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幸
- 作品数:56 被引量:128H指数:8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动物脑立体定位在体电刺激装置
- 本发明提供动物脑立体定位在体电刺激装置,包括神经定位壳套和至少一个刺激电极;所述神经定位壳套包括内端同轴套接的左壳套和右壳套,左、右壳套的外端均开设有供待刺激神经穿过的神经通孔;左、右壳套均由铰接的上、下半壳体构成,各壳...
- 夏春波陈健 齐广莹 卢柳艺张晓溪 程子娟张幸
- 文献传递
- 一种毛蕊异黄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蕊异黄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该衍生物由化合物1和化合物2溶于有机溶剂中,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中间产物3;再由中间产物3和化合物4溶于有机溶剂中,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目标物粗品。申请人发现本发明所述衍生物...
- 陈健蒋能田晶王勇张幸
- 文献传递
- 试论人体解剖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被引量:3
- 2008年
- 张幸兰羚元夏春波程先雄彭云滔
- 关键词:实验室
- 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是目前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改革对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该项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 陈健张幸
-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 异氟醚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异氟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探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对照组(n=8)、损伤模型对照组(n=8)及异氟醚预处理组(10 ml/L,20 ml/L;n=8)。预处理2 h后,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取材前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处死大鼠后分离脑组织进行脑梗塞面积的测定,脑水肿的分析及Nissl染色,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缺氧区脑组织中NF-κB,IκBα,TNF-α的表达。结果与损伤模型组比较,异氟醚预处理有效地降低脑缺血损伤大鼠的神经损伤评分(P<0.01),减少脑梗塞程度(P<0.01)及减轻脑水肿(P<0.01),并增加神经细胞数量(P<0.01)。此外明显下调脑组织中NF-κB,IκBα,TNF-α的表达(P<0.01)。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缺氧区神经细胞内源性NF-κB信号通路而减少炎症反应有关。
- 莫永广阳力张幸
- 关键词:异氟醚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作用
- 腹壁下动脉的应用解剖与临床意义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为与腹壁下动脉有关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32例(64侧)标本中解剖观测腹壁下动脉的位置、形态结构、分支及营养范围。结果:腹壁下动脉主干长度为(8.42±1.04)cm,起点外径为(2.21±0.18)mm,入腹直肌肌门处外径为(1.59±0.38)mm;起点距腹股沟管深环(0.94±0.53)cm,距浅环(3.61±0.84)cm,距体表(1.54±0.32)cm;血供面积单侧平均为21.2cm×7.4cm。结论:腹壁下动脉的解剖结构复杂多样,在临床操作中应加以注意。
- 秦良誉夏春波周思陆明琛兰羚元张幸
-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血供解剖学
- 双肱动脉合并肌皮神经变异1例被引量:4
- 2011年
- 作者在解剖1例男尸时发现其右侧肱动脉和肌皮神经异常,现报道如下:①变异肱动脉为2支,自大圆肌下缘约2.3cm处分出,第1支肱动脉起点外径为2.9 mm,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
- 张幸夏春波兰羚元杨展程先雄
- 关键词:肌皮神经变异肱二头肌大圆肌
- 关于系统解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2020年
-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院校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为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教学资源,灵活应用,优势互补,更好地提高系统解剖学教学质量,本文对系统解剖学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 夏春波田顺亮欧叶涛李鸿文彭云滔王俊锋张幸陈晨
-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 液氮罐分离升降式冻存管存储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液氮罐分离升降式冻存管存储装置,包括提手,与提手下部连接的提篮架;所述提篮架由多个存储层从上置下依次排列组成,所述存储层各与一个提手片连接;所述提手由提手片横向叠加组成;所述提手片叠加组成的提手截面为圆形;所...
- 张幸彭云滔于兰王勇卢慧玲王鑫峰陈晨
- 毛蕊异黄酮衍生物在制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蕊异黄酮衍生物在制备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申请人通过实验发现,该毛蕊异黄酮衍生物能够上调ERα和GPR30的表达水平,比毛蕊异黄酮更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并且在低浓度下(10μM)对MCF‑7细胞...
- 陈健黄照权夏春波张幸田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