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志平

作品数:27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6篇护理
  • 3篇术后
  • 2篇乳腺癌术
  • 2篇乳腺癌术后
  • 2篇护理风险
  • 1篇导管
  • 1篇调强
  • 1篇调强适形
  • 1篇调强适形放疗
  • 1篇血常规
  • 1篇血常规检测
  • 1篇早期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乳腺癌术后化...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癌
  • 1篇适形

机构

  • 10篇吉林省肿瘤医...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10篇曹志平
  • 3篇柳思明
  • 2篇林晓华
  • 2篇刘敩
  • 1篇刘力
  • 1篇李威
  • 1篇张春艳
  • 1篇张璟
  • 1篇关爱华
  • 1篇王恩艳
  • 1篇刘笑
  • 1篇丁秀荣
  • 1篇刘丽爽
  • 1篇刘素杰
  • 1篇苏凯
  • 1篇陈明明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3篇临床研究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与护理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皮下积液的预防措施以及护理方式。方法将2015年1—6月之间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48例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并探讨皮下积液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31.08%,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8.92%,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的平均得分为94.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9分。结论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加强患者的手术切口以及引流管的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刘素杰曹志平王恩艳丁秀荣
关键词:乳腺癌糖尿病术后皮下积液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影响因素,为评估患者预后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7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示踪方式探查,标本标记后送检快速病理,活检阳性者进一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后所有标本均行常规石蜡切片、雌激素受体(ER)检查。结果蓝染料联合放射性核素法最为常用占71.1%(625/879),其次为蓝染料法和蓝染料联合荧光法。5例未检出前哨淋巴结,成功率为99.4%。其中单用蓝染料法成功率为98.8%(168/170),蓝染料联合放射性核素法成功率为99.5%(622/625),蓝染料联合荧光法成功率为100.0%(84/84)(P>0.05)。SLN假阴性17例,假阴性率为10.4%(17/164)。SLN术中快速病理阴性751例,阳性123例;常规石蜡病理阴性718例,孤立细胞转移(ITC)18例,微转移23例,宏转移115例。位于乳头乳晕区的病变其SLN转移率最高为35.0%(P<0.01),SLN转移率亦随着T分期的恶性程度加重而上升(P<0.01),脉管可见癌栓的病例其SLN转移率为68.6%高于无癌栓病例的17.8%(P<0.01),雌激素受体(ER)阳性病例的SLN转移率为16.3%高于阴性者的4.9%(P<0.01),Luminal A和B型的SLN转移率高于三阴型和HER-2型(P<0.05)。结论影响SLN转移的因素包括原发肿物位置、活检方式、肿瘤T分期、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脉管浸润和分子分型。了解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对明确早期乳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减少淋巴结清扫所致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崔舜瑀陈明明曹志平关爱华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淋巴结转移
食管癌三维调强适形放疗的临床护理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调强适形放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9例食管癌患者加强放疗期护理,在放疗前实施心理护理,放疗期间加强皮肤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并且做好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79例患者78例完成放疗计划,期中1例发生食管气管瘘患者中断放疗。放疗期间出现放射性食道炎放疗期间出现放射性食管炎21例(26.58%),放射性气管炎23例(29.11%),骨髓抑制反应7例(8.86%),均经过对症处理而未影响治疗。结论加强食管癌三维调强适形放疗前及放疗中护理,可有效提高放疗的症状缓解率,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
刘丽爽曹志平张春艳
关键词:食管癌护理
乳腺癌术后的康复指导
2009年
曹志平柳思明刘笑苏凯
关键词:乳腺癌康复指导
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2014年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进行化疗的乳腺癌病患90人,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45人,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常规护理,实验组中的病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中病患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为乳腺癌术后化疗病患提供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还能提高医护工作有序性,保证病患生命安全,在临床中应推广使用。
曹志平丛占杰郭巍莉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化疗护理风险管理
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102例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以及术后护理。结果 102例乳腺癌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治愈62例(60.8%),有效33例(32.3%),无效7例(6.9%),总有效率为93.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科学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曹志平柳思明刘敩
关键词: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提出护理措施,以改进工作。方法:对肿瘤患者在PICC置管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原因进行客观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张璟曹志平刘力
关键词:PICC并发症护理
影响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探究
2014年
目的:研究影响临床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控制策略。方法选取某医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76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均采用全自动化血液检测仪进行血液检测,送检时间、保存温度、采血部位各有差异,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立即送检白细胞计数大于24h送检,红细胞数,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小于24h送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保存与冰箱保存的血液样本,红细胞数,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各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的血液样本,红细胞数低于末梢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高于末梢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结果的相关影响因素众多,要想提高检测精度,必须利用多元质量控制手段,对血液样本进行全方位的保护,根据检测要求,选择放置时间、检测温度、采血方式。
丛占杰曹志平林晓华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
乳腺癌行保乳术患者的护理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行保乳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行保乳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的乳腺癌患者均采取术前护理、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2例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经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指导后,其中显效有43例,有效者21例,无效者8例,总有效率高达88.89%。结论加强乳腺癌行保乳术患者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术后恢复的时间,还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保证美容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曹志平柳思明李威刘敩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保乳术护理
脑外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2014年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护理脑外科病患时常见的风险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在我院脑外科接受治疗的病患120人,使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这些病患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应的护理对策和结果展开回顾分析。结果脑外科住院病患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有很多,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为肌肉萎缩、神经受损、颅脑感染、呼吸刺激等,按照不同的发病比例分布在整个住院过程中。结论脑外科病症通常牵涉人体颅脑、脊椎等部位,和人体的控制系统有直接关联,与其他疾病相比较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所以在脑外科病房中往往会产生护理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护理风险因素的发生率,缩短预后时间,进而使病患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郭巍莉林晓华曹志平
关键词:脑外科护理策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