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军
- 作品数:35 被引量:25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湖北省疑似流感疫情调查与实验室检测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分离流感病毒并鉴定其亚型,确定流感疫情。方法 统计发病人数,采集重症病人咽拭子,利用流感A、B型快速诊断试剂初步排查疫情,进行MDCK细胞培养,分离流感病毒并鉴定,通过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检测患者血清中流感抗体。结果 检测患者恢复期血清中抗体阳性率是急性期的四倍以上增长。鉴定分离的病毒为:甲3“O”相型病毒株与血清中抗体甲3“O”相型一致。结论 排查暴发疑似流感疫情。
- 陈丽潘南胜孙超叶国军霍细香
- 关键词:流感疫情病毒分离血凝抑制试验抗体
- 湖北省近年流感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了解湖北省近年的流感流行状况和人群的流感抗体水平 ,及时发现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 ,对湖北省近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 0 0 2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武汉市儿童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诊病例百分比最高的均为 1月 ,分别为 4 3.5 %和 2 4 .1%。2 0 0 2年从 981份咽拭样本中共分离流感病毒 5 7株 ,总阳性率为 5 .8% ,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的为 1月和 12月 ,阳性率分别为 2 1.4 %和 17.7%。 2 0 0 3年从 881份咽拭样本中共分离流感病毒 5 6株 ,总阳性率为 6 .3% ,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的为 7月和 6月 ,阳性率分别为 2 9.6 %和 15 .2 %。结论 湖北省每年冬季都有一个流感流行高峰 ,夏季流行时间无规律性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人群对地方流感毒株和国内代表毒株的抗体水平有着较大差异。
- 叶国军潘南胜朱洪浩林新明刘传楠
- 关键词:抗体水平
- 湖北省2004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掌握2004年湖北地区流感流行状况。方法收集及分析监测医院及暴发疫情资料,用鸡胚和细胞培养分离并鉴定流感病毒,用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检测人群中抗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结果监测医院2004年流感样病例较往年增加,冬春和夏季可见2个波峰;各地报告发生疫情35起,15起疫情有56人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流感病例,80%发生在中小学校;全年从936份标本中分离病毒123株,甲3型95株(占77.2%),乙型(yamagata株系)流感病毒28株(占22.8%);正常人群抗体水平测定以抗甲3抗体最高,抗甲1抗体最低。结论2004年湖北省流感活动较为活跃,流行毒株以甲3型病毒为主,并有向乙型转化的趋势。
- 霍细香张险峰陈丽叶国军袁方玉冯玲玲刘传楠朱洪浩林新明
- 关键词:流感病毒分离抗体检测流行病学
- 湖北恩施地区流感局部暴发流行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对恩施地区 2 0 0 3年 3月上、中旬发生的两起流感局部暴发流行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 采集患者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进行抗流感病毒 Ig G抗体测定。结果 证实湖北恩施地区出现的流感局部暴发流行是由 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分离的 B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 2 0 0 1年香港分离株 (B/香港 /维多利亚 30 / 2 0 0 1)和浙江分离株 (B/浙江 / 2 / 2 0 0 1)很接近 ,而与 1999年四川分离株 (B/四川 / 397/ 1999)和 2 0 0 1年上海分离株 (B/上海 / 2 0 / 2 0 0 1)相差甚远。结论 湖北省恩施地区 2 0 0 3年 3月流感局部暴发流行是由流感病毒 B型引起的。
- 冯玲玲霍细香叶国军肖红雨杨继先陈朴龚镇奎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离血凝抑制试验
- 湖北省2006-2012年度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对2006-2012年湖北省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湖北省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监测,对湖北省近年的流感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湖北省共报告297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比例平均为4.63%;0~5岁年龄组人群在ILI中所占比重最大,为50.71%;随着年龄的增长,ILI比例逐渐递减,60以上年龄组人群所占比重最低,仅为2.24%。各年龄组流感样病例比例随时间呈现季节性差异,疫情报告的时间分布主要为每年春节前后及开学季。毒株型别分布呈现交替流行态势,且除2011年外,其余年度均呈现冬春季及夏季两个流行高峰。结论湖北省流感流行峰及优势毒株呈现季节性及交替分布态势,长期稳定的病例及病原学监测可以为流感疫情的预警、疫苗株的选择提供良好的实验室依据。
- 刘琳琳方斌叶国军李翔李国明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2013~2014年中国湖北省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鸡胚适应性突变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解湖北省流感监测网络中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鸡胚适应性突变的情况,本研究对3株湖北省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鸡胚株和对应细胞株进行HA、NA和MP蛋白进化树和基因进化速率分析,氨基酸突变位点、鸡胚适应性突变位点和三维建模分析。鸡胚株和对应细胞株在进化树分布和基因进化速率上的差异均呈现NA>HA>MP的特点,在3株鸡胚株中发现4个鸡胚适应性突变位点:HA蛋白为Q223R和V527I,NA蛋白为M19I和H275Y,其中Q223R突变会造成抗原表位Sb和Ca2相邻间的结构变化,H275Y为典型的神经氨酸酶耐药突变位点。结果表明鸡胚适应性突变会在湖北省流感监测网络的流感病毒鸡胚分离工作中发生,这些突变可能影响疫苗候选株的筛选和疫苗有效性,因此需加强流感监测网络中鸡胚适应性突变的监测工作。
