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婕

作品数:14 被引量:72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3篇分娩
  • 2篇血栓
  • 2篇血栓栓塞
  • 2篇阴道
  • 2篇镇痛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栓塞
  • 2篇分娩镇痛
  • 1篇蛋白
  • 1篇动脉栓塞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出生体...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流
  • 1篇血栓栓塞性
  • 1篇血栓栓塞性疾...
  • 1篇血栓栓塞症
  • 1篇血栓性

机构

  • 10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昆明医学院

作者

  • 10篇吴婕
  • 6篇董旭东
  • 5篇刘珺
  • 3篇赵飞飞
  • 3篇张燕
  • 2篇冯幸子
  • 1篇任莉
  • 1篇江江
  • 1篇张丽芬
  • 1篇颜芳
  • 1篇刘臖

传媒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蛋白和TLRs 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2021年
近年来随着产科高危妊娠的增加及诊断技术的提高,临床对妊娠合并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关注度逐年增加,尽管已识别出诱发深静脉血栓的各种危险因素,但血栓形成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组蛋白在静脉血栓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TLRs或炎症通路激发炎症,促发血栓形成。旨在对组蛋白通过TLRs激发炎症诱发静脉血栓性疾病作一概述,为以后产科静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突破点。
吴婕刘珺张燕任莉党彦丽
关键词:组蛋白TLRS静脉血栓性疾病
近10a 3655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调查不同孕龄正常单胎活产新生儿的体重状况,获得最新不同孕龄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及不同孕龄男、女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并绘制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母亲无并发症和合并症,且活产无严重畸形、无水肿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采用国际上成熟的LMSP方法拟合出生体重曲线,曲线绘制和检验是通过R4.0.2软件中的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5.3-4软件包进行。结果(1)获得36551例正常妊娠26~42周单胎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P_(3)、P_(10)、P_(25)、P_(50)、P_(75)、P_(90)、P_(97)的百分位数值和相应的出生体重曲线图;(2)单胎活产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182 g,其中男婴19072例,占52.18%,平均出生体重3231 g,女婴17479例,占47.82%,平均出生体重3128 g;(3)女性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小于男婴103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总体发生率分别为8.98%和9.29%。结论首次收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近10a正常妊娠26~42周单胎活产新生儿体重,样本量大,数据新,绘制的出生曲线图能准确、客观的评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当前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和围产儿结局,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乃至昆明地区的围产保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吴婕刘珺张燕董旭东冯幸子陆秦楠刘玲艳
关键词:婴儿新生儿出生体重
替比夫定与替诺福韦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阻断治疗中的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与替诺福韦酯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阻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感染HBV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和替诺福韦酯组,各52例。记录两组治疗后新生儿HBV感染情况及母婴传播阻断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监测患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HBV-DNA)水平与新生儿出生时及月龄12个月时体重、身长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出生后7个月时替诺福韦酯组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检测结果阳性率低于替比夫定组,母婴传播阻断率高于替比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ALB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替诺福韦酯组ALB水平较替比夫定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TBIL、ALT、AST水平均降低,且替诺福韦酯组较替比夫定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HBV-DNA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替诺福韦酯组低于替比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龄12个月时,两组新生儿体重、身长均较出生时增加(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比夫定与替诺福韦酯应用于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孕妇阻断治疗中均可改善孕妇肝功能,但替诺福韦酯改善效果更好且阻断率更高。
刘珺吴婕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孕妇阻断
一种分娩镇痛腰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娩镇痛腰枕,包括腰垫和舒缓坡,所述腰垫的顶端在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舒缓坡,所述舒缓坡的曲面顶端在位于等分位置处设置有乳胶按摩头,所述乳胶按摩头通过粘胶连接于舒缓坡的顶侧,所述腰垫的左右两端在位于纵向...
赵飞飞吴婕
文献传递
妊娠妇女与非妊娠育龄妇女阴道微生态平衡状态对比分析
刘玲艳董旭东吴婕刘珺黄雪苗
妊娠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妊娠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妊娠并发VTE孕产妇168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分娩排除VTE孕产妇67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妊娠并发VTE的影响因素。结果妊娠并发VTE 168例中发生于孕早期和孕中期各1例,孕晚期9例,产褥期157例;肺栓塞(PE)9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99例,PE合并DVT 23例。妊娠并发PE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低氧血症20例,胸闷12例,呼吸困难9例;D-二聚体升高42例。妊娠并发DVT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22例,下肢酸胀和下肢无力各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道分娩是妊娠并发VTE的保护因素(P<0.01),产后出血≥1000 ml、子痫前期、产褥感染、产后肠梗阻和下肢静脉曲张是妊娠并发VTE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产后出血≥1000 ml、子痫前期、产褥感染、产后肠梗阻和下肢静脉曲张为妊娠并发VTE的危险因素,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干预和治疗,有利于降低孕产妇VTE发病率和病死率。
吴婕刘珺张燕冯幸子陆秦楠董旭东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妊娠并发症阴道分娩子痫前期肠梗阻
产褥感染相关因素和病原学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学和药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5104例,其中发生产褥感染43例,收集5104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产褥感染的发生率、高危因素、病原学和药敏。结果我科产褥感染率为0.84%,凶险性前置胎盘、胎膜早破、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试管婴儿和剖宫产与产褥感染发生有关(P<0.05),经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阴道试产转剖宫产、试管婴儿、剖宫产均为产褥感染危险因素(P<0.05)。血培养和阴道分泌物培养共培养出2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均对美罗培南敏感。结论加强孕期宣传,降低剖宫产,加强院感管理和严格围手术期用药均可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
吴婕刘臖党彦丽董旭东谢东萍
关键词:产褥感染病原学
规范化分娩镇痛在分娩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通过对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影响的观察,探讨分娩镇痛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产妇为试验组,未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两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疼痛感受及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VAS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等(P>0.05);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顺产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安全有效,对产程、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且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江江张丽芬董旭东吴婕
关键词:分娩镇痛剖宫产率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休克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6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巢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36项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10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9.48±7.54)min、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15±1.12)d、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7.41±2.23)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热发生率为56.76%,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孕前相比,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血清FSH及E2水平升高,血清LH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清FSH及E2水平较低,血清LH水平较高,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可使患者早日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恢复卵巢储备功能。
赵飞飞颜芳吴婕董旭东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难治性产后出血卵巢储备功能疗效
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引产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足月妊娠引产产妇1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研究组予以缩宫素联合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引产。比较2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12 h后,2组宫颈Bishop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给药12 h后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给药至临产间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产妇围生期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羊水Ⅱ度污染、胃肠道反应、子宫过度刺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足月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
赵飞飞吴婕
关键词:促宫颈成熟引产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