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娜

作品数:26 被引量:121H指数:5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骨折
  • 5篇护理
  • 3篇术后
  • 3篇呼吸道
  • 2篇通气
  • 2篇盆骨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术
  • 2篇呼吸道管理
  • 2篇护理体会
  • 2篇机械通气
  • 2篇功能锻炼
  • 2篇骨盆
  • 2篇固定术
  • 1篇蛋白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机构

  • 19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医学高等...

作者

  • 19篇张娜
  • 4篇王立杰
  • 3篇杨磊
  • 3篇刘宁
  • 2篇雷敏
  • 2篇国春花
  • 2篇陈玉静
  • 2篇孙凤莉
  • 2篇李桂馨
  • 2篇张彩运
  • 2篇田蕊
  • 2篇黄如玉
  • 2篇郭艳芬
  • 2篇宋昆
  • 2篇邱雪
  • 2篇邱静
  • 2篇康筱玲
  • 2篇王伟
  • 2篇刘军
  • 1篇张佩超

传媒

  • 5篇中国医学装备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液过程中两种换液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输液过程中有效的防止换液时排气管漏液现象。方法:随机将塑料瓶液体换液的分为实验组200例(即瓶口向上挤压法)在换液时消毒瓶口后把瓶口向上,将输液器向下插入输液瓶中,然后挤压一下瓶子使其成为负压,但液体不接触输液器头端,翻转瓶体同时轻轻松手并挂于输液架上,向上固定排气管即可。对照组200例用常规更换液体的方法是先消毒输液瓶瓶塞,将输液瓶倒转挂于输液架(钩)上,然后将输液器向上用力插入瓶中。结果:两种换液法对防止排气管漏液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采用瓶口向上挤压法换液能有效预防排气管漏液现象,防止了药液浪费及床单位污染,预防了由此引起的医患纠纷。
张娜李铁军孙凤莉张海燕
关键词:输液疗法
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121例,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n=62)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照组(n=59)给予常规饮食营养宣教,2组患者于入院后第1天,术后第1天、第10天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钾、钠、钙、磷、镁和5点血糖,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干预组PA、Hb入院第1天与术后第10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2组PA和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Na入院第1天与术后第10天,术后第1天与第10天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0天2组的Na、K和P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三餐后2 h和睡前血糖,对照组早餐和午餐后2h血糖入院第1天与术后第10天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0天,2组午餐后2 h、晚餐后2 h和睡前的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改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冯浩伟张彩运雷敏张娜国春花李晓红
关键词:髋部骨折糖尿病个体化营养干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效果观察
付立平张娜靳刚强代振涛高吉贤付立强
下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提高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我科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167例单纯下肢骨折患者的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进行护理干预。结果:167例单纯下肢骨折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骨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配合科学的护理可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力、预防粘连和挛缩、恢复关节和肢体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张娜裘雪艳郭艳芬
关键词:骨折治疗功能锻炼综合护理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18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2年
神经母细胞瘤系胚胎期神经母细胞或原始神经嵴细胞在衍化发育为交感神经节细胞的过程中恶变而来。在儿童实体肿瘤占第二位,临床发病率为万分之一,病死率高脚。本病50%以上发生在2岁以前,好发部位为交感神经链、肾上腺体质。该肿瘤恶性度高,进展快,早期难于发现,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手术完整切除率低,预后多不良。我院自2000-2011年收治18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患者,均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相结合,笔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王立杰刘军张娜
关键词: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交感神经节细胞神经嵴细胞交感神经链好发部位胚胎期
应用APIF技术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骨盆骨折多系高能量外力所致,常并发低血容量休克和脏损伤,骨盆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不一,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骨盆环是否稳定和有无内脏合并伤,McMurtry认为,治疗应该从患者的整体出发,首先抢救威胁患者生命的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大量出血,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根据近年来的发展来看,骨折早期固定可减少FES,DIC,ARDS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应该对于不稳定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目前,国内对于tileB型骨折通常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但是,外固定支架其针道感染,松动以及支架与皮肤撞击等相关并发症在临床上发生率并不低,文献报道从0%~62%不等。应用APIF技术在保留外固定架优点的同时,减少了并发症,可以作为骨科医生新的选择。
宋昆张娜邱雪邱静杨磊刘宁
关键词:骨盆骨折疗效分析严重并发症外固定支架保持呼吸道通畅
老年骨折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采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价不同年龄、性别、有无规律有氧运动及骨折部位对老年骨折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老年骨折住院患者1 353例,于入院3 d内用MNA-SF调查其饮食情况、体质量变化、活动能力、心理创伤或应激、精神心理问题、体质指数、小腿围,有氧运动史及骨折部位等,评价并记录正常营养、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状况,进而比较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有无规律有氧运动、不同骨折部位患者营养状况的差异。结果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有无规律有氧运动,股骨粗隆间骨折与上肢骨折患者的营养正常、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非正常营养状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股骨颈骨折与上肢骨折患者的营养正常、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发生情况比较及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是、非正常营养状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80岁、女性、无适量有氧运动、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非正常营养状态发生率较高。
张彩运雷敏张娜国春花井永敏
关键词:骨折营养不良老年人
APIF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探索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等发生数量不断增加,骨盆骨折这种严重的损伤也时有发生。据文献报道,骨盆骨折的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1%~3%,骨盆骨折病死率为5~20%左右,致残率高达50%~60%,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降低致残率,但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发症率高,感染和脏器功能衰竭时有发生。因此有些学者将内固定和外固定结合,以挽救生命和降低致死率。考虑到APIF技术的可操作性,我院联合应用APIF技术与后侧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骨折,探索与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是否更有优势。
宋昆张娜邱雪邱静杨磊刘宁
关键词:不稳定骨盆骨折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脏器功能衰竭全身骨折并发症率
四肢创伤中VSD封闭引流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VSD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创伤中的效果。方法:对2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包扎换药至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植皮治疗。实验组应用VSD负压吸引,并进行合理护理。结果:实验组换药次数、皮瓣修复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式引流(VSD)技术,并进行合理护理,在四肢创伤治疗中效果显著。
赵宁张娜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创面护理
肩胛上悬吊复合体(SSSC)双重损伤的治疗方式的选择
杨磊单忠林张娜谢菲金驰宋坤刘宁
肩胛上悬吊复合体(SSSC)双重损伤临床上多表现为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或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肩锁关节脱位。根据损伤控制原则,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患肢制动,待全身情况稳定后,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置于漂浮体位,...
关键词:
关键词:肩胛颈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