- 方斌刘琳琳叶国军李翔余晓江永忠
- 关键词:进化树抗原表位
- 2016—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分析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 了解湖北省荆州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ever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住院病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分析病毒病原谱特征。方法 收集2016—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哨点医院SARI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人鼻病毒、人腺病毒、人副流感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人冠状病毒及人博卡病毒8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SARI病原谱构成、季节分布规律及易感人群。结果 共收集并检测SARI病例样本1 506份,阳性检出率为55.11%,8种病原均有检出,其中病原谱前三的病毒为流感病毒(15.34%)、人呼吸道合胞病毒(9.83%)及人腺病毒(6.44%)。病毒混合感染率为7.97%,以人鼻病毒或人腺病毒合并感染最常见。病毒检出高峰在秋季(63.27%)和冬季(58.54%),不同的病毒呈现出其特征性季节流行规律,冬春季节主要流行流感病毒及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夏季为人腺病毒,秋季为人鼻病毒。5岁以下婴幼儿(60.69%)发病率高于成人。结论 荆州市SARI病毒性病原谱构成复杂,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人腺病毒及流感病毒是荆州市近五年SARI病例感染的主要病毒类病原体,且不同季节病原谱构成不同,应加强对上述呼吸道病毒的监测和研究,为本地SARI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
- 韩诗石韬刘琳琳叶国军方斌李翔雷亚克陈丹余晓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病毒
- 2016—2023年湖北省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6—2023年湖北省流感监测网络哨点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ARIs)病例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的流行特征。方法于2016—2023年采集湖北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ARIs病例标本[包括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并收集病例信息,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HRSV病毒核酸分型检测并进行资料整理、绘图和分析。结果2016—2023年采集ILI和SARI病例样本分别为12779和9165例;<5岁年龄组HRSV阳性率最高[15.77%(168/1065)],其中ILI病例2~<5岁组阳性率最高[13.60%(31/228)],SARI病例0~<2岁组阳性率最高[25.97%(60/231)](均P<0.001),各年龄组SARI病例HRSV检测阳性率范围为2.31%~25.97%,均高于ILI病例(0~13.60%)(P=0.016)。HRSV 2016—2020年呈秋、冬季流行,2023年呈春季流行;2016—2023年湖北省HRSV病毒A型和B型交替流行(2016和2020年为B型优势流行,2017—2019以及2023年为A型优势流行)。结论5岁以下SARI和ILI病例为HRSV主要感染人群;2016—2023年湖北地区HRSV季节性流行由秋、冬季流行转变为春季流行。
- 殷强玲余晓李翔方斌张孝璐彭明伟叶国军刘琳琳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 2017年湖北省禽类相关外环境H7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布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外环境中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污染状况,评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在湖北省的传播风险,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科学防控疫情。方法 2017年2月9日至2月22日,对省内543家活禽市场、1 062户散养户、423家规模养殖场、85个流动摊贩、28个定点屠宰加工场进行采样,擦拭涂抹法采集外环境活禽粪便以及各种用具表面拭子,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H7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共采集环境样本12 285份,检出H7阳性样本251份,活禽市场、散养户、规模养殖场、定点屠宰加工场标本阳性率分别为5.76%(240/4 164)、0.06%(2/3 544)、0.16%(7/4 308)和1.14%(2/175)。全省17个地市州中,仙桃市、孝感市、鄂州市、黄石市、荆门市、咸宁市的活禽市场场所中H7阳性率分别为76.92%(10个)、80.00%(8个)、50.00%(1个)、67.65%(23个)、31.25%(10个)和35.71%(5个)。全省28家定点屠宰加工场中仅2家检出H7阳性,分别位于鄂州市和仙桃市。结论湖北省外环境中存在H7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活禽市场和定点屠宰加工场是人感染H7N9亚型的高风险场所。
- 李翔方斌余晓叶国军刘琳琳
- 关键词:禽流感H7亚型环境监测
- 一种基于等温扩增技术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的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试剂盒包括反应缓冲溶液、RPA引物对、探针、RPA冻干粉末、醋酸镁溶液、无菌水和阳性对照;所述RPA引物对和探针...
- 李翔方斌余晓刘琳琳叶国军徐军强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