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银东

作品数:15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海洋预报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遥感
  • 4篇MODIS
  • 4篇赤潮
  • 3篇海域
  • 3篇反演
  • 2篇叶绿素A
  • 2篇台湾海峡
  • 2篇珠江口
  • 2篇赤潮监测
  • 1篇悬浮泥沙
  • 1篇悬浮泥沙浓度
  • 1篇遥感反射率
  • 1篇遥感反演
  • 1篇遥感技术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A浓度
  • 1篇荧光计
  • 1篇藻华
  • 1篇数值模拟

机构

  • 7篇福建省海洋与...
  • 6篇福建省气象局
  • 5篇厦门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福建省大气探...
  • 1篇福建省海洋与...
  • 1篇福建省海洋预...

作者

  • 13篇曾银东
  • 6篇张春桂
  • 4篇张星
  • 4篇商少凌
  • 3篇潘卫华
  • 3篇张彩云
  • 2篇吴璟瑜
  • 2篇林晶
  • 1篇任汉龙
  • 1篇陈敏艳
  • 1篇洪华生
  • 1篇马晓鑫
  • 1篇蔡义勇
  • 1篇陈方平
  • 1篇吴幸毓
  • 1篇吴景瑜
  • 1篇李炎
  • 1篇黄立伟
  • 1篇任雍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海洋预报
  • 1篇福建水产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第一届环境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MODIS数据的台湾海峡SST区域遥感监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采用SeaDAS模型开展基于MODIS数据的台湾海峡海洋表面温度SST遥感监测时,发现SeaDAS模型在台湾海峡中部SST的监测精度能够满足要求,但在台湾海峡近岸SST的监测误差明显偏大。为此根据2003—2006年台湾海峡近岸观测站点和台湾海峡中部浮标的实测SST数据,采用线性多通道算法建立台湾海峡SST区域遥感监测统计模型,并选择2007年30个SST数据样本对区域统计模型的监测效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台湾海峡海域采用SeaDAS模型监测SST绝对误差的平均值是1.2℃,标准差是0.69℃,而采用区域统计模型监测SST绝对误差的平均值下降到0.89℃,标准差下降到0.52℃,区域统计模型优于SeaDAS模型。
张春桂任雍蔡义勇曾银东张星
关键词:卫星遥感SSTMODIS台湾海峡
南海东北部基于标准经验算法的遥感叶绿素a反演结果比较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比较了2000年夏季邻近珠江口的南海东北部海区海洋水色传感器SeaWiFS遥感与走航叶绿素a(Chla)的分布 ,着重对比在运用Ruddick的浑浊水体大气校正方法的条件下OC2,OC4和OCTSC的3种标准经验算法反演的SeaWiFS遥感Chla与实测Chla偏离的相对程度。结果表明 ,3种产品都能够反映Chla从近岸向远岸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 ,但从近岸到远岸划分3个子区域分别对遥感与走航Chla求均值比较的结果表明 ,OC4产品偏离实测Chla分布的程度明显小于其他2种产品。此外3种产品的Chla频率分布差异显著。
曾银东商少凌张彩云吴璟瑜
关键词:南海东北部
基于可见光与近红外遥感反射率关系的藻华水体识别模式被引量:13
2005年
极轨气象卫星AVHRR红光波段(波段1, 波长580~680 nm)和近红外波段(波段2, 波长720~1100 nm)的水体遥感反射率关系函数Rrs(2)-1 =α0Rrs(1)-1+g-1(1-α0)中, 参数α0 = (bb(1)/bb(2))(α(2)/ α(1))对叶绿素浓度敏感且相对独立于浊度, 以1.6 <α0 < 5.6和0.01< Rrs(2)/g < 0.2为判据, 可以实现叶绿素浓度为64~256 μg/L的近海藻华水体识别. 在2003年6月闽江口藻华水体的AVHRR遥感信息识别基础上, 进行了该识别模式与传统的单波段模式, 以及与比值法、NDVI法、差值法等双波段模式的比较, 建议将该识别模式发展为近海藻华水体遥感的普适模式.
李炎商少凌张彩云马晓鑫黄立伟吴景瑜曾银东
关键词:遥感海洋光学藻华
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监测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论文在分析MODIS数据对海洋水体反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探测波段构成悬浮泥沙遥感参数,并根据2003~2004年福建近岸海域海洋监控区内9个站点的海洋水色数据建立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反演模式。利用已建立的模式对2001~2005年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进行遥感反演,根据反演结果分析该海域悬浮泥沙浓度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着重分析闽江口海域的悬浮泥沙运动特点。结果表明: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与基于MODIS蓝光(0.438~0.448μm)和绿光(0.545~0.565μm)探测波段数据构成的遥感参数呈指数函数关系,定量反演效果比较理想,反演结果能客观地揭示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的浓度分布及其变化特征,为今后对该海域悬浮泥沙运动规律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春桂张星陈敏艳潘卫华曾银东
