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欣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3篇晶状体
  • 12篇内障
  • 12篇白内障
  • 8篇植入
  • 7篇人工晶状体
  • 7篇超声
  • 7篇超声乳化
  • 5篇近视
  • 5篇高度近视
  • 4篇有晶状体眼
  • 4篇晶状体眼
  • 4篇后房
  • 4篇白内障超声乳...
  • 3篇眼外伤
  • 3篇眼外伤治疗
  • 3篇手术
  • 3篇外伤治疗
  • 2篇药物
  • 2篇药物研发
  • 2篇有晶体眼

机构

  • 27篇深圳市眼科医...
  • 2篇深圳市龙华区...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8篇刘欣华
  • 8篇贺温玲
  • 7篇孙良南
  • 4篇曾琨
  • 4篇聂丹瑶
  • 4篇朱远飞
  • 3篇翁宏
  • 2篇方敏
  • 2篇路璐
  • 2篇胡慧玲
  • 1篇李柏军
  • 1篇姚晓明
  • 1篇罗恒
  • 1篇张国明
  • 1篇黄丽娜
  • 1篇吴峥峥
  • 1篇陈璐
  • 1篇甘润
  • 1篇肖思瑜
  • 1篇肖玲

传媒

  • 6篇国际眼科杂志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3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眼科学报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超乳手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在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31眼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CTR及IOL植入术。测量手术前后视力,使用Image-ProPlus v6.0软件测定IOL位置,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人工晶状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心,其中2眼人工晶状体偏位大于2mm并逐渐加重,于术后3mo行Ⅱ期手术将偏位最大方向CTR缝合固定于巩膜后恢复正位。结论: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患者中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中植入CTR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保持囊袋的稳定,便于手术操作,保持人工晶状体的基本正位,减少手术并发症。如术后晶状体偏位加重可Ⅱ期行CTR巩膜缝合固定术。
孙良南李柏军朱远飞刘欣华
关键词:囊袋张力环
各类屈光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初探
目的:探讨三种屈光性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度近视(度数-10D~-20D之间)患者分为三组, A组:具有足够角膜厚度可行准分子激光者,行准分子激光手术;B组:具有足够前房深度患者,通过前房植入虹膜夹型人工...
黄丽娜刘欣华
关键词:高度近视屈光手术最佳矫正视力
文献传递
有晶状体眼后房散光型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散光
2012年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ICL)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09-10/2011-11接受TICL植入的高度近视散光患者30例50眼,术前平均屈光度球镜-10.75±2.65D,柱镜-2.85±0.75D。随访观察术后3mo~2a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内皮细胞计数等情况,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1.2(平均0.75±0.34)。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3~1.0(平均0.58±0.3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6~1.2(平均0.78±0.35)。达到术前矫正视力20眼(40%),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30眼(60%),随访3mo~2a,视力无明显变化。术后屈光度数平均球镜-0.52±0.35D,柱镜0.52±0.25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3026±250个/mm2,术后3mo为3023±246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结论:TICL植入矫治高度近视散光安全有效,是高度近视散光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对眼内的长期影响需要进一步观察。
贺温玲刘欣华孙良南
关键词:有晶状体眼
SIRT1调节人小梁网细胞中lncRNA相关信号通路的初步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调节人小梁网细胞功能的可能通路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分别将SIRT1过表达慢病毒(SIRT1过表达组)和对照慢病毒(空载体对照组)按照最佳感染复数转染人小梁网细胞系,提取两组样本的总RNA进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芯片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芯片差异性lncRNA进行分析,并用实时定量PCR法对筛选的差异性lncRNA进行验证。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lncRNA表达谱显示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SIRT1过表达组人小梁网细胞有636个lncRNA上调和2246个lncRNA下调(差异倍数绝对值>2,均P<0.05)。基因本体分析显示SIRT1对人小梁网细胞外基质、细胞代谢、增殖、凋亡等有调节作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生物学通路分析显示差异性lncRNA涉及19个信号通路,主要包括Notch信号通路、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酪氨酸酶相关蛋白通道的炎性反应介质调节以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的相互作用等。结论SIRT1能通过调节Notch、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等多个信号通路的lncRNA影响小梁网细胞的功能。(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15-222)
郭俊宏铁金军蒋少云刘欣华汪建涛
关键词:小梁网细胞外基质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被引量:5
2014年
总结了43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患者治疗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术中各项配合;术后一般护理、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及出院指导。认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矫治高度近视及超高度近视在医生熟练手术技巧的同时,重视术前专科检查、计算精确的ICL度数,实施及时预防、有效处理各项并发症等针对性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颜波张慧杨娟肖玲刘欣华
关键词: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高度近视
