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天浩

作品数:37 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皮瓣
  • 12篇骨折
  • 11篇穿支
  • 10篇外科
  • 7篇动脉
  • 6篇外科皮瓣
  • 5篇愈合
  • 5篇支皮瓣
  • 5篇软组织
  • 5篇缺损
  • 5篇显微外科
  • 5篇穿支皮瓣
  • 5篇创面
  • 4篇软组织缺损
  • 4篇皮瓣修复
  • 4篇组织缺损
  • 4篇骨折愈合
  • 3篇锁骨
  • 3篇皮肤软组织
  • 3篇皮肤软组织缺...

机构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南京军区福州...
  • 4篇浙江省台州医...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福建卫生职业...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9...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台州市博爱医...

作者

  • 32篇张天浩
  • 22篇林涧
  • 20篇王之江
  • 11篇陆骅
  • 6篇宋烜
  • 6篇郑和平
  • 5篇董英海
  • 4篇姚兵
  • 4篇陈羽
  • 4篇张豪杰
  • 3篇吴立志
  • 3篇林加福
  • 3篇俞思明
  • 3篇谢晶晶
  • 3篇张超
  • 2篇胡德庆
  • 1篇万华俊
  • 1篇刘蔡钺
  • 1篇茅宇仑
  • 1篇梁成

