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彦辰

作品数:23 被引量:63H指数:6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堆石
  • 7篇石坝
  • 5篇加载
  • 4篇堆石坝
  • 4篇土体
  • 4篇荷载
  • 3篇土石
  • 3篇土石坝
  • 3篇土压力
  • 3篇漏气
  • 3篇漏气现象
  • 3篇密封
  • 3篇抗震
  • 3篇混凝土
  • 3篇加载装置
  • 3篇高聚物
  • 2篇地震
  • 2篇地震荷载
  • 2篇动力反应
  • 2篇动力反应分析

机构

  • 19篇河海大学
  • 4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9篇刘彦辰
  • 17篇杨贵
  • 10篇刘汉龙
  • 5篇丁选明
  • 4篇曹兆虎
  • 4篇王建新
  • 3篇陈育民
  • 2篇王复明
  • 2篇蒋尧
  • 2篇刘平
  • 1篇葛冬冬
  • 1篇孔纲强
  • 1篇唐新军
  • 1篇周航
  • 1篇肖杨
  • 1篇王阳阳
  • 1篇杨星

传媒

  • 3篇岩土力学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水力发电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聚物胶凝堆石料动残余变形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提高坝顶区堆石料整体稳定性是土石坝抗震加固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提出一种高聚物胶凝堆石料加固技术,该技术能显著提高堆石料强度,并有效地减小动荷载下堆石料的永久变形。为研究高聚物胶凝堆石料动残余变形特性,开展不同围压、不同固结比、不同动应力比和不同高聚物含量的系列动三轴试验。结果表明:高聚物胶凝堆石料的动残余变形随动应力比和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围压为300 kPa、固结比为1.5、动应力比为0.4条件下,高聚物含量为2%的胶凝堆石料产生的残余应变要比相同条件下堆石料的残余应变低74%,因此,高聚物显著减小了堆石料的残余变形。给出了沈珠江残余变形模型计算参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刘汉龙刘平杨贵肖杨刘彦辰
关键词:堆石料高聚物动三轴试验抗震措施
混凝土-堆石组合坝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开展了一系列小型振动台混凝土-堆石组合坝(Concrete-rockfill Combination Dam,简称CRC坝)模型试验,利用常规图像标记法分析了组合坝下游堆石料坝坡在不同加速度峰值、频率和持时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并结合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探讨和分析了其能否反映坝坡斜面的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