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浩扬
- 作品数:88 被引量:35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拉莫三嗪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剂量校正浓度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剂量校正浓度(C/D)的影响因素,为其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9—2020年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及139例患者统计学资料,考察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对稳态谷浓度及C/D的影响。结果:患者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均值为(4.64±3.37)μg·mL^(-1),平均日剂量为(142.35±81.66)mg,患者的C/D均值为(36.06±22.97)μg·mL^(-1)·g^(-1)·d,无合并用药患者与合并丙戊酸用药患者血药浓度分别为(3.2±2.19),(6.42±3.70)μg·mL^(-1),C/D分别为(24.76±14.76),(50.31±23.16)μg·mL^(-1)·g^(-1)·d。合并丙戊酸患者组的C/D明显大于无合并用药患者组(P<0.001)。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对血药浓度和C/D无显著影响。结论:合并丙戊酸用药可显著增加拉莫三嗪剂量校正后血药浓度,建议合并丙戊酸用药患者可实施拉莫三嗪剂量减半,同时密切监测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黄善情倪晓佳肖桃李晓琳刘舒静卢浩扬张明温预关尚德为
- 关键词:拉莫三嗪双相情感障碍治疗药物监测
- 奥氮平安全警戒信号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
- 目的: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奥氮平上市后安全警戒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调取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自2004年1月以来收集...
- 朱秀清胡晋卿邓书华谭亚倩王占璋卢浩扬倪晓佳李璐张明尚德为温预关
- 关键词:奥氮平药物不良事件
- 早期母爱剥夺影响边缘系统-丘脑-皮质环路致大鼠成年后抑郁的机制研究
- 2022年
- 目的观察早期母爱剥夺应激对边缘系统-丘脑-皮质环路重要组成部分前额叶、海马、丘脑的神经元及GFAP表达的影响,探索早期应激造成成年后抑郁样表现的病理机制。方法新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母爱剥夺组(n=20)和对照组(n=20)。母爱剥夺组幼鼠出生后1~14 d予母爱剥夺应激,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待大鼠2个月龄时进行抑郁样行为学评估,后处死取脑,分别行Neun和GFAP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拍照,ImageJ计数阳性细胞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母爱剥夺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出现快感缺失、社交主动性降低等抑郁样行为表现;其前额叶、海马区及丘脑Neun阳性细胞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母爱剥夺组大鼠前额叶、海马区及丘脑GFAP阳性细胞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后早期母爱剥夺可致大鼠成年后出现抑郁样行为表现,而早期母爱剥夺可致边缘系统-丘脑-皮质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额叶、海马及丘脑区的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数目显著减少,推测边缘系统-丘脑-皮质环路可能参与早年应激致成年后抑郁的病理机制。
- 潘楠楠卢浩扬周列民宁玉萍方子妍
- 关键词:母爱剥夺抑郁障碍星形胶质细胞
- HILIC-MS/MS法测猪血浆中氯喹的浓度
- 目的极性化合物在反相色谱柱上普遍保留不佳且易与峰形较差,通过反相液相色谱法对极性化合物进行定量一直以来存在难度。本研究以极性化合物氯喹为例,研究并验证亲水相互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法(HILIC-MS/MS)测定猪血浆中氯喹...
