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宇
-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宫颈鳞状上皮永生化细胞和癌细胞的核蛋白质组及微管蛋白比较分析
- 目的:对比分析HPVl6阳性的人宫颈鳞状上皮永生化细胞(H8细胞株)和宫颈癌细胞(Caski细胞株)核蛋白质组和骨架蛋白α、β、γ-微管蛋白的表达筹异,识别并鉴定核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宫颈癌癌变机制和抗癌药物靶点...
- 吕玉宇
- 关键词:宫颈肿瘤微管蛋白
- 文献传递
-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基因沉默对人前列腺癌RWPE-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liver kinase B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1,LKB1)基因沉默对人前列腺癌RWPE-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质粒LKB1-sh RNA1及sh NC分别转染至RWPE-1细胞中,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未转染),经G418筛选出稳定表达细胞株。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RWPE-1细胞中LKB1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划痕试验及Transwell小室试验分别检测LKB1基因沉默对RWPE-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RWPE-1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MMP-9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 NC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LKB1-shRNA1组RWPE-1细胞中LKB1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细胞划痕愈合能力及侵袭细胞数明显升高(P<0.001);TGF-β1、MMP-2及MMP-9基因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P<0.01)。结论 LKB1基因沉默可显著提高RWPE-1细胞的转移及侵袭能力,可能是通过上调TGF-β1、MMP-2及MMP-9表达水平产生作用的。
- 邓玮唐鸿吕玉宇
- 关键词:基因沉默细胞侵袭细胞迁移
- 宫颈永生化细胞和癌细胞的核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和分析人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H8细胞株)和宫颈癌细胞(Caski细胞株)核蛋白差异表达。方法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质谱筛选H8细胞和Caski细胞核蛋白的差异表达蛋白,Western blotting验证筛选蛋白TRA16。结果成功建立H8细胞和Caski细胞核蛋白双向电泳图谱,质谱鉴定出9种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有6种(TRA16、TIAF1、CDK6、PP4C、ZN211、ANR16)在Caski中高表达,有3种(INT6、MYST1、LMNA)在H8细胞中高表达,TRA16在Caski中表达高于H8细胞(P<0.05)。结论筛选出的H8细胞和Caski细胞差异表达的核蛋白为寻找新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标记物提供帮助。
- 吕玉宇赵涌
- 关键词:宫颈癌核蛋白
- 宫颈永生化细胞和癌细胞的α、β、γ–微管蛋白比较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中心体α、β、γ–微管蛋白在人鳞状上皮宫颈永生化细胞(H8细胞株)和癌细胞(Caski细胞株)的表达差异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中心体α、β–微管蛋白在人宫颈永生化细胞和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提取两株细胞的骨架蛋白并用Western blotting对α、β、γ–微管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Caski细胞中α、β–微管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8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分析α、β、γ–微管蛋白,Caski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H8细胞。结论:中心体异常可能是宫颈癌细胞恶性表型的特征之一,以中心体微管蛋白为治疗靶点的研究有着可期待的前景。
- 吕玉宇赵涌巫静娴祝建芳宋大萍
- 关键词:永生化微管蛋白中心体
-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L1壳蛋白和磷酸化组蛋白H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L1(HPV-L1)壳蛋白及磷酸化组蛋白H3(PHH3)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对宫颈病变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新柏氏液基细胞学(TCT)异常且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阳性的病例共234例,对入选患者进行宫颈活检,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分组;同时,检测其HPV-L1壳蛋白、PHH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其中随访到的103例患者进行HR-HPV转阴分析。结果慢性炎症组和CINⅠ组的HPV-L1阳性率高于CINⅡ~Ⅲ组和SCC组(P<0.01);PHH3阳性率SCC组高于其他3组(P<0.05),CINⅡ~Ⅲ组高于慢性炎症组和CINⅠ组(P<0.01),CINⅠ组高于慢性炎症组(P<0.01);HPV-L1、PHH3表达呈负相关;随访病例CINⅠ和CIN≥Ⅱ患者中,HPV-L1(+)/PHH3(—)组的转阴率高于其他3组。结论 HPV-L1壳蛋白联合检测PHH3可作为诊断及预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指标。
- 邓玮姜歆吕玉宇喻敏吕丽罗慧
