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林娣

作品数:174 被引量:1,030H指数:1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3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4篇风湿
  • 40篇关节炎
  • 31篇类风湿
  • 27篇类风湿关节炎
  • 27篇风湿关节炎
  • 25篇动脉
  • 22篇血管
  • 21篇动脉炎
  • 21篇大动脉
  • 21篇大动脉炎
  • 17篇关节
  • 16篇细胞
  • 11篇性关节炎
  • 10篇尿酸
  • 9篇血管炎
  • 8篇生命
  • 8篇生命质量
  • 6篇蛋白
  • 6篇血症
  • 6篇炎症

机构

  • 149篇复旦大学
  • 12篇复旦大学上海...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医科大学...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60篇姜林娣
  • 29篇马莉莉
  • 25篇陈慧勇
  • 17篇王吉耀
  • 14篇王臻
  • 13篇孙颖
  • 13篇於强
  • 12篇纪宗斐
  • 11篇戴晓敏
  • 10篇孔秀芳
  • 9篇梅振武
  • 7篇邹和建
  • 7篇鲍春德
  • 7篇厉彦山
  • 7篇陈荣毅
  • 6篇季建林
  • 6篇陈世耀
  • 5篇张卓君
  • 5篇顾杰
  • 5篇薛如意

传媒

  • 3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9篇中国临床医学
  • 16篇复旦学报(医...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第17次全国...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第15次全国...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健康促进
  • 2篇复旦教育论坛
  • 2篇内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10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3篇2005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草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肝星状细胞信号传导的作用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HSC,甘草酸与TGFβ1刺激的HSC共同孵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1000 μmol/L甘草酸对TGF β1刺激的HSC中Smad2、3、7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1-1000μmol/L甘草酸对TGF β1刺激的HSC中Smad2、3、7蛋白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GFβ1促进HSC中Smad2、3、7 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促进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1-1000μmol/L甘草酸抑制Smad2、3、7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且抑制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甘草酸可能通过干预大鼠HSC中TGFβ信号通路而减少胶原合成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董玲孙剑勇方国汀姜林娣王吉耀
关键词:甘草酸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传导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信号传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WESTERN印迹法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炎性关节炎与患者冬季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炎性关节炎患者冬季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以及治疗对其免疫功能的可能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的29例患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及类风湿关节炎,定义为A组),同期纳入未接受或者2009年9月起已经停用该药的31例患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定义为B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和调查其冬季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发生上呼吸道感染10例,频数13次;B组发生9例,频数11次,两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B组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用药情况亦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既往有无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将B组分为两个亚组B1、B2,与A组相比,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的应用未使冬季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增加,其治疗炎性关节炎的安全性较好。
赵志英马莉莉姜林娣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强直性脊柱炎上呼吸道感染
新冠疫情下线上教学在内科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2024年
住院医师培训在医学终身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占用师生的大量时间,而且培训效率低下。在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线上教学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新冠疫情下,一切线下形式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基地积极响应教育处号召,转变教学模式,推进临床线上教学工作,率先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刘云王喆许丽莉郑玉英余情陈世耀崔洁姜林娣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线上教学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指标诊断效率的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临床指标的诊断效率。方法:选择2011年4月—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3例pSS患者,同时选择因其他原因口干眼干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调查2组患者口眼干燥症状,完善眼科检查(Schirmer试验、双眼泪膜破裂时间及双眼角膜染色)、唇腺活检、血清学指标(血清球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等检测,计算单个和联合各临床指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在pSS组,严重口干、严重龋齿、反复腮腺肿大患者的比例以及血清学指标、自身抗体、眼科检查、唇腺活检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至少1项眼科检查、ANA、唇腺活检阳性为高灵敏度(>90%);反复腮腺肿大、反复结膜炎、需人工泪液治疗、唇腺活检阳性为高特异度(>90%);联合试验可改善诊断效率。结论:反复腮腺炎、干眼症眼科检查、自身抗体及唇腺活检阳性,有助于pSS诊断。
陈慧勇戴晓敏马莉莉马晓萍袁源智王臻於强姜林娣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在风湿病领域内推广真实世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性或预防性临床研究方法的金标准,已用于临床医学研究有50多年的历史。RCT是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分别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一条件下,同期按预期方案给予干预措施和观察,对试验结果进行测定和评价。
姜林娣
关键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风湿病干预措施金标准预防性
一种lncRNA分子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lncRNA分子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AAV患者外周血高表达的lncRNA分子,名称为LINC0219。本发明通过RNA‑seq及临床大样本验证成功筛选出AAV患者外周血中高...
姜林娣刘云
循证医学的治疗评价指标——需要治疗的人数被引量:2
2004年
姜林娣ivion RobingsonPeter Tugwell
关键词:循证医学临床医生安慰剂评价指标
一种转运、实验用多功能冰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运、实验用多功能冰盒,包括盒体、盖体和温度显示装置,所述盒体与盖体活动连接,所述温度显示装置设于盒体的侧壁上,所述盒体包括冻存盒区和冻存管区,所述冻存盒区和冻存管区之间设有隔板;本实用新型的转运、实验...
孔秀芳姜林娣代晓娟王菁华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评价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通过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研究药物来氟米特 (LEF)和阳性对照甲氨喋呤 (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旨在科学地评价LEF在治疗RA中的作用。方法 :本试验为单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5 0例活动性RA病人随机分入LEF组 (2 4例 )和MTX组 (2 6例 ) ,分别服用LEF2 0mg/d +安慰剂 (C)和MTX15mg/每周 +安慰剂 (B) 3个月。试验开始4周同时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丙嗪。所有病人在治疗前和试验结束后测定临床指标包括休息痛、晨僵、握力、关节压痛数 /指数、关节肿胀数 /指数、ESR、CRP、病人 /医师评价等。结果 :治疗 12周后 ,LEF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 10 0 %和 83 .33% ,MTX组分别为 96 .15 %和 73.0 8% (P <0 .0 5 )。两组病人治疗 12周主要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且除晨僵外两组间改善值和改善百分率比较无明显差别。LE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3% ,MTX组为 2 3.0 8% (P =0 .0 12 )。病人对LEF耐受性好 ,两组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43)。结论 :LEF治疗RA病人 12周 ,其疗效与MTX相似 ,未发现不良反应 ,病人耐受性好。
姜林娣於强梅振武
关键词:来氟米特甲氨喋呤随机对照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大动脉炎二例被引量:1
2009年
例1,男性,22岁。反复活动后胸闷、心悸4年余。起病初伴有发热,心脏彩超检查示:中度主动脉瓣反流,红细胞沉降率(ESR)85mm/l h,白细胞10.1×10^9/L,中性粒细胞0.72,抗感染治疗无好转,诊断为“成人斯蒂尔病”,给予甲泼尼龙、甲氨蝶呤(MTX)治疗。以后减量至甲泼尼龙4mg,
姜林娣马莉莉李丹余一轶
关键词:单抗治疗大动脉炎主动脉瓣反流心脏彩超检查成人斯蒂尔病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