方面,A1组均优于A2组(P=0.000,P=0.000,P=0.000,P=0.012),Bl组均优于B2组(P=0.000,P=0.000,P=0.000,P=0.007),C1组和C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15,P=0.239,P=0.540,P=0.128);在恶心呕吐、胃潴留、肠梗阻和出院后30d内再次住院方面,A1组和A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和B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1组均差于C2组(P=0.020,P=0.012,P=0.022。P=0.012):不同年龄阶段每两组患者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案可以明显加快中年(45~64岁)和年轻的老年(65~74岁)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而在高龄(75—89岁)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则无上述益处,并增加恶心呕吐、胃潴留、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出院30d内再次住院率。
卜君
李念
黄雄
伍晓汀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快速康复外科
不同年龄阶段
股疝嵌顿并急性阑尾炎1例
2005年
徐尔侃
李念
廖斌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股疝嵌顿
腹股沟疝修补术
持续性钝痛
放射痛
脐周
低位复杂性肛瘘和瘘管性脓肿改良术后复发2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总结低位复杂性肛瘘和瘘管性脓肿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经验,回顾性分析低位复杂性肛瘘和瘘管性脓肿改良术后复发29例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全层切开、支管部分缝合方法进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显示,复发原因有内口遗漏、支管处理不当及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平均手术时间60min,创口平均愈合时间25d,随访6个月至6年无复发。结果表明,内口处理不当是复发的主要原因。全层切开、支管部分缝合是处理低位复杂性肛瘘及瘘管性脓肿改良术后复发的良好方法。
李念
徐尔侃
廖斌
黄卫国
吴萍砚(指导)
关键词:
肛瘘
肛周脓肿
复发
Dieulafoy病4例报告
2005年
廖斌
何山
李念
黄纪伟
徐尔侃
关键词:
DIEULAFOY病
上消化道出血
胃体
手术治疗
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后脱出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PPH)后痔复发脱出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12-02的178例PPH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2~87月,术后复发脱出48例(26.97%)。Ⅳ度内痔患者复发脱出率(45.16%)明显高于Ⅱ、Ⅲ度内痔患者;术后时间>3年者脱出发生率(41.46%)明显高于≤3年者(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有无合并直肠粘膜脱垂及慢性便秘、单双荷包缝合、荷包距齿状线距离、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的脱出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后时间、痔分度、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是复发脱出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时间、痔分度是PPH后痔复发脱出的独立危险因素。
徐尔侃
李念
黄雄
皮健
何山
胃肠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支持起始时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存在营养风险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合适起始时间。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符合研究标准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术后第2天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术后第1天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变化、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感染并发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术后营养支持相关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疾病和手术类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早[(3.33±1.10)dVS.(4.03±1.51)d,P=0.020],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低(8/40VS.17/40,P=0.030),术后住院时间短[(3.33±1.10)dVS.(4.03±1.51)d,P=0.020]和营养支持费用少[(2144.49±1210.96)元VS.(2915.99±1615.68)元,P=0.018]。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营养指标和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第2天(24—48h)开始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促进和加快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能够更好的节约医疗成本。
卜君
黄雄
李念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胃肠外营养
外科手术
改良术式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2009年
黄卫国
徐红
郭淳
李念
吴萍砚
关键词:
蹄铁型肛周脓肿
改良术式
坐骨直肠窝
正中切开
外括约肌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4页
<
1
2
3
4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