- 关键词: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 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残留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易感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观察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残留宫颈细胞学异常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易感性和清除率,为子宫次全切除式的选择、保留宫颈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45例患者,依据HPV感染情况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月、3月、6月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术后6月检测残留宫颈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表达情况及HPV感染率。结果术后1、3、6月TCT检测未见异形细胞;术后6月患者残留宫颈MMP-9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PV阴性组、阳性组HPV感染率及HPV L1阳性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半年内不会引起残留宫颈细胞学异常和HPV感染的爆发,与健康人群发生率一致,不增加宫颈发生病变的风险。
- 陈静吕玉宇李聪
- 关键词:子宫次全切除术HPVMMP-9
- 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LKB1、TGF-β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株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liver kinase B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1,LKB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情况,探讨LKB1表达在前列腺癌发生演进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LKB1及TGF-β1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以及2种细胞株(正常前列腺上皮RWPE-1,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的蛋白和m RNA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LKB1、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70%,前列腺增生组织中LKB1、TGF-β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40%,前列腺癌组织中LKB1的表达显著低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LKB1和TGF-β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73,P=0.018);前列腺增生组织中LKB1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组织(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TGF-β1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RT-PCR结果显示:LKB1在人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中的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细胞株PC-3(P<0.01);TGF-β1在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的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人前列腺上皮细胞株RWPE-1(P<0.01)。结论:LKB1在前列腺癌中表达下调,而TGF-β1在前列腺癌中过表达,LKB1在前列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抑制TGF-β1的作用;对LKB1和TGF-β1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有可能使其成为研究前列腺癌发生进展的分子机制新靶点。
- 吕玉宇邓玮杨明清刘斌
- 关键词:前列腺腺癌转化生长因子-Β1
- HPV L1壳蛋白与P16蛋白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研究HPV L1壳蛋白与P16蛋白联合运用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对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8例TCT异常且HR-HPV阳性的患者进行宫颈活检并根据病理结果分组,同时检测其HPV L1壳蛋白和P16蛋白并根据两种抗体表达情况分为4组,并对其中随访到的155例患者进行HPV转阴分析。结果HPV L1壳蛋白和P16蛋白在不同级别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均不同,CINⅠ组的L1壳蛋白阳性率高于其他CIN组(P<0.01),≥CINⅢ组的P16蛋白阳性率高于其他3组(P<0.01);随访病例中HPV L1壳蛋白(+)/P16蛋白(-)的转阴率高,尤其在CINⅠ患者中该组高于其他几组(P<0.05)。结论 HPV L1壳蛋白与P16蛋白联合检测可成为诊断及预测宫颈病变的一个有效指标。
- 罗阳刚吕玉宇
-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HPVL1壳蛋白P16
- 宫颈永生化细胞和癌细胞的亚细胞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2-DE)建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16阳性的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H8细胞株)和宫颈癌细胞(Caski细胞株)亚细胞(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蛋白电泳图谱,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差异蛋白点。方法分别对H8和Caski细胞提取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蛋白,通过2-DE筛选出差异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MS/MS)分析。结果对H8细胞和Caski细胞亚细胞蛋白双向电泳图谱比较,初步比较筛选了6种细胞质差异蛋白点、3种细胞膜差异蛋白点和9种细胞核差异蛋白点。结论通过对HPV-16阳性的宫颈癌前和癌变的亚细胞结构差异蛋白进行分析,为寻找宫颈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和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宋大萍吕玉宇赵涌
- 关键词:永生化细胞癌细胞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亚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