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福
- 作品数:214 被引量:932H指数:17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稻谷人工老化后种胚异构天冬氨酸动态监测与总蛋白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蛋白质中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自发形成的异构天冬氨酸残基是组织细胞中常见的蛋白质共价损伤.在前人的研究中,PIMT1介导的种子寿命提高,很可能是由于修复了种胚中因老化处理而过量累积的含异构天冬氨酸(isoaspartyl,isoAsp)蛋白,维持了种胚的活性.然而,异构天冬氨酸蛋白甲基转移酶(protein L-isoaspartyl methyltransferase,PIMT)对于水稻种子活力的作用机制,仍然不甚明确.本研究利用RNAi干扰技术获得了稳定的OsPIMT1的低表达株系.种子经人工老化后,结果表明OsPIMT1的低表达影响种子发芽活力.随后对种胚中含异构天冬氨酸的蛋白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在未吸胀和吸胀过后的种子中,种胚中的OsPIMT1的表达都能降低isoAsp的累积.而RNAi株系中OsPIMT1的低表达导致isoAsp的过度积累,进而影响种子活力.同时利用老化5 d后的水稻种胚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析RNAi干扰种子老化过程中异构天冬氨酸过度积累对于种胚蛋白的影响,鉴定到与种子老化相关的氧化胁迫相关蛋白、糖酵解以及热激蛋白分子伴侣等蛋白.为进一步研究OsPIMT1表达对于种子老化后细胞各代谢途径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 魏毅东谢鸿光谢鸿光王进兰吴方喜罗曦吴方喜潘丽燕罗曦张建福
- 关键词:双向电泳
- 水稻OsPIP1;2植物过表达及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 2013年
- 水稻质膜内在蛋白OsPIPs是细胞水分运输的关键蛋白,与多种重要物质的运输交换有关,并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挖掘水稻OsPIP1;2基因的功能和应用,本研究利用电子克隆从提取的水稻叶片RNA中成功克隆了OsPIP1;2CDS序列,将其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上,构建了35S启动子驱动的OsPIP1;2过表达载体,并成功将其导入到农杆菌EHA105中。此外,为了更全面的了解OsPIP1;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情况,本研究将不同的荧光蛋白分别融合到OsPIP1;2的N端和C端,构建了两个亚细胞定位载体。以上载体的构建,为深入了解和研究OsPIP1;2在水稻中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 魏毅东张扬许惠滨谢华安王宗华张建福
- 关键词:亚细胞定位
- 福建省稻田彩绘推广纪实——以三明地区稻田彩绘推广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稻田彩绘是近年来随着乡村生态旅游热而兴起的一门稻作艺术。福建省水田多位于丘陵山区,具有优美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这些区域设计彩绘图案更具有立体感和观赏性。2016年以来,全省各地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彩色稻品种为依托,结合当地文化和特色,进行文化和品牌宣传。简要介绍了在福建省三明地区进行稻田彩绘的推广模式和案例,为其他适宜地区推广稻田彩绘艺术,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 朱永生张水金张水金董瑞霞董瑞霞
- 关键词:生态旅游
- 水稻CMS-WA微效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为分析水稻育性微效恢复基因的表型遗传,以套袋自交结实率、嵌合颖花率和黑染花粉率为指标考查野败型(WA)不育系珍汕97A、龙特浦A和京福1A的育性在3个转育高世代中的表现。研究结果:黑染花粉粒的出现与微效恢复基因有关,导致不育系自交结实,从而产生杂株;采取遗传提纯等方法可以排除部分微效恢复基因,达到提纯和去杂的目的,若要完全将其排除,在理论和实践上是不可能的;嵌合颖花率适合作为微效恢复基因遗传分析的量化指标,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遗传提供基础。
- 林强郑燕梅张建福谢华安
- 关键词: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
- 水稻耐储藏种质筛选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采用恒温恒湿培养箱在42℃、RH88%的条件下人工老化21d的方法筛选243份水稻种质的耐储藏特性,SSR分子标记分析人工老化后发芽率在40%以上60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老化后发芽率小于40%的有180份,占74.10%;发芽率41%~70%的有45份,占18.52%;发芽率在70%以上的仅有16份,占6.58%。遗传相似系数以0.44为阈值时,可分2大类;遗传相似系数以0.72为阈值时,可分为12亚类。说明60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可以作为水稻耐储藏特性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材料。
