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荣祎
- 作品数:17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临床输血病案文书质量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病案文书的内涵质量。方法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对某院2009—2010年已经归档的输血病案,按卫生部"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多份病历不合格。结论临床输血病案文书是临床医师对患者治疗过程的原始记录,是当时事态的真迹,是医疗事故或纠纷在认定是非、判明责任,以及医疗技术鉴定或司法鉴定时赖以立论的依据。因此,写好病案文书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刘凤华曹荣祎齐喆
- 关键词:质量管理医疗纠纷
- 血小板中lncRNA在结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分析血小板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结肠癌(colon cancer,CC)早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R语言中“l imma”包对包含C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小板lncRNA数据的GSE68086和GSE183635数据集做差异分析,取交集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lncRNA,DElncRNA)。使用R语言中Wilcoxon rank sum tes统计学方法分析DElncRNA在CC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织中的的差异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60名健康对照者和66名CC患者中血小板LINC00926的表达水平,研究采用了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评判诊断效能。结果GSE68086数据集差异分析得到341个DElncRNA,GSE183635数据集差异分析得到21个DElncRNA,取交集后获得关键DElncRNA LINC00926。R语言Wilcoxon rank sum test统计学方法分析显示,血小板LINC00926在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结肠组织(P<0.05)。qRT-PCR验证了血小板LINC00926在CC患者和早期CC患者中下调(P均<0.001)。血小板LINC00926对CC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81,特异度为80.0%,敏感度为74.2%;对早期CC诊断的AUC为0.761,特异度为78.3%,敏感度为70.8%;血小板LINC00926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构成的联合诊断模型对CC诊断的AUC为0.864,特异度为91.7%,敏感度为69.7%;对早期CC的AUC为0.851,特异度为75.0%,敏感度为85.4%。(P<0.05)。在CC及早期CC中,血小板LINC00926联合CEA对AUC的检测优于单独检测(z分别=‒2.619,2.388,P均<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小板中LINC00926表达下调,血小板LINC00926可能提高结肠癌早期筛查的诊断价值。
- 李秀丽车舒平曹荣祎
- 关键词:结肠癌早期筛查
- Ax亚型血型1例被引量:1
- 2008年
- 曹荣祎刘凤华齐喆
- 关键词:ABO血型AX亚型供血者
- 自身抗体伴同种抗体抗-E、抗-c1例被引量:5
- 2010年
- 于洪敏刘凤华曹荣祎刘兆杰
- 关键词:自身抗体同种抗体
- 血小板微粒及CD40L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中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血小板微粒及CD40L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中含量变化,为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3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血小板输注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不使用止血带条件下采集肘部静脉,流式细胞仪检测PMPs及PMPs表面CD40L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组PMPs,34例患者均呈现CD41和Annexin V双阳性,对照组21例患者仅有1例呈现双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27,P=0.000)。观察组患者的PMPs密度为(182.14±31.26)/μl,对照组患者的PMPs密度为(55.39±9.72)/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06,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FITC-CD40,观察组CD40的阳性表达率为45.02%~51.47%(47.93±2.24%),而对照组CD40的阳性表达率仅9.16%~11.63%(10.4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809,P=0.000)。结论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血液中PMPs密度及CD40L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因此在临床上实时检测PMPs密度及CD40L含量,并选择在PMPs密度及CD40L含量出现高峰前进行血液输注,可能会降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
- 苏适于洪敏齐喆曹荣祎杨爽袁景芳祁萍萍刘凤华
- 关键词:血小板CD40L血小板微粒
- 2019年黑龙江省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调研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为了全面掌握黑龙江省输血发展现状,结合2019年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发现输血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规范及从业人员考核标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黑龙江省372家医院2019年1—12月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及单位人员信息进行调研。结果 372家医疗机构,独立设置输血科占39.8%。2019年黑龙江省医疗机构输血申请单合格率96.0%;申请输血患者血型复查率95.3%;室内质控只有64家能100%达标;参加室间质评共70家;输血不良反应上报率为0.3%;一、二级手术台均用血量为0.1 U,三、四级手术台均用血量为0.43 U;自体输血率5.9%;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为0.18 U。结论黑龙江省输血科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很大比例的二级及以下医院都没有独立输血科。今后,还需要加大对输血科的建设,提高输血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以保证临床输血医疗质量水平。
- 曹荣祎刘凤华于洪敏
- 关键词:临床用血输血科
- 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效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56例需要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进行输注前及输注后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并进行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价。结果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率明显低于其他科室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随输注次数的增加而下降。输注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输注前显著提高,总有效率为75.64%。结论不同疾病血小板输注疗效不同;影响输注疗效的各种因素(包括各种抗体)随着受血者接受输注次数的增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 于洪敏刘凤华曹荣祎刘兆杰徐兆珍
-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
- γ射线对红细胞辐照时机及辐照后保存的研究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指患者自身不能清除输入血液中有活性的淋巴细胞,其在患者体内增殖,将患者的组织器官作为靶目标进行免疫攻击、破坏的一种致命性输血并发症[1]。现在普遍被接受的是用γ射线对血液制品进行照射,辐照血是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唯一有效方法[2,3]。
- 曹荣祎苏适于洪敏齐哲刘凤华
- 关键词:Γ射线免疫攻击体内增殖游离血红蛋白GVHD血红蛋白含量
- 血清硒蛋白S与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硒蛋白S与心肌梗死病人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5例心肌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均采用DES植入术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根据ISR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ISR组与无ISR组。记录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出院时血清硒蛋白S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分析血清硒蛋白S与心肌梗死病人DES术后ISR的关系。结果:105例病人中,103例完成最终随访,其中14例(13.59%)出现ISR。ISR组体质指数(BMI)大于无ISR组,平均支架直径小于无ISR组,出院时血清硒蛋白S水平低于无ISR组,出院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无IS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时血清硒蛋白S水平过低会增加心肌梗死病人DES术后ISR发生风险(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出院时血清硒蛋白S预测心肌梗死病人DES术后ISR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0.805,0.985)],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出院时血清硒蛋白S水平过低会增加心肌梗死病人DES术后ISR的发生风险,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ISR发生风险的辅助指标。
- 王也景昊然高善龙苏适曹荣祎
- 关键词:心肌梗死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
- 核酸检测在入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在入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国内10家医疗机构入院患者血浆样本,采用血清学免疫法和核酸筛查的方法,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标记性指标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及HBV DNA,对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阳性数及患者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655例患者样本中,血清学免疫法检出HBsAg阳性者216例(2.50%),核酸筛查出HBV DNA阳性者238例(2.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sAg、HBV DNA均阳性者210例(2.43%),HBsAg阴性、HBV DNA阳性者28例(0.32%),HBsAg阳性、HBV DNA阴性者6例(0.07%)。结论对入院需行乙型肝炎病毒筛查患者开展HBV DNA检测,可与现行的血清学免疫法同样有效且能提高HBV的检出率。
- 杜春红胡俊华张元宫济武周俊孟芹刘娟杨江存桂嵘吕先萍夏荣刘凤华秦莉苏舒马金旗蔡鹃靳慧芳张琦张俊曹荣祎李喜莹王鹏
- 关键词:核酸扩增技术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