关键词:遥感悬浮泥沙MODIS
台湾海峡海表面温度的遥感反演及精度检验被引量:11
2008年
张春桂张星曾银东潘卫华林晶
关键词:遥感反演海表面温度MODIS台湾海峡
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走航式叶绿素荧光计数据的校正被引量:3
2004年
探讨了走航式叶绿素荧光计的现场校正方法。针对珠江口及其邻近陆架海域,分别对经非标准化和标准化处理的盐度和荧光计叶绿素数据进行聚类统计,区分河口区与陆架海区,给出分区段的校正系数。结果表明,在珠江河口区尤其是低盐度段,分区校正与单一的校正相比有相当明显的改善;非标准化与标准化数据处理方案各有优缺点。这一方法对于快速、连续测量该复杂海区的叶绿素浓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商少凌张彩云曾银东
关键词:珠江口
海上实时监测系统在台风“凤凰”监测预报和防御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台风周围的天气系统和大气环流是瞬息万变的,特别是在台风穿过台湾岛时,受台湾岛地形的影响,其强度和移动路径常常会发生改变,易导致风暴潮预报的失败。本文基于"台湾海峡海洋环境立体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海上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准确分析判断了台风"凤凰"的移动路径,提高了临近台风风暴潮预警报的准确度,为地方决策部门安排重点设防风暴潮灾害提供了有力支持。
曾银东
关键词:台风
海洋叶绿素a浓度反演及其在赤潮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7
2007年
采用OC2和OC3两种标准经验算法以及Clark和NSMC-CASE2两种半分析算法进行了MODIS海洋叶绿素a浓度反演,并根据2004年福建近海赤潮监控区内10个站点的叶绿素a浓度观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分析。利用2002—2005年MODIS叶绿素a浓度反演结果对同期发生在福建近海的赤潮灾害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探讨了250 m和500 m分辨率的MODIS可见光数据对赤潮灾害监测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两种标准经验算法和两种半分析算法对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高,相对而言,OC3标准经验算法比较适合基于MODIS的福建近海叶绿素a浓度反演;MODIS红光(250 m)和绿光(500 m)通道数据的比值在赤潮灾害发生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灾害发生时其值明显较灾前和灾后均偏大。
张春桂曾银东张星潘卫华林晶
关键词:赤潮叶绿素AMODIS资料
珠江口海域基于吸收测量的MODIS半分析算法修正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珠江口2002年11月颗粒物质(包括浮游植物与非色素颗粒)及有色溶解有机物质(CDOM)吸收系数的测量,尝试修正MODIS半分析算法经验方程。原算法中建立的浮游植物吸收系数αφ(λ)与αφ(675)之间的双曲线正切函数关系式可能并不符合珠江口这一高污染河口区的光学性质,故给出了αφ(λ)与αλ(443)的简单二次函数关系式。非色素颗粒吸收系数(αd)总体上远大于CDOM吸收系数(αg),所以,没有分离αd和αg而直接导出αg并不切实可行;建议参数S取值0.012nm^-1。当然实用的珠江口MODIS半分析算法还需要进一步的调试与优化。
吴璟瑜商少凌洪华生曾银东
关键词:珠江口MODIS
SeaWiFS遥感数据应用于福建近海赤潮监测的适用性初步评估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分析SeaWiFS Chla与现场Chla的相关性,统计SeaWiFS遥感数据在福建近海的时间覆盖率,对SeaWiFS遥感数据在福建近海赤潮监测的适用性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SeaWiFS Chla与现场Chl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够很好反映现场Chla的空间分布情况;4~6月SeaWiFS遥感数据量稀少,难以满足赤潮监测的要求;7~9月数据量显著增加,基本可以满足SeaWiFS对较开阔的福建近海进行赤潮监测。
曾银东
关键词:赤潮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