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旻岚

作品数:23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4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病毒
  • 17篇乙型
  • 17篇乙型肝炎
  • 17篇肝炎
  • 16篇乙型肝炎病毒
  • 16篇肝炎病毒
  • 14篇医院感染
  • 10篇传染
  • 8篇手术
  • 8篇HBV
  • 8篇传染源
  • 6篇HBEAG
  • 6篇HBSAG
  • 5篇手术中
  • 4篇乙肝
  • 4篇乙型肝炎E抗...
  • 4篇表面抗原
  • 3篇乙肝病毒
  • 3篇乙型肝炎表面...
  • 3篇肝病

机构

  • 15篇解放军第45...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81...
  • 2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福州总医院

作者

  • 23篇姜旻岚
  • 23篇杨双旺
  • 11篇赖学俊
  • 5篇刘瑜
  • 5篇孙佩
  • 5篇刘秋香
  • 4篇宫丽莉
  • 3篇顾春林
  • 3篇储著凌
  • 3篇石海明
  • 3篇沈秋
  • 2篇杨海平
  • 2篇王效雷
  • 2篇刘芳
  • 2篇李宗香
  • 2篇李健
  • 2篇金琳
  • 1篇张辉
  • 1篇袁新平
  • 1篇冯卫忠

传媒

  • 8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职业与健康
  • 3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全国医院感染...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防护效果评价
2008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防护效果。方法在与现行HBV传染源监控方法比较的基础上,从HBV传染源控制费用、控制效果和防护意识三方面评价新方法的防护效果。结果现行方法以HB-sAg为传染源监测指标有80.8%的HBsAg携带者防护过度,14.7%防护无效,无效者的传染性可高出感染阈值103倍。新方法仍以HBsAg为指标,防护过度率高达99.4%,若以HBeAg为指标防护过度率下降到19.2%,无效防护为零。新方法的防护过度率和防护无效率均非常显著地低于现行方法。结论新方法在节省防护费用80.2%的同时使外科医生感染HBV的危险性下降为零,并可提高对其它血源病毒感染的防范意识,是当前手术中理想的监控方法。
孙佩石海明姜旻岚宫丽莉杨双旺
关键词:HBV手术医院感染
以HBsAg为指标的手术中传染源监控方法的特点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以HBsAg为指标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特点。[方法]在确定HBV经手术感染的阈值和HBV染性定量检测的基础上,分析以HBsAg为指标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特点。[结果]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ID/ml。26.30%HBsAg阳性手术患者HBVDNA阳性.传染性范围在0-10^9ID/ml:9.00%HBsAg阴性手术患者HBVDNA阳性,传染性范围在0-10^4ID/ml。80.77%HBsAg阳性手术患者的HBV浓度在经手术传播的感染阈值之下,0.64%在乙肝疫苗的防护范围之上。HBsAg阴性HBV携带者的病毒浓度都在经手术传播的感染阈值之下。[结论]以HBsAg为指标虽可将所有手术中HBV传染源处于监控之下,但检出传染源的准确性较低。因此,HBsAg不是一个好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筛查指标。
金琳姜旻岚于军刘秋香赖学俊杨双旺
关键词:HBSAGHBV医院感染
外科医师乙肝病毒职业感染监控方法评价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防护效果。方法:在与现行HBV传染源监控方法比较的基础上,从HBV传染源控制费用和效果两方面评价新方法的防护效果。结果:现行方法以HBsAg为HBV传染源监测指标,80.8%的HBsAg携带者防护过度,14.7%为防护无效。新方法在外科医师普遍接种乙肝疫苗的基础上,以HBeAg为HBV传染源监测指标,防护过度率下降到19.2%,防护无效率为零。新方法的防护过度率和防护无效率均非常显著地低于现行方法。结论:新方法在节省防护费用80.2%同时,使外科医师感染HBV的危险性下降为零,是当前手术中理想的监控方法。
孙佩石海明姜旻岚宫丽莉杨双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手术医院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医院感染的分类管理
201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医院感染方式的分类管理方法,旨在使监控方法更为实用。方法在进行现有资料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对HBV医院感染方式进行分类。结果 HBV传染源的病毒浓度相差极大,依≥107、≥104、≥100ID/ml为标准可分为高、中和低度传染性3个等级;HBV传播途径的入体血量相差极大,依10-4 ml和10-7 ml为标准可分为经大、小和微量血液传播3种类型;HBV感染对象的免疫状况相差很大,依感染阈值可分为患者和医务人员两个群体;HBV标志代表的病毒浓度相差很大,依传染性范围可选择HBV DNA、HBsAg和HBeAg3种传染源筛查指标。结论依据病毒浓度、接种血量、感染阈值和病毒标志与HBV传染源的关系将HBV医院感染方式分为3类,建立相应的监控方法,具有特定的监控范围,用于明确的预防对象。
纪永章刘芳张辉姜旻岚刘瑜杨双旺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医院感染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医院感染的监控方法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建立合理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医院感染监控方法。方法在阐明接种血量、感染阈值和病毒标志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将HBV医院感染分类,选择传染源替代指标,确定医院感染监控方法。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阴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和阴性者的传染性强度分别为73.7%和9.0%,100.0%和67.2%;传染性范围分别在0~109、0~104、102~109和0~106ID/ml;血量与HBV感染阈值呈负相关、与传染性强度呈正相关,<10-7ml时只有HBeAg阳性者具有传染性,<10-4ml时HBeAg阳性和阴性HBsAg携带者均具有传染性,>10-4ml时所有HBV携带者均具有传染性。结论将HBV医院感染分为经大量、小量和微量血液传播3种类型,分别选择HBV DNA、HBsAg和HBeAg作为传染源替代指标,使用相应的监控方法。
周斌杨双旺储著凌王晶姜旻岚赖学俊
关键词: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医院感染
测定乙型肝炎病毒的医院感染阈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测定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医院感染阈值。方法在确定HBV携带者的感染剂量、最大传染性和传染所需最小血量的基础上,使用血液系列稀释法测定HBV的医院感染阈值。结果 HBsAg阳性和阴性、HBeAg阳性和阴性者的最大传染性分别是109、104、109、106ID/ml,传染所需的最小血量分别是10-9、10-4、10-9、10-6ml;HBV经单层手套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ID/ml,经双层手套传播的防护阈值为106ID/ml,HBV感染阈值随接种血量的增加而减低,HBV浓度随感染阈值的升高而升高。结论感染阈值包含了病毒浓度和入体血量两方面的内容,与前者呈正相关,与后者呈负相关,在选择正确的传染源替代指标、制定合理的监控方法方面有实用价值。
赵伯诚储著凌杨双旺姜旻岚颜璇赖学俊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医院感染阈值
HBeAg对护理操作中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源的预警效果
2013年
目的探讨HBeAg对护理操作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传染源的预警效果。方法采集2010年2—8月解放军第454医院连续收治入院的992例手术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各3ml,分离血清于-40℃保存备用;从992份血清样本中分别检出HBsAg和HBeAg阳性样本并进行定量检测,比较HBV感染量在HBeAg阳性和阴性的HBsAg阳性者之间的差异。结果992例手术患者中检出HBsAg阳性156例,其中HBeAg阳性31例、阴性125例。HBeAg阳性和阴性的HBsAg阳性者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67.20.4;传染性范围分别在1×10^2~1×10^9ID/ml和(0~1)×10^6ID/ml。6.4%HBeAg阳性和92.8%阴性的HBsAg阳性者的HBV感染量〈1×10^4ID/ml;93.6%HBeAg阳性和7.2%阴性的HBsAg阳性者HBV感染量≥1×10^4ID/ml;19.3%HBeAg阳性HBsAg阳性者HBV感染量≥1×10^7.5ID/ml。结论在护理人员进行有效乙肝疫苗免疫的基础上,以HBeAg为指标对护理操作中HBV传染源的预警效果较HBsAg更好,使用HBeAg监控法预防护理人员职业感染的效果比HBsAg监控法更好。
李健姜旻岚刘瑜缪镇杨双旺李宗香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医院感染阈值及实用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测定医务人员和患者在乙型肝炎病毒医院感染过程中分别适合使用的防护阈值,探讨使用该阈值筛查和控制传染源应该采用的病毒标志和适合使用的防护方法。方法定量检测HBsAg携带者的传染性,确定HBV交叉感染阈值,选择传染源替代指标,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方法。结果将HBsAg携带者分为HBeAg阳性者和阴性者两个部分;156例HBsAg携带者中115例HBV-DNA阳性,阳性率73.7%,传染性范围0~109 ID/ml;31例HBeAg阳性者的HBV-DNA均阳性,传染性范围102~109 ID/ml;125例HBeAg阴性者中84例HBVDNA阳性,阳性率67.2%,传染性范围0~106 ID/ml,所有HBeAg阳性和26.4%HBeAg阴性者的HBV浓度≥102 ID/ml,所有HBeAg阴性和54.8%HBeAg阳性者的HBV浓度<107 ID/ml。结论 HBV经交叉感染患者的阈值为102ID/ml,适合采用HBsAg监控法进行预防;经交叉感染医务人员的阈值为107 ID/ml,适合使用HBeAg监控法进行预防。
刘瑜王冠宇马岭姜旻岚胡炜杨双旺孙佩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阈值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与护理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性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HBVM)与护理人员职业感染危险性的关系。方法在HBV传染性定量检测的基础上评价HBVM与护理人员职业感染危险性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阴性以及HBeAg阳性患者中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9.00%、67.20%和100.00%,HBV浓度分别为0~10^4、0~10^6、10^2~10^9 ID/ml,HBV经针刺损伤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 ID/ml,上述3组患者达此阈值者分别为0.00%、3.20%和83.87%。结论HBVM不同的携带者传染性不同,对护理人员职业感染的威胁程度不同,对其感染的监测方法和防护措施也应该不同。
刘秋香姜旻岚杨双旺杨菲沈秋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护理
手术中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源三种监控方法的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选择合理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方法通过分析以HBV DNA、HBsAg或HBeAg作为手术中HBV传染源筛查指标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监控方法。结果9.0%HBsAg阴性者HBVDNA阳性,传染性在0-10^4ID/ml;73.7%HBsAg阳性者HBV DNA阳性,传染性在0-10^9ID/ml;HBeAg阳性者是HBsAg阳性者中传染性较强部分。HBV经手术传播的感染阈值为10^5 ID/ml。3.20%HBeAg阴性和83.88%HBeAg阳性者可成为传染源,80.77%HBsAg阳性者不能成为传染源。医护人员有效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感染阈值为10^8.5 ID/ml,只有3.23%HBeAg阳性者仍能成为传染源。结论HBV DNA监控法、HBsAg监控法和HBeAg监控法均属零危险性的防护标准,以HBeAg监控法更适合国情。
姜旻岚刘秋香杨菲沈秋赖学俊杨双旺
关键词:HBEAGHBVHBSAG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