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怀力

作品数:54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内镜
  • 8篇溃疡
  • 7篇胃镜
  • 6篇疗效
  • 6篇结肠
  • 5篇食管
  • 5篇镜检
  • 5篇康复
  • 5篇康复新
  • 5篇康复新液
  • 5篇肠癌
  • 4篇蛋白
  • 4篇上消化道
  • 4篇综合征
  • 4篇无痛胃镜
  • 4篇消化道
  • 4篇化道
  • 4篇急性
  • 4篇埃索
  • 4篇埃索美拉唑

机构

  • 51篇中山大学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作者

  • 52篇周怀力
  • 28篇郭惠学
  • 24篇徐晓华
  • 10篇陈鸿江
  • 9篇边壮
  • 8篇周小军
  • 7篇卫金歧
  • 7篇李啸峰
  • 6篇邬伟明
  • 5篇韩蓉蓉
  • 5篇张丽华
  • 4篇马琳
  • 4篇王文栋
  • 4篇周武
  • 4篇赖人旭
  • 3篇钟美声
  • 3篇吕卫华
  • 2篇冯文周
  • 2篇林鲜奇
  • 2篇罗金凤

传媒

  • 6篇中国误诊学杂...
  • 6篇中国临床实用...
  • 5篇中国实用医药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7篇2010
  • 22篇2009
  • 1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对大肠癌HCT-8细胞P-gp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对大肠癌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蛋白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的影响,探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方法。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g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照组相比,2Gy大剂量照射后P-gp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先给予低剂量照射(0.05Gy,0.1Gy)后,再给予大剂量照射,P-gp阳性细胞百分率亦有明显增加(P<0.05),0.2Gy+2Gy组P-gp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2Gy大剂量照射组比较,0.1Gy+2Gy组P-gp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剂量辐射可以逆转大剂量辐射所致的多药耐药性。
马琳李啸峰周怀力迟宝荣
关键词:大肠癌多药耐药P-糖蛋白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耐信)、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三联1周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8例经胃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行HP检测为阳性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7d,1个月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结果:溃疡愈合率93.1%,HP根除率89.7%,不良反应发生率5.2%。结论: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三联1周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根除HP的治疗有很高的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
郭惠学周怀力冯文周边壮张丽华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
结肠镜对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典型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右下腹痛行结肠镜检查而诊断为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结果结肠镜下58例表现为阑尾开口粘膜充血水肿,11例为阑尾周围脓肿;19例阑尾腔内有食糜、粪石或寄生虫,并予镜下治疗;病理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结论不典型阑尾炎有特定的内镜及病理学特征,结肠镜检对不典型阑尾炎不但有诊断作用,对部分患者更有治疗作用,尚能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周怀力徐晓华李啸峰郭惠学
关键词:不典型阑尾炎结肠镜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19例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了解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并与直肠癌相鉴别。方法 对所有疑诊SURS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电子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然后进行分析。结果 SRUS临床是以反复发作的腹痛、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和鲜血便为特征的难治性直肠溃疡,发病年龄较轻,病程相对较长,肠镜下溃疡以距肛门16~12cm的直肠前壁多见,病理学改变与一般溃疡相同。结论 通过对SRUS的临床及内镜下特点的观察及病理学诊断,可以达到对该病的及时正确诊断和与直肠癌相鉴别的目的。
郭惠学周怀力陈鸿江潘李广
关键词: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内镜特点直肠癌
法莫替丁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研究──附46例报告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法莫替丁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 ,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方法 :86例胆胰疾病患者分为法莫替丁组 4 6例和安慰剂组4 0例 ,分别在ERCP术前 1日和当日静脉滴注生理氯化钠 5 0 0mL加法莫替丁 2 0mg和单纯生理氯化钠 5 0 0mL ,每日 2次。术前、术后 4小时及 2 4小时分别测定血清淀粉酶并观察有无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如腹痛、呕吐、发热等。结果 :ERCP术后法莫替丁组及安慰剂组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 7% (3/ 4 6 )、13% (5 / 4 0 ) ,P <0 0 1;术后 4小时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30 % (14 / 4 6 )、 4 8% (19/ 4 0 ) ,P <0 0 5。术后 2 4小时两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卫金歧吕卫华周怀力王文栋李智陈雪梅杨巧玲
关键词:法莫替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胰腺炎
急性脑梗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舒血宁注射液干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舒血宁注射液对其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案,急性脑梗死伴SIRS患者120例,治疗组(常规治疗+舒血宁注射液)6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59例,空白组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常规治疗)。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判断病情及3个月Barthel指数(BI)判断预后;并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SIRS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P〈0.05),治疗组NIHSS评分、hCRP、IL-6、TNF-α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个月后B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SIRS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舒血宁注射液对于降低急性脑梗死SIRS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改善预后有一定的疗效。
徐晓华周怀力邬伟明刘汉伟韩蓉蓉徐晓华周怀力邬伟明刘汉伟韩蓉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舒血宁注射液NIHSSBI
胃复春片治疗萎缩性胃炎对内镜及病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观察胃复春片治疗萎缩性胃炎(CAG)对内镜及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36例,予胃复春片口服;1年后复查胃镜,比较治疗前后内镜及病理改变。结果患者治疗前后内镜下黏膜炎症及胃黏膜萎缩程度、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均明显改善。结论胃复春片可改善CAG胃黏膜萎缩程度,对CAG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的病理变化有逆转作用。
周怀力徐晓华边壮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胃复春片
双钳道胃镜在上消化道异物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用双钳道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用双钳道胃镜治疗126例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123例,成功率97.61%(123/126),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操作时间一般为3-15min;取出异物中横径最宽的达4cm,最长为18cm。结论用双钳道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安全、快捷、成功率更高。
周怀力徐晓华李月婵陈鸿江郭惠学
关键词:上消化道
胃肠镜对消化道寄生虫病的诊治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胃肠镜对消化道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胃肠镜检查而诊断的86例寄生虫病患者的内镜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内镜下诊断鞭虫病37例、钩虫病33例、蛔虫病15例,患者以农民及成人为主。鞭虫主要位于盲肠及升结肠,钩虫主要位于十二指肠。内镜下除发现虫体外,主要表现为粘膜的出血和炎症。结论内镜能直观、准确的发现虫体,通过镜下取出或钳死虫体,以起到诊断和治疗的双重目的。
周怀力徐晓华卫金歧郭惠学
关键词:胃肠镜检查钩虫鞭虫蛔虫
36例门脉高压性十二指肠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
2010年
目的研究门脉高压性十二指肠病(PHD)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脉高压性十二指肠病患者的临床和胃镜资料。结果31例患者中腹水2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轻度8例,中度9例,重度19例;36例患者均有门脉高压性胃病;PHD轻度17例,中度13例,重度6例。且PHD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相平行。结论PHD临床表现无特异,与普通十二指肠炎表现不同,常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存,发病机制与门脉高压有关。
周小军李月婵周怀力郭惠学
关键词:胃镜门脉高压性胃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