- 王占璋卢浩扬尚德为倪晓佳张明温预关
- 文献传递
- 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卡马西平浓度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建立人血浆中卡马西平浓度测定方法,应用于药代动力学实验室生物样品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PLC-MS/MS方法,以卡马西平-D8对照品为内标,Agilent Eclipse plus C18(4.6 mm×100 mm,3.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含5 mmol/L甲酸铵的甲醇-水体系(90∶10,v∶v),流速为0.5 m L/min,采用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卡马西平的线性范围为5-1 000 ng/m L(r2=0.998 9),定量下限为5 ng/m L,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绝对回收率和基质效应以及样品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需要,室间质评血样结果通过质量评价标准验证。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用于人血浆中卡马西平的浓度测定以及药代动力学实验室生物样品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 黄文灿倪晓佳卢浩扬胡晋卿朱秀清王佳佳胡礼军朱永坚尚德为温预关
-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卡马西平人血浆
- 基于治疗药物监测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超警戒浓度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长期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9—2020年5269例SSRIs(氟西汀,氟伏沙明,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血药浓度的检测结果,通过比较超警戒浓度的比率,分析SSRIs的用药情况,对超警戒浓度比率过高的药物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超警戒浓度比率较高;帕罗西汀超警戒浓度的女性比例更高,试验组给药剂量与剂量校正浓度(C/D)都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给药剂量与C/D分别是对照组的1.5倍和3.5倍;氟伏沙明给药剂量与C/D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给药剂量与C/D是对照组的1.2倍与3.6倍。结论临床上使用SSRIs进行抗抑郁治疗时,应重视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的个体化用药,并结合临床疗效和治疗药物监测,实施科学药学监护。
- 黄善情肖桃谢焕山陈宏镇卢浩扬倪晓佳王占璋张明温预关尚德为
- 关键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药物监测帕罗西汀氟伏沙明
- 愈酚伪麻氢可酮口服溶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及多剂量的药动学研究
- 邓书华黄文灿倪晓佳张明卢浩扬王占璋胡晋卿朱秀清邱畅尚德为温预关
- 基于液相色谱-二级质谱联用技术精神科药物中毒筛查平台的构建与临床应用
- 目的:建立精神科药物的中毒筛查平台,辅助临床精神科药物中毒病患的诊断与急救.
方法:依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仪,建立目前常用精神科药物的检测方法;采集疑似精神科药物过量或中毒病患的胃液、屎液或血...
- 倪晓佳王占璋卢浩扬尚德为温预关
- 关键词:精神科药物液相色谱
- 液-质联用法测定大鼠血浆中ZTW-41浓度
- 2020年
-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ZTW-41的浓度,并将该方法应用于ZTW-41的药动学研究。方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后,通过ZORBAX Esplise XDB-C18色谱柱(4.6 mm×100 mm,3.5-Micron)进行分离,选择75%甲醇溶液(含5 mmol·L-1甲酸铵和0.1%甲酸)-甲醇溶液(含5 mmol·L-1甲酸铵和0.1%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通过ESI,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正离子检测,ZTW-41和卡马西平的MRM离子对分别为m/z 540.0→168.2和m/z 237.0→194.2;大鼠尾静脉给予ZTW-41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血浆样品前处理后进行LC-MS/MS检测分析。结果:大鼠血浆中ZTW-41在10~3000 ng·m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定量下限和各浓度质控样品批间、批内精密度(RSD%)在5.82%以内,准确度(RE%)在-0.81%~4.87%之间。大鼠尾静脉给予20 mg·kg-1的ZTW-41后,Cmax为(244.78±46.67)ng·mL-1,t1/2为(21.17±2.08)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可快速、灵敏、准确地测定大鼠血浆中ZTW-41的浓度,并成功应用于ZTW-41的药动学研究。
- 邓之荣萧伟斌赖崇发严华成卢浩扬关慧温预关石磊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LC-MS/MS药动学
- 基于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仿真探索氨磺必利有效浓度范围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以群体药动学模型仿真为基础,探索氨磺必利有效浓度范围,解决临床实际应用中血药浓度超过治疗参考范围的问题。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9至2020年接受氨磺必利治疗的精神科患者的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数据及相关病历资料,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氨磺必利血药浓度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通过协变量筛选评估获得最终模型,模拟仿真各种剂量下氨磺必利血药浓度分布范围。结果:121名患者的330个血药浓度数据的68%可信区间血药浓度范围是185.59~650.94 ng·mL^(-1),采用建立的一室模型[最终模型:CL/F=61.1×(AGE/32)-0.624,L·h^(-1)],模拟仿真发现当给药剂量在200~400 mg·d^(-1)时,氨磺必利的平均血药浓度范围在《神经精神科治疗药物监测共识指南(2017版)》推荐有效浓度范围(100~320 ng·mL^(-1))内,在给药剂量400~800 mg·d^(-1)时,平均血药浓度为300~600 ng·mL^(-1)。结论:可根据临床治疗情况,将氨磺必利有效浓度范围暂定100~600 ng·mL^(-1),对应的推荐给药剂量为200~800 mg·d^(-1)。
- 黄善情张明倪晓佳卢浩扬孔琬张孜杨烨温预关尚德为
- 关键词:氨磺必利群体药动学治疗药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