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凤英
- 作品数:15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疾病健康教育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 王晓华艾桂君叶凤英姜丽君刘海峰杨丽艳史雪莲田水静高爽
- 该成果主要应用于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疾病健康教育路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技术原理。通过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头置换术患者进行知识宣教,使患者及时有效的掌握了疾病相关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 关键词:
- 关键词:临床护理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最大限度的恢复脑卒中患者的残存功能,减少残疾。方法:对2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急性期康复护理、恢复期康复护理、功能锻炼等康复护理。结果: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康复。结论:及早、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对改变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尽最大限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极大的意义。
- 叶凤英
- 关键词:康复护理
- 脑卒中二级预防行为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二级预防行为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均建立健康档案,应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评估表对出院患者进行评估。观察组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强化教育和行为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分别在于预前和干预后第3、6个月收集2组相关资料,比较2组患者遵医服药、肢体康复训练、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及定期复诊和脑卒中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掌握正确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脑卒中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级预防行为下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叶凤英艾桂君王晓华刘晓明
- 关键词:脑卒中行为干预
- 健康教育路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 2008年
-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 王晓华叶凤英艾桂君史雪莲杨丽艳田水静姜丽君
- 关键词:卫生教育
- 质量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需求日益增高,质量管理更成为衡量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护理质量是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医疗护理服务效果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报道如下。
- 叶凤英
- 关键词:护理管理质量管理医院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
- 手背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两种不同手背静脉穿刺方法致患者疼痛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双盲法.患者自身对照,对100例输液患者进行双侧手背静脉穿刺,根据进行对比观察。左手采用传统式静脉穿刺方法,右手采用自然式静脉穿刺方法。结果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患者疼痛发生情况,对比,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34.634,P〈0.01)。结论自然式手背静脉穿刺法无痛率明显高于传统式手背静脉穿刺法,达到了无痛或疼痛减轻的效果。
- 郭慧云刘向丽李文香郭小涛徐婧柯淑华李云叶凤英姜丽君王秀珍
- 关键词:静脉输液手背静脉穿刺疼痛成功率
- 健康教育路径重组在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业务流程再造(BPR)”是美国迈克尔·哈默博士首次提出,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响应市场速度使企业倍速发展。随后,流程再造被成功地引入到很多医院和卫生保健系统,用于对其作业流程进行重组。健康教育路径重组是以BPR管理理念为指导,以“顾客满意”为标准,运用现代人文手段,通过建立起流畅的服务链,
- 叶凤英杨艳红任宏玲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健康教育路径
- 指导脑卒中偏瘫患者及家属家庭中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 叶凤英艾桂君王晓华孙立红刘韶君刘小明王艳艳
- 该项目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呈明显增高趋势,从指导患者和家属在家庭中实施正规康复训练和不良行为干预的角度实施护理干预计划,建立脑卒中患者防治结合,医院和社区结合的服务模式。创立脑卒中患者防治结合、医院社...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训练
- 院前急救转运途中静脉输液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转运途中静脉输液的护理风险,并根据静脉输液的护理风险制订恰当的防范措施,以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保证静脉输液质量。方法:通过对院前急救转运途中600例静脉输液患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筛查,了解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前急救转运途中静脉输液与所处的环境因素有关,输液管下段出现空气20例,输液针头滑脱导致液体外渗8例,快速输液受限10例,输液管道扭曲脱落8例。经相应处理仅16例需重新静脉穿刺外,其余输液过程顺利。结论:院前急救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无菌观念及慎独精神,遵守重症监护制度是预防院前急救转运途中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发生的关键,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转运途中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和院前急救效果。
- 郭慧云刘向丽李文香郭小涛徐婧柯淑华李云叶凤英姜丽君王秀珍
- 关键词:院前急救静脉输液护理风险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干预措施被引量:2
- 2011年
- 情绪障碍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患者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应激对病情反复发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关注患者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 叶凤英
- 关键词:心肌梗死患者心理问题干预措施心理护理干预情绪障碍心理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