传媒

  • 7篇中华整形外科...
  • 5篇临床骨科杂志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
2018年
目的探讨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骨科显微外科收治的7例锁骨内侧端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其中1例为漂浮锁骨,根据Rockwood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7例患者均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15.6个月,7例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仅1例劳累后感觉肩部不适,术后影像学显示锁骨均达到良好复位,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根据Rockwood评分,优4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锁骨内侧端骨折安全可靠,可有效复位固定,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肩关节功能,但是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做出适当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疗效。
林涧张天浩王之江刘光军张豪杰陆骅
关键词: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足部严重创伤修复与重建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足部严重创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与重建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浙江省台州医院收治的足部严重创伤患者, 均采用显微外科吻合技术急诊原位回植修复+二期显微外科组织移植技术精准重建, 恢复足部功能和外形。根据足部损伤部位、范围、平面、程度等特点进行评估, 设计手术方案, 急诊在显微镜下进行患足有效清创和残余组织原位回植修复。根据患足一期组织回植成活情况, 二期采用显微外科组织移植技术精准修复缺损与功能重建。术后定期随访, 根据术后足部皮肤成活情况、色泽弹性、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感染控制、患者认可度指标进行疗效评价, 按照皮瓣肿胀4级判断标准进行足部肿胀程度评价;根据足部损伤术后疼痛程度、关节屈伸范围、畸形程度和行走能力进行足部活动功能评价。结果共选择足部严重创伤患者23例, 男15例, 女8例, 年龄17~69岁, 平均38.5岁;左足10例, 右足13例。23例中一期原位回植修复成活15例;足底内侧部分皮肤坏死给予二期植皮处理2例, 皮瓣移植修复足跟部分皮肤坏死1例, 前足底皮肤坏死伴感染2例, 皮瓣或骨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皮肤坏死感染合并骨缺损3例。术后23例获6~48个月随访, 平均18.5个月, 创面完全愈合, 皮肤色泽、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 足部无明显臃肿畸形, 足底感觉功能恢复均为S3~S4级, 瘢痕较小, 行走自由, 无明显跛行。术后疗效评价:满意16例, 一般7例;足部肿胀程度评价:早期为Ⅰ度3例, Ⅱ度10例, Ⅲ度8例, Ⅳ度2例;后期为Ⅰ度15例, Ⅱ度6例, Ⅲ度2例。活动功能评价:优3例、良13例、中7例, 优良率约为69.6%(16/23)。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足部严重创伤的修复与重建, 恢复足部功能与外形, 疗效�
林涧吴立志陶文全张天浩王之江林加福
关键词:创伤显微外科技术临床疗效
前臂近端橈侧肘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肘前创面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前臂近端挠侧肘下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肘前缺损创面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例肘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48-76岁,平均51.5岁。肘前缺损创面最大为14 cmx7 cm,最小7.5 cmx4.5 cmo根据肘前缺损创面的位置、大小、形状,在前臂中上段设计并切取前臂近端橈侧肘下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肘前创面,皮瓣最大面积为15 cmXlO cm,最小面积为7 cmx5 cmo根据皮瓣成活、弹性、色泽、外观形态、感染控制、供区瘢痕、皮肤感觉、肘关节活动、患者认可度等,综合评价术后疗效;参照Mayo标准对肘部功能进行评价;按照4级判断标准对所有皮瓣进行肿胀程度评定。结果术后11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6~36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愈合瘢痕较小,外形美观。术后疗效评价:满意8例,一般3例,无不满意病例。肘关节功能评价:优4例,良6例,可1例。皮瓣肿胀评级:早期I度6例,U度3例,皿度2例;后期I度8例,II度2例,皿度1例。结论前臂近端挠侧肘下动脉穿支皮瓣解剖位置恒定、血液供应良好,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是修复肘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新的补充术式,可供临床选择。
林涧吴立志张天浩王之江郑和平
关键词:前臂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技术
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收治的9例腘窝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25~73岁,平均49.6岁,腘窝缺损创面为6.5 cm×3.5 cm~17.0 cm×8.5 cm。根据解剖学基础,结合腘窝缺损创面的位置、大小、形状,设计并切取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转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皮瓣面积最大为18.0 cm×10.0 cm,最小为7.5 cm×4.5 cm。根据皮瓣成活、感染控制、弹性色泽、外观形态、供区瘢痕、皮肤感觉、膝关节活动功能、患者认可度等情况,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9例皮瓣术后全部顺利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其中2例皮瓣远端发生皮缘坏死,给予换药处理后完全愈合。术后均获6~60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皮瓣成活优良,形态满意,色泽、弹性、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供区瘢痕较小。疗效评价:满意8例,一般1例,无不满意。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1例,可1例。皮瓣肿胀评级,早期:Ⅰ度6例,Ⅱ度2例,Ⅲ度1例,Ⅳ度0例;后期:Ⅰ度8例,Ⅱ度1例,Ⅲ度0例,Ⅳ度0例。结论腘窝直接皮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移位修复腘窝缺损创面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损伤较小,易于推广,是修复腘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张天浩王之江林涧刘蔡钺吴立志郑和平
关键词:穿支皮瓣
掌深弓手背穿支蒂筋膜皮瓣修复指蹼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9年
探讨掌深弓手背穿支蒂筋膜皮瓣修复指蹼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收治11例手背远端指蹼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18~73岁),缺损面积为2.5cm×1.5cm^6.0cm×2.5cm。根据掌深弓手背穿支的起源、走行、分支与分布和掌深弓手背穿支与腕背、掌背血管网的吻合解剖学特点,于患手手背设计掌深弓手背穿支蒂筋膜皮瓣转位修复手背远端指蹼区缺损创面,本组患者皮瓣切取面积为3.5cm×2.0cm^6.5cm×3.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以游离患侧前臂全厚皮覆盖。术后随访3~36个月,评估患者创面修复疗效和皮瓣早期、后期肿胀程度。结果11例患者皮瓣术后全部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皮瓣存活良好,形态较佳,色泽弹性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皮瓣两点辨别觉距离为7~10mm,感觉功能恢复均为S3级;供区创面无感染,愈合后瘢痕较小。根据疗效评价:满意8例、一般3例、无不满意。皮瓣肿胀程度评价:早期,Ⅰ度7例、Ⅱ度2例、Ⅲ度2例;后期,Ⅰ度8例、Ⅱ度2例、Ⅲ度1例。手部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以掌深弓手背穿支为蒂,形成掌深弓手背穿支蒂筋膜皮瓣转位修复手背远端指蹼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疗效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林涧张天浩胡德庆王之江刘蔡钺郑和平
关键词:外科皮瓣穿支组织缺损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比较使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25例、PFLP治疗25例。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术后Hb下降情况、术后输血量、术后扶拐下地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按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术后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18.8±5.6)个月。两组在切口长度、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Hb下降情况、术后输血量及术后下地扶拐负重时间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及PFLP内固定均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PFLP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输血量;PFNA相对手术时间短、扶拐行走时间早。
张天浩宋烜陈羽谢晶晶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足母)趾胫侧底动脉蒂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报道(足母)趾胫侧底动脉蒂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跨趾胫侧底动脉与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以第1跖趾关节近端(2.2±0.7) cm 处的(足母)趾胫侧底动脉穿出点为旋转点,以旋转点与内踝尖之间足内侧缘静脉走向为轴心线,设计(足母)趾胫侧底动脉蒂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足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共5例,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1~1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外形美观.结论 (足母)趾胫侧底动脉蒂足内侧缘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可转位修复跨趾皮肤软组织缺损.
林涧梁成郑和平陆骅张天浩王之江万华俊
关键词:皮瓣
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与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被引量:19
2014年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早期积极有效的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与Gamma钉置入内固定治疗Evans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7例Evans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治疗28例,Gamma钉治疗39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和功能锻炼。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6-45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①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出现感染1例,经换药半年后拔除内固定治愈,Gamma钉1例肥胖患者治疗后3周下床活动时再次受伤,出现远端锁钉处骨折,经更换长Gamma钉后愈合,Gamma钉组有4例患者因大转子固定欠稳定,卧床时间超过6周出现重症肺炎,经转内科治疗后治愈。②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治疗后出现髋内翻畸形2例,Gamma钉组3例,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③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较Gamma钉组治疗时间更长,治疗中出血量明显增多(P<0.05),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和Gamma钉均是治疗Evans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要根据骨折的稳定性、骨折愈合状况、骨质疏松程度等综合分析。
周强陆骅俞思明王占朝茅宇仑姚兵张天浩
关键词:植入物GAMMA钉
手部毁损伤急诊回植修复与重建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报告手部严重毁损性离断急诊回植修复与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8年5月至2017年2月,我们对45例手部严重复杂创伤患者,急诊采用不同的回植方法进行修复重建手功能。结果术后42例回植指全部存活,2例局部边缘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1例再植3指,存活1指,坏死2指,行坏死指体清除,残端缝合术。经1至3年随访,42例全部存活的再植指皮肤色泽红润,感觉、捏、持、提、拉等功能和外形恢复满意,生活能够自理。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25例、可12例、差1例,优良率为69.0%。结论利用有限的残余指体进行回植修复,重建功能,是治疗手部毁损性离断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林涧吴立志林加福刘蔡钺张天浩王之江
关键词:手损伤显微外科手术毁损伤
足踝部创面皮瓣修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7年
足踝部创面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如碾压伤、高处坠落伤、切割伤、恶性肿瘤、糖尿病、压疮、电击伤等均为其常见病因。无论病因如何,足踝部创面往往伴有骨关节、肌腱血管及神经等深部组织缺损外露,感染发生率高,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功能。以往对伴有骨、肌腱等外露的足踝部皮肤缺损,常行清创换药、植皮等。而由于足踝部结构特点不能满足患者需求,近阶段多数学者采用皮瓣修复创面解决这一题难题,
张天浩王之江林涧
关键词:足踝部创面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常见病因高处坠落伤感染发生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