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堃

作品数:48 被引量:236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政治法律
  • 18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公共
  • 14篇政府
  • 9篇农村
  • 9篇公共服务
  • 6篇整体性治理
  • 6篇农村公共服务
  • 5篇公共危机
  • 4篇单方
  • 4篇政府治理
  • 4篇文化
  • 4篇县域
  • 4篇县域农村
  • 4篇均等化
  • 3篇政府公共
  • 3篇政府治理模式
  • 3篇社会
  • 3篇实证
  • 3篇实证研究
  • 3篇碎片化
  • 3篇农民

机构

  • 42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42篇方堃
  • 9篇肖微
  • 4篇张立荣
  • 3篇姜庆志
  • 3篇杨毅
  • 3篇周锦雯
  • 2篇王蓉
  • 2篇陈思霖
  • 1篇麻旎
  • 1篇冷向明
  • 1篇张照龙
  • 1篇林琼
  • 1篇白亭义
  • 1篇李伟
  • 1篇杨毅

传媒

  • 2篇领导科学
  • 2篇科技创业月刊
  • 2篇社会科学家
  • 2篇中国行政管理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软科学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学术界
  • 1篇党政干部论坛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南方农村
  • 1篇天府新论
  • 1篇日本研究
  • 1篇农村经济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外国问题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趋于整体性治理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协同研究——以文化共享工程为考察对象被引量:10
2012年
中国文化共享工程因其多点覆盖的布局特征,具有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和传播优秀文化信息等优势,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协同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和诸多问题;探究了趋于整体性治理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协同的"五位一体"新模式,即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各级文化管理部门应从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技工队伍、资金投入和传输渠道方面着力,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协同供给。
张照龙方堃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城乡文化一体化整体性治理电子政务
日本公共危机治理中跨部门合作机制研究——以“东日本大地震”为个案被引量:4
2011年
现代公共危机已从"独立型"转向"系统型",单一部门的治理模式显示出了适应性不足的困境,构建跨部门合作机制日益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课题。日本是一个多灾国家,在公共危机特别是自然灾害应对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治理模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跨部门合作能力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审视了"东日本大地震"中跨部门合作的"得"与"失",力图解答跨部门合作存在的内在困境,并通过案例分析,从文化、领导、组织、资源和实践五个方面总结了跨部门合作机制完善的路径。
姜庆志方堃
关键词:公共危机治理东日本大地震
协同治理视野下社会中介组织的培育与完善被引量:7
2007年
协同治理是伴随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治理理论。协同治理呼唤建立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合作互动关系,而社会中介组织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社会治理主体,在政府治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在协同治理的视域下,我国中介组织的培育与完善,应当走一条以政府为主导下的官民互动合作之路径,最终达到善治的目标。
李伟方堃
关键词:协同治理社会中介组织官民互动善治
解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从司马光“取人四分法”谈起
2010年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重要部署,首次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我们党必须坚持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鲜明地载入了党的决议,这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新要求。
方堃
关键词:德才兼备四分法司马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标准高素质干部队伍
我国县域农村公共服务模式变革——从“国家单方供给”到“社会协同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中央彻底取消了农业税。此后,农民负担更加减轻,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注意的是,与我国城镇经济社会水平的高速进步相比,...
方堃
关键词:公共服务
文献传递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偏好、结构与表达机制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问卷调查和统计被引量:13
2011年
农民公共需求的偏好是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在对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大样本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层次与供给结构模型并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位序呈现"核心公共服务→基础性公共服务→支持性公共服务"的排列规律。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表达机制要在基层民主的逻辑下,将分散化的农民意愿吸纳到国家整体中来,规避村民自治的制度"空洞化",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的程序设计,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实际需求的相互吻合。
方堃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优先序
大学生思想教育分类引导模式探究——以华中师范大学团校“三个三培养模式”为例被引量:13
2011年
解析华中师范大学团校"三个三培养模式"的创新案例,可以凝练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分类引导的具体操作路径:以大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坚持"三个结合"原则,探索"差异化引导"的实现形式,尝试"流程再造"的管理模式。
方堃麻旎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
社会转型中的湖北农民思想状况及其改善对策——基于咸宁市和仙桃市的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湖北农民对于生活、道德、理想、法律、民主以及土地的思想观念得到充分解放和更新。但在传统封闭型农业社会向现代开放型工业和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诸多新的矛盾与突出问题,亟待各级政府把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从推进湖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加以改善。
方堃王蓉陈思霖
关键词:社会转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化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我国县域农村公共服务变革的模式与路径——从“国家单方供给”到“社会协同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从协同学的视角分析,农村公共服务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协调、合作与同步运动,将使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经历一个从"国家单方供给"到"社会协同治理"的嬗变过程。欲克服目前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中"国家单方供给"的弊端,应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基础,多中心治理主体互动合作的协同治理机制。优化农村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行为,必须完善农村公共决策制度,重塑县域微观组织体制,建设广覆盖的公共财政,启动多中心运作机制,整合网络信息服务技术,创新多渠道的监督体系。
方堃
关键词:协同治理县域农村公共服务
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优化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就业公共服务作为衡量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指标,是维系全体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非公平化趋势日渐显露,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已经成为阻碍青年学子们成功就业和人生理想顺利实现的一道"民生难题"。以激活政府就业服务功能为主导,发挥国家与社会多元互动所形成的"合力效应,"是维护毕业青年正当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最终破解就业不公难题的路径选择。
肖微方堃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公共服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