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军
- 作品数:32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防洪打桩夯锤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防洪打桩的夯锤,它由架体和通过凸轮轴悬挂在架体中的锤体组成,凸轮轴通过联轴器与固设在架体外壁上的发动机相连接,在锤体之锤杆上套置压缩弹簧,并预紧在架体内壁台肩与锤杆下端台肩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
- 张纪鹏夏元东孙志军江华春
- 文献传递
- 醇类燃料均质压燃技术及其产业化展望被引量:1
- 2007年
- 阐述了醇类燃料(甲醇,乙醇)均质压燃(HCCI)技术,通过试验得出了乙醇燃料的均质压燃运行区域,以及进气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和EGR率是HCCI技术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指出乙醇燃料均质压燃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前景应该是双燃烧模式,介绍了将ZS1105柴油机进行改造并进行双燃烧模式试验的情况。
- 孙志军赵黎明洪伟郭英男
- 关键词:醇类燃料
- 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准均质燃烧过程的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通过发动机缸内分析法,对发动机的典型工况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 柴油双燃料在低速时具有比燃烧纯柴油高的指示压力,最高爆发压力大于纯柴油,最大压力升高率也具有相同的规律,且双燃料的循环变动量大于柴油;而在中、高转速下,其具有与低速情况相反的规律.
- 张纪鹏夏元东孙志军江华春李威李丽
- 关键词:双燃料发动机均质压燃燃烧
- 柴油汽车采用醇类燃料技术经济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乙醇可以从粮食或植物中提取,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能源,且掺烧乙醇燃料可以大幅度降低汽车排气中污染物。介绍了所选用助溶剂性能及对乙醇柴油相溶性的影响。在柴油机结构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了柴油掺烧不同比例乙醇燃料时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并从技术经济角度阐述了柴油汽车掺烧乙醇的优势。
- 孙志军赵黎明葛宝山郭英男
- 关键词:柴油车乙醇
- 柴油机的未来燃油喷射装置──电控泵喷嘴被引量:2
- 1996年
- 未来柴油机需要不断地提高喷射压力,因为提高喷射压力是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率及排气污染、改善其性能的有效手段。电控泵喷嘴系统能够达到很高的喷射压力,并能对喷油量、喷油定时进行精确控制,是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介绍了电控泵喷嘴系统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实例。
- 郝利君李君孙志军孙济美
- 关键词:电控泵喷嘴柴油机燃油喷射
- 电机驱动模式下汽油机直接起停技术
- 2010年
- 在捷达轿车进气道喷射发动机的基础上搭建了试验台架,对原机ECU在发动机不同起动状态下的喷油、点火以及排放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机状态下的高速起动可以显著减少起动初期供给的喷油量,同时也可以减少点火能量;汽油机热机状态HC、CO排放要低于冷机工况;高速工况CO的排放要低于低速工况;汽油机无论是哪一种起动状态。
- 孙志军韩立伟高翔洪伟
- 关键词:汽油机电机驱动
- 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对装有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的稀燃汽油机NO_x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对装有吸附还原催化器的稀燃汽油机的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t稀、t浓及t稀/t浓的值对其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比值t稀/t浓减小,CO、HC排放增大,NOx排放减小,燃油消耗率增加。而随着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的增大(t稀/t浓一定),稀燃发动机NOx的排放增大,燃油消耗率降低。减小稀、浓燃状态运行时间可改善稀燃汽油机负荷增大时的NO排放。
- 孙志军李志军洪伟刘书亮
- 关键词:动力机械工程稀燃汽油机NOX排放
- 用光纤信号对火花点火发动机爆震燃烧的测试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利用光纤传感器对火花点火发动机爆震燃烧进行探测研究,并与以往常规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比较,探索光纤传感技术在燃烧及其爆震测控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爆震始点的判断,光纤传感器获得明显的提前,得以实现爆震预测和临界爆震状态识别,而且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它不但可实现爆震燃烧的探测,而且有利于实现其它多项燃烧特征及其多变性的测试。光纤传感器可成为电控技术中燃烧过程测控信号的重要手段。
- 张建华高青孙志军孙济美孙志宏
-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火花点火发动机爆震燃烧电控技术
- 代用燃料汽车技术(二) 世界汽车技术发展跟踪研究(五)被引量:10
- 2002年
- 孙济美郭英男洪伟刘忠长许思传张纪鹏孙志军
- 关键词:含氧燃料甲醇燃料乙醇燃料
- 最大扭矩转速下天然气发动机准均质压燃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由少量柴油引燃均匀天然气混合气,该种燃烧接近均质压燃燃烧过程,故可认为是准均质压燃过程。在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转速下负荷特性的燃烧过程及排放物生成规律如何发展变化、具有何种特点,通过发动机缸内分析以及相应工况的排放测试,对发动机的各工况燃烧特性及对排放物生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张纪鹏高越孙志军李丽李威
- 关键词:内燃机最大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