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中
- 作品数:55 被引量:45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氨对大鼠胃上皮细胞凋亡和白介素1β-转化酶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1999年
-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发胃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大鼠饮用氨水3个月,造成胃粘膜损伤模型。采用TUNEL方法检测鼠胃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胃粘膜白介素1β-转化酶(ICE)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实验组大鼠胃粘膜肉眼观察见充血、水肿,病理检查示炎症和轻度萎缩改变。实验组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6.9±1.3)显著高于对照组(1.2±0.5, P<0.01),实验组ICE mRNA经RT-PCR后的电泳条带用自动图象仪处理测得相对值为0.83±0.20,而正常对照组为0.47±0.1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氨所致的胃粘膜损伤可能与其诱发ICE mRNA表达,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 张德中董泉江刘文忠萧树东施尧
- 关键词:凋亡胃上皮细胞白介素1ΒMRNA表达图象
-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8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潘托拉唑组 (治疗组 ,简称潘组 )和奥美拉唑组 (对照组 ,简称奥组 ) ,其中潘组 6 0例 ,应用潘托拉唑 40mg ,1次 /d ;奥组 5 8例 ,应用奥美拉唑 2 0mg ,1次 /d。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程 4周 ,胃溃疡 6周。停药后均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治疗期间每周随访 1次 ,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 91.7%和 94.7% ,胃溃疡的愈合率两组分别为 91.7%和 90 .0 % ,P值均 >0 .0 5。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相仿 (P >0 .0 5 )。治疗期间 ,两组均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 潘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 ,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 ,其不良反应很少 ,患者耐受性好 ,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质子泵抑制剂。
- 林庚金萧树东萧树东张德中江石湖袁耀宗许国铭李兆申刘厚钰王吉耀王根生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药物疗法潘托拉唑疗效抗溃疡药
- 非幽门螺杆菌非NSAID溃疡被引量:3
- 2003年
- 幽门螺杆菌(H.pylori)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已被公认为消化性溃疡病两个最主要的病因,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H.pylori和非NSAID溃疡占消化性溃疡的比例正逐渐增加,可能与H.pylori感染率降低、胆汁反流以及一些少见的高酸、高胃泌素分泌综合征等因素有关。本文综述这一类溃疡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 李晓波张德中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抗炎药消化性溃疡病因
- 健康成人餐后胃内食物分布和排空的研究──应用双核素标记试餐及SPECT技术被引量:10
- 1995年
- 应用双核素标记试餐和SPECT检测12例健康志愿者液体、固体食物排空及排空过程中胃内食物分布情况。摄食后液体很快在胃内分布,液体的近端胃排空及远端胃内容量与排空时间均有相关性,排空曲线呈指数相,无延迟时间存在;而固体的胃排空有个体差异,摄食后常在近-远端胃之间形成一局部收缩带,影响固体的分布。与液体排空相似,固体的近端胃排空及远端胃内容量与排空时间亦有相关性,排空曲线呈双相性,即先缓慢后快速排空,存在延迟时间。液、固体半排空时间之间无相关性。
- 莫剑忠王承党王少先朱翠英朱志仁欧阳春萧树东袁济民张德中江绍基
- 关键词:胃内分布胃排空餐后胃内食物
- 内镜筛选早期胃癌的比较研究
- 1990年
- 应用什么方法才能收到最有效的胃癌筛选效应,这是许多胃癌高发国家都面临的一个课题。我国亦是胃癌高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和手术率都很低。根据我国人口众多,纤维胃镜设备相对普及的特点,研究胃镜检查筛选胃癌的可能性是一项极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作者应用胃镜就内科门诊筛选、高危人群随访和普查三个方面开展比较研究。
- 吴云林胡运彪戴一扬黄慧民唐亮吴裕炘莫剑中张德中萧树东江绍基
- 关键词:内镜胃癌
-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被引量:36
- 1998年
- 目的评估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可靠性。方法对82例因胃病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于胃窦和胃体取多个活检标本作组织学、粘膜涂片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以决定是否感染Hp,并作13C-UBT。结果13C-UB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是与组织学和尿素酶方法检测Hp的检测结果比较而计算得到。13C-尿素呼气试验的敏感性97.9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7.14%、准确性98.78%。结论13C-尿素呼气试验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确定患者的Hp感染状态是一非常可靠而又无创伤的诊断方法。
- 吴叔明施尧刘文忠张德中萧树东向祖琼
- 关键词:^13C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
- 一氧化氮与IL-8在肝硬变高动力循环中的作用被引量:8
- 1998年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白介素8(IL8)对肝硬变门脉系统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肝硬变患者(n=32)血IL8含量;应用荧光法检测血清NO水平;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流量参数.结果肝硬变患者血清IL8与NO同步升高,其脾静脉血流量(SVF)与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SMVF)之和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的门静脉血流量(PVF).结论肝硬变患者血IL8增加可能为NO增多的诱发因素;肝硬变患者存在内脏高动力循环状态。
- 黄颖秋萧树东张德中张德中
-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门静脉一氧化氮
-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的普遍易感性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明确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从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0例慢性胃炎和6例胃癌,患者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的H. Pylori菌株的cagA基因片段,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H.Pylori抗体,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清抗CagA抗体。结果:用PCR方法测得的cagA基因阳性率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0%(21/30),慢性胃炎73%(22/30),胃癌83%(5/6)。66份血清标本抗H. Pylori抗体均为阳性。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得的抗CagA抗体阳性率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3%(25/30),慢性胃炎77%(23/30),胃癌83%(5/6)。结论:在我国人群中,cagA基因不能作为消化性溃疡的标志物,cagA阳性H. pylori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中存在普遍易感性。
- 陈思玮张德中吴叔明徐蔚文应春妹
-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抗体生成CAGA基因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与淋巴组织增生关系的研究
- 1998年
-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病理改变与淋巴组织增生关系及Hp根治后淋巴滤泡消失情况。方法:光镜观察124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三联药物治疗前后和胃溃疡6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8例、残胃胃炎24例及Hp阴性正常胃粘膜25例的淋巴滤泡发生率和聚集强度。结果:Hp阳性胃病淋巴滤泡发生率为,胃溃疡90.6%,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4%,慢性胃炎72.5%,残胃胃炎54.2%,而正常胃粘膜为4%。抗菌治疗后,慢性胃炎的淋巴滤泡明显减少。淋巴滤泡发生率与炎症程度和活动性明显相关。结论:胃粘膜淋巴组织消长与Hp感染关系密切。
- 刘建生陈晓宇施尧刘文忠张德中彭延申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淋巴滤泡
- 一氧化氮与白细胞介素-6、-8对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9
- 1999年
- 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并检测其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应用多普勒超声(DUS)检测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量,旨在探讨NO及IL6、IL8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
- 黄颖秋黄颖秋萧树东莫剑忠
- 关键词:一氧化氮IL-8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