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洪军

作品数:25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疗效
  • 3篇肝硬化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癌
  • 2篇医学生
  • 2篇预防医学生
  • 2篇食欲
  • 2篇胃炎
  • 2篇慢性
  • 2篇亢进
  • 2篇甲亢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功能
  • 2篇甲状腺功能亢...
  • 2篇功能亢进
  • 2篇肝损害
  • 2篇肠道
  • 2篇超声
  • 1篇胆碱酯酶

机构

  • 25篇北华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吉林省地方病...
  • 1篇吉林市传染病...
  • 1篇郯城县第一人...

作者

  • 25篇徐洪军
  • 15篇关晓辉
  • 8篇关兴卓
  • 7篇杨志平
  • 4篇黄维莉
  • 4篇于明俊
  • 3篇马丽
  • 3篇刘春雷
  • 3篇贾宝洋
  • 2篇崔涛
  • 2篇曲智威
  • 2篇温春阳
  • 2篇张强
  • 2篇孟晓明
  • 1篇蔡俊
  • 1篇韩笑
  • 1篇安丽萍
  • 1篇王爱萍
  • 1篇徐岩松
  • 1篇王海莉

传媒

  • 5篇中国地方病防...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北华大学学报...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对肝硬化及其分级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TBA)、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对肝硬化及其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搜集不同病因所致肝硬化患者30例,根据child-turcottee-pugh分级法分为ChildA级(8例),ChildB级组(10例),ChildC级组(12例),与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别取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汁酸、前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并进行腹部彩超检查了解肝、脾、腹水情况以及脑电图了解脑电活动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时患者总胆汁酸早期即可明显升高,而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含量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3,P值﹤0.05、t=2.042,P值﹤0.05、2.75,P值﹤0.01)。②在肝功能分级不同阶段,上述各项指标亦有显著差异。结论总胆汁酸、前白蛋白、胆碱酯酶是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合成功能以及肝脏损伤的重要指标,故联合检测有利于更全面的评价肝功能,且更有利于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分级、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更好帮助临床判断预后。
张强温春阳王爱平徐洪军
关键词:总胆汁酸前白蛋白胆碱酯酶
糖尿病病程与胃排空功能的相关性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病程与胃排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并同意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按糖尿病病程分为病程1年以下组、病程1~5年组、病程5年以上组,每组30例。另设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对每例受试者均进行饮水负荷试验检测胃感觉阈值,超声显像检测胃排空功能。结果:饮水负荷试验中,对照组、病程1年以下组、1~5年组胃感觉阈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病程5年以上组与病程1年以下组、病程1~5年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检测胃排空试验中,对照组、病程1年以下组、1~5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程5年以上组差异明显。结论: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明显胃感觉阈值降低及胃排空时间延长,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胃轻瘫。
徐洪军关晓辉关兴卓
关键词:糖尿病胃排空超声显像
食管支架置入治疗老年食管癌性狭窄43例被引量:3
2012年
老年食管癌患者多为晚期食管癌,大部分患者失去外科手术机会或无法耐受手术,进行性吞咽困难所致的营养摄入障碍及肿瘤消耗,最终导致患者处于恶病质状态而死亡。缓解这类患者的食管梗阻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是最基本的治疗目的。近年来,随着内镜介入及放射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
杨志平徐洪军黄维莉贾宝洋关晓辉盛望
关键词:食道癌植入
手术与介入治疗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0
2012年
目前对于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而对于已错过最佳手术时机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则会选择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姑息手段〔1〕。本文拟对比分析手术与介入治疗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效果。
孟晓明贾宝洋徐洪军
关键词:手术介入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
桦褐孔菌多糖对环磷酰胺中毒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多糖(IOP)对环磷酰胺中毒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桦褐孔菌多糖,制备环磷酰胺致小鼠肝损伤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桦褐孔菌多糖,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肝组织的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桦褐孔菌多糖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ALT、AST、MDA水平(P<0.05),增加肝组织中SOD水平(P<0.05).形态学结果显示:桦褐孔菌多糖能有效改善环磷酰胺所致的肝脏病理损伤程度.结论桦褐孔菌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崔涛王守岗关晓辉徐洪军侯鹏钟秀宏
关键词:环磷酰胺肝损伤
iASPP蛋白抗体的制备及iASPP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iASPP多克隆抗体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人iASPP蛋白的二级结构、亲水性、疏水性和抗原性等理化性质,经同源性检索,综合考虑抗体设计的其他因素,设计一段多肽,制备iASPP多克隆抗体。利用ELISA、Western印迹、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来测定其效价和特异性。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结肠癌组织及15例正常结肠组织中的iASPP表达,判定其与结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制备了抗人iASPP多克隆抗体;利用ELISA,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证实此抗体效价较高,特异性较强。iASPP在癌组织不同分化者iASPP阳性率不同。在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肠癌组织中iASPP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结肠组织高(P<0.05)。结论 iASPP的表达异常与结肠癌的进展有关,其表达的失调在结肠癌的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徐洪军李晓莹韩笑安丽萍王海莉关晓辉
关键词:结肠癌IASPP生物信息学分析多克隆抗体制备
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在预防医学生诊断学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和讨论将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应用于预防医学生诊断学教学的作用。方法在我校预防医学系2015级中随机选取94名学生进行抽签分组,分成了各47例的A组和B组。其中A组在诊断教学中加强临床实践技能培训,而B组在诊断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最后对94名学生进行毕业技能成绩考核和诊断学成绩考核,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结果,对教学成绩进行评估;并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授课方式对课堂情况的影响情况。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A组的诊断学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增加专业兴趣等方面均优于B组(P<0.05);并且A组学生的毕业技能考核成绩和诊断学考核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教学方式是诊断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可以作为教学的基础,可以增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仅提升了教学的质量水平,而且有利于学生以后在医疗工作中有突出表现。
徐洪军关兴卓马丽于明俊
关键词:诊断学教学
内科治疗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4年
目的分析内科治疗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针对本院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患者共115例,均给予口服药物胆宁片,治疗1个月后通过B超检查,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状况,并与治疗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患者腹胀、右上腹不适和便秘及恶心症状均有明显减轻,经B超检查,胆囊结石、胆囊增大和胆总管异常状况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组数据对比均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宁片在治疗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徐洪军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胆宁片胆石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胃动力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徐洪军关兴卓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胃动力甲亢患者胃肠道症状胃运动功能食欲亢进
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应用CBL、PBL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校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一)班、(二)班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一)班作为对照组(n=58名),(二)班作为观察组(n=62名),前者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后者应用CBL、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CBL、PBL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价值。结果观察组学生平均考试成绩(87.52±3.58)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方面自我学习效果评价肯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预防医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方面效果显著,教学应用价值较高。
徐洪军关晓辉杨志平黄维莉王华
关键词:CBLPBL教学效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