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蓓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新生儿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 3篇疫苗
  • 3篇治疗新生儿
  • 3篇衰竭
  • 3篇综合征
  • 3篇呼吸衰竭
  • 3篇活性
  • 3篇肺表面
  • 3篇肺表面活性
  • 3篇肺表面活性物...
  • 3篇表面活性物质
  • 2篇胆红素
  • 2篇疫苗接种
  • 2篇肾上腺
  • 2篇脑病
  • 2篇接种
  • 2篇呼吸窘迫
  • 2篇红素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9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周蓓华
  • 8篇邵肖梅
  • 6篇樊绍曾
  • 5篇张旭东
  • 4篇姚明珠
  • 3篇陈超
  • 3篇陈超
  • 2篇王中林
  • 2篇徐虹
  • 2篇朱列伟
  • 2篇金汉珍
  • 2篇孙波
  • 2篇张明智
  • 2篇黄国英
  • 2篇曾玫
  • 1篇曹云
  • 1篇王晓红
  • 1篇周兆晖
  • 1篇支涤静
  • 1篇王宏胜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医院管理
  • 2篇小儿急救医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级医刊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 1篇母婴世界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08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4
  • 1篇1990
  • 1篇198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5例报告
1989年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并不罕见,新生儿期发病的患儿症状常较严重,需及时的认识并进行处理。我院自1979~1987年收治了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共15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临床表现:15例中男性8例,女性7例。
周蓓华樊绍曾李修琪
关键词:新生儿肾上腺
气道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吸入一氧化氮治疗经气道肺泡灌洗诱发兔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比较<英文>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比较单独或联合应用气道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Surf)和吸入一氧化氮(iNO)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成年兔反复气道生理盐水灌洗,去除内源Surf,经机械通气诱发急性肺损伤和呼吸衰竭,随机分组给予:iNO 0.8μmol·L^(-1);Surf磷脂100mg·kg^(-1);联合应用iNO和Surf;或不给药对照。结果:机械通气8小时生存率以联合治疗组为最高,Surf组及联合治疗组的氧合指数(OI)、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均有所改善。联合治疗组的肺膨胀有显著改善。结论:对因Surf缺乏而萎陷和损伤的肺,单纯iNO不显治疗效果,但应用Surf或与iNO联合应用,具有提高生存率和改善血氧及肺膨胀的效果。
周蓓华孙波周兆晖朱列伟樊绍曾Robert LINDWALL
关键词:呼吸衰竭一氧化氮肺表面活性剂磷脂类
糖尿病母亲婴儿(IDM)4例报告
1990年
母亲患糖尿病对其胎儿常产生不利影响,其胎儿娩出后可产生一系列严重疾病,死亡率也高,故属高危新生儿。近年来我院收治了4例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IDM),本文总结了这一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并作一简单的讨论。临床资料 [病例1]女,第二胎第二产。胎龄35 1/7周行低位产钳产娩出,出生时Apsar评分9分,体重3040g。生后即有青紫、呻吟、呼吸困难。胸片示局限性轻型肺透明膜病。
周蓓华邵肖梅
关键词:糖尿病母亲婴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RDS呼吸衰竭的疗效被引量:1
1994年
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抢救1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时的呼吸衰竭,PS首次剂量200mg/kg.重复剂量100mg/kg,用1~3次,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给PS后5~15分钟PaO2和PaO2/FiO2显著上升,随后FiO2和平均气道压(MAP)下调,5.5±0.8小时胸片即见改善,40.2±16.5小时胸片恢复,治疗组病死率比对照组低。结果表明PS对抢救NRDS呼吸衰竭有明显疗效。
陈超金汉珍樊绍曾邵肖梅周蓓华张旭东姚明珠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10例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姚明珠邵肖梅陈超张旭东周蓓华
关键词:新生儿肾上腺出血发病率
窒息新生儿肾损害及一氧化氮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2年
为了解机械通气治疗的窒息新生儿肾损害的发生情况 ,比较不同窒息程度与肾损害的关系 ,并探讨一氧化氮 (NO)吸入治疗对肾脏的影响。对机械通气治疗的41例窒息新生儿 (轻度窒息19例 ,重度窒息22例 ) ,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13例同时予以NO吸入治疗。结果显示 :41例中17例 (占41.5 % )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 ;重度窒息患儿肾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 (P=0.014)。予以NO吸入治疗的窒息患儿肾损害的改善较未予以NO吸入治疗者明显 ,9例未用NO吸入治疗的肾损害患儿在机械通气治疗后2例肾损害好转 ,5例无好转 ,另2例未随访 ;8例用NO吸入治疗的肾损害患儿在NO吸入治疗后肾损害好转6例 ,另2例未随访。提示窒息新生儿肾损害的发生率相当高 。
沈茜徐虹周蓓华陈超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肾损害一氧化氮
378例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8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以学龄前期所占比例最高,占普通组39.66%和重症组51.0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重症患儿中学龄前组比率达到51.06%,提示学龄前组可能是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重症组病例高热、肺内并发症及肝功能损害明显的比率高于普通病例。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应用明显缩短临床治疗时间。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重症比率有增高趋势,重视早期诊断及积极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等治疗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金姐王立波张明智周蓓华支涤静
关键词:儿童
足月危重新生儿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了解足月危重新生儿体内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对18例足月危重新生儿,20例足月非危重新生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作前瞻性研究,在病程极期及恢复期分别测定外周血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含量的变化。结果疾病组患儿在病程的极期血浆VWF,D-D,GMP-140的血浓度及SFMC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危重组又明显高于非危重组;疾病患儿在恢复期以上四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但危重组仍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患病新生儿体内存在不同程度出凝血功能的变化,危重新生儿尤为明显。
吴稼文周蓓华吴王月范卫明
关键词:危重新生儿假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凝血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及病原分析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分析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致病菌的变迁 ,以寻求防治措施。方法 1996~ 1999年行机械通气 1天以上的 133例患病新生儿按照胎龄、体重及插管时间分组 ,分析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有无差异。所有病原学分析全部采取插管内采气道分泌物培养。结果 新生儿机械通气插管时间大于 3天 ,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其机械通气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和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 ,有升高的趋势 ,但统计学无显著意义。致病菌以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为主。结论 临床上合理应用机械通气 ,及早撤机 ,根据致病菌的变化合理应用抗生素 ,能有效地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因气管插管。
张明智周蓓华
关键词:新生儿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
肿瘤存活儿童的疫苗接种实践和思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肿瘤存活儿童的个体化预防接种。方法选择2017-2019年上海市某医院就诊的肿瘤存活儿童,对化疗结束后≥6个月、≥12月患儿分别推荐接种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对要求提早接种或未化疗的患儿,结合免疫功能评估后推荐接种疫苗;患儿均按照常规剂量接种,并随访接种后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肿瘤存活儿童231例,平均年龄为3.67±2.51岁(范围:0.17-16.10岁);其中血液系统恶性疾病46例(19.9%)、恶性实体瘤185例(80.1%);肿瘤治疗结束后时间为0-5月、6-11月、≥12月者分别占9.5%、26.0%、64.5%;免疫功能正常、异常、未检测者分别占60.6%、1.7%、37.7%。随访获得176例儿童疫苗接种信息,平均随访时间为23.5±8.8月,其中166例接种疫苗共1483剂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结论肿瘤存活儿童的个体化疫苗接种推荐是可行和安全的。
王中林王相诗王宏胜李凯周蓓华常海岭魏仲秋翟晓文曾玫
关键词:疫苗预防接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