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红
- 作品数:5 被引量:4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组分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59
- 2001年
- 采用地形位指数综合描述深圳市龙华地区的地形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无量纲的分布指数对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地形位指数可以综合地反映地形条件的空间分布和差异信息。分布指数用于描述某种组分的实际分布与标准分布的差异 ,可以排除面积的干扰 ,为各种比较分析创造了条件。研究时段内龙华地区景观组分在地形位梯度上整体分布格局的复杂性显著增加。人为景观改造活动主要表现为一种中尺度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行为 ,并有助于对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进行更加严格的分工 ,地形差异则是大尺度景观整体格局形成的基本骨架。
- 喻红曾辉江子瀛
- 关键词:景观城市化土地利用
- 深圳市龙华地区城镇用地动态模型建设及模拟研究被引量:74
- 2000年
- 在 1 98 8~ 1 996年 5个时段景观遥感制图的基础上 ,利用细胞自组织模型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城镇建成区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型共选择了高程、坡度、距最近干线公路的垂直距离、斑块相邻度指数和形状指数等 5个变量参与非城镇用地单元的综合转移概率计算 ,利用 1 988~ 1 990年的城镇扩张结果确定不同变量的权重参数 ,利用 1 992、1 994和 1 996年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 ,细胞自组织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模拟起始年份已有城镇斑块的增长过程 ,但是模型不能自动判定新出现的城镇斑块并模拟其动态变化过程 。
- 曾辉喻红郭庆华
- 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结构研究 Ⅲ农业用地结构及异质性分析被引量:33
- 2000年
- 利用多时段景观遥感制图信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 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农田面积显著减少,对果园的总体规模影响不大;(2) 1992 年是工作区内城市化过程影响最为剧烈的年份,农田的碎裂化过程可以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3) 农田和果园的空间分布均维持了相对微观异质性随机分布,但均匀性程度有所降低。果园在中尺度区间的空间分布与农田相比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连续尺度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不均匀( 小尺度:滑箱边长小于8 个像元) —均匀( 中小尺度:边长在8 ~50 个像元之间) —不均匀( 中尺度:边长在50 ~200 个像元之间) —均匀( 中大尺度:边长大于200 个像元) 的变化规律;(4) 人为改造作用是景观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源,并且表现为一种中尺度影响过程,地形因子则为背景性影响因素;(5) 景观改造活动由于未能兼顾农业组分在区域生态稳定性维护方面的价值,两种组分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稳定性有所降低。
- 曾辉江子瀛喻红许国雄
- 关键词:城市化景观结构农业用地
- 北方森林草原生态过渡带的遥感研究被引量:18
- 1999年
- 借助遥感数据和GIS软件,对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带进行研究,利用1992—1993年间12个月份的NDVI资料,分析研究区的NDVI分布格局。同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提取前两个主分量,其中第一主分量代表NDVI的累计,第二主分量代表NDVI的年内变动程度。结果表明,由荒漠化草原带到森林带,在其第一主分量逐步增加的同时,第二主分量也随着增加。最后,再利用上述所得的两个主分量对研究区进行监督分类,分类结果较为满意。
- 郭庆华喻红曹艳丽张泽浦
- 关键词:NDVI遥感草原生态过渡带
- 东莞市风岗镇景观人工改造活动的空间分析被引量:95
- 1999年
- 在风岗镇多时段景观结构遥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人工改造活动与景观组分之间的对应关系,构造了人为影响指数这样一个定量描述人工改造活动强度的空间变量。借助人为影响指数,利用系统网格采样方法和地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风岗镇过去10a中的景观人工改造活动,揭示了它的空间变异和强度分布特征,并根据该镇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空间特点,特别是城市、农业、新经济开发区等用地类型的开发和分布情况,对人工改造活动的空间特征进行了成因分析。
- 曾辉郭庆华喻红
- 关键词:景观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