- 蔡秋华吴方喜朱永生谢鸿光张建福谢华安
-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
- 水稻强再生力种质创制及遗传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当前直接选育的再生稻专用品种较少,其制约的关键要素在于强再生力种质的缺乏.选用8个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恢复系,按4×4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通过系谱法进行定向选择和种质创新,以再生芽出鞘率为指标,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恢复系再生力的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再生力性状受控于加性效应基因和显性效应基因的共同作用,同时易受环境条件与栽培技术的影响;(2)再生力性状狭义遗传率(h^(2)N)和广义遗传率(h^(2)B)的估计值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且广义遗传率明显大于狭义遗传率;(3)恢复系闽恢3301和亚恢627的再生力性状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的正向加性效应和负向显性效应,适合作为筛选强再生力的亲本材料;(4)创制的新种质Ra201、Ra202、Ra212再生芽出鞘率较高,再生力强,其中Ra202低节位腋芽萌发优势明显,可作为亲本用于籼型水稻再生力基因挖掘和利用;(5)再生稻品种选育方法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传统育种技术,具有间接鉴定和早期筛选的优点,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取得了良好成效.
- 林强郑长林林芳郑莉王洪飞蒋家焕解振兴解振兴张建福
-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再生力
- 耐储藏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7185的创制与利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福恢7185(FH7185)是以优良恢复系福恢653为受体亲本,以耐储藏品种云恢290为供体亲本,采用连续回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恢复系;该恢复系集株叶形态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恢复力强、耐储藏性好等优点于一体,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和潜力。对比FH7185与对照的颖壳和淀粉粒显微结构,发现FH7185颖壳上麸毛最少,人工老化处理20d后淀粉粒结构相对整齐,这与人工老化结果一致,说明FH7185具有较高的耐储性,可以利用其创制出更多的耐储藏材料。
- 许惠滨魏毅东魏毅东吴方喜谢鸿光朱永生吴方喜蒋家焕罗曦连玲朱永生潘丽燕谢华安蒋家焕
- 关键词:杂交水稻回交创制
- 一种水稻OsLOX10基因在调节水稻盐碱胁迫抗性中的应用
- 本发明基于水稻通过对OsLOX10基因敲除和过表达制备筛选出相应的植株,并基于由相应植株幼苗进行耐盐碱胁迫实验。OsLOX10过表达增强了水稻幼苗对盐碱胁迫的抗性。对于pH=10的盐碱胁迫,其第5天过表达植株的存活率明显...
- 张建福 王福祥蔡秋华何炜 张玲谢鸿光魏毅东林强郑燕梅魏林艳
- 水稻种子活力和耐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水稻储藏时的陈化变质问题对水稻生产和育种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提高稻谷的耐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种子活力与耐储性之间的关系,并从脂类代谢与氧化、氧化胁迫与抗氧化系统、植物自身修复系统等3方面总结了水稻种子活力和耐储性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了植物自身的保护和修复途径对于种子活力和耐储性研究的潜在意义,为研究水稻种子劣变机理和培育耐储藏的水稻优良品种提供了新思路。
- 刁丽荣魏毅东魏林艳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 关键词:水稻种子活力
- 籼型恢复系云恢290稻瘟病抗性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0
- 2006年
- 稻瘟病是由子囊菌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其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grisea(Cooke)Sacc.)引起的广泛发生在世界各稻区的最主要的水稻病害之一,每年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本实验利用7个稻瘟病菌系对籼型恢复系云恢290进行稻瘟病抗性的田间注射鉴定,结果表明云恢290对7个菌系均表现为抗性;云恢290对四川-43菌系的稻瘟病抗性表现为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
- 张建福凌忠专王国英谢华安
- 关键词:云恢290稻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