一种基于FBN1基因插入突变的马凡综合征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FBN1基因c.5688‑5689插入突变的马凡综合征检测试剂盒,属于分子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马凡综合征家族成员的全血DNA进行碱基序列分析,在家族患病成员中检测到了FBN1基因的c.568...
刘欣华汪建涛刘鑫唐爱发聂丹瑶曾琨张静张利云白宗侠
文献传递
人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组织块培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建立人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简单有效方法,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体外生长规律和特点。方法应用改良组织块贴附培养法对儿童及成人外伤性白内障的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生长规律。结果儿童和成人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都具有增生能力,晶状体上皮细胞均可传3代,晶状体上皮细胞多次传代后生长缓慢。结论儿童和成人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增生能力有限,儿童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能力较强。改良组织块贴附培养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是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较好方法。
刘欣华许燕
关键词: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组织块培养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在严重眼外伤治疗中的应用
刘欣华
关键词:眼外伤无虹膜无晶状体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偏心和倾斜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LACS)后人工晶状体的偏心值和倾斜度及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深圳市眼科医院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98例(148眼)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9例(78眼)采用FLACS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49例(70眼)使用常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视觉质量、术后人工晶状体偏心值和倾斜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研究组BCVA均优于对照组(0.25±0.07比0.37±0.05、0.18±0.05比0.25±0.06、0.11±0.03比0.16±0.05)(t=11.88、7.74、7.46,均P<0.001);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研究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高于对照组[(2363.12±298.23)比(2179.38±313.42)、(2424.27±272.71)比(2237.18±297.35)、(2534.36±324.85)比(2318.29±303.41)个/mm^(2)(t=3.72、3.99、4.17,均P<0.001)];术后研究组垂直倾斜度、水平倾斜度、总倾斜度、水平位移及总偏心量[(0.65±0.23)比(0.94±0.28)度、(0.03±0.02)比(0.13±0.05)度、(0.18±0.12)比(1.12±0.95)度、(0.21±0.11)比(0.29±0.16)mm、(0.05±0.03)比(0.14±0.11)mm]低于对照组(t=6.91、16.28、8.67、3.57、6.95,均P<0.001);术后两组垂直位移[(0.23±0.11)比(0.25±0.1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353);术后研究组中文版视功能指数量表(VF-11R-CN)评分、球差、彗差及三叶草像差[(134.36±29.71)比(177.29±36.69)分、(0.03±0.01)比(0.05±0.02)μm、(0.11±0.02)比(0.16±0.04)μm、(0.15±0.02)比(0.19±0.05)μm]低于对照组(t=7.86、7.81、9.77、6.51,均P<0.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8%(1/78)低于对照组的8.57%(6/70)(χ^(2)=4.35,P=0.037)。结论采用FLACS治疗白内障可改善术后视力、降低角膜内皮损伤、降低人工晶状体偏心倾斜。
席文群罗丽诗叶晔乔元娇黄晓生刘欣华曾琨
关键词:白内障飞秒激光晶状体偏心
依镜PRL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依镜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体(phakic refractive lens,PRL)植入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自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行依镜PRL植入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共24例39眼,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其中,男8例13眼,女16例26眼,平均年龄(31.15±6.33)岁。观察术后屈光度、视力[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拱高、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5(3.0,11.0)月。屈光度从术前(-22.29±4.96)D降低至术后(-0.28±1.01)D(t=24.421,P<0.001),其中术后球镜度数±0.5 D占28眼(82.4%),±1.0 D占31眼(91.2%)。LogMAR UCVA从术前1.40(1.30,1.70)改善至术后(0.28±0.20)D,LogMAR BCVA由术前0.40(0.22,0.70)改善至术后0.15(0.00,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BCVA较术前提高3.00(1.00,5.00)行,所有患者均无BCVA丢失。术前、术后1 d、末次随访眼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79,P=0.012),其中术后1 d较术前眼压增高(Z=-3.401,P=0.001),而末次随访较术后1 d眼压降低(Z=-2.685,P=0.007),末次随访与术前眼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4,P=0.371)。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从术前(2782.20±296.30)个/mm^(2)降低至术后(2472.54±394.32)个/mm^(2)(t=-5.437,P<0.001),平均丢失角膜内皮细胞数11.2%。末次随访33眼平均拱高值为(379.00±283.27)μm,其中0~250μm占12眼(36.4%),250~750μm占19眼(57.6%),大于750μm占2眼(6%)。21眼PRL术后3个月拱高值为(269.81±194.67)μm,较术后1个月拱高值(373.62±195.75)μm降低(t=-2.917,P=0.009)。术后并发症包括激素性青光眼(1例2眼)、PRL光学面裂痕(1眼)、黄斑出血(1眼)、PRL偏位(2例3眼)。结论:对于超高度近视患者,依镜PRL植入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眼内屈光手术方式,但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更长时间和更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张静聂丹瑶孙良南贺温玲胡慧玲黄茗荃刘欣华
关键词:有晶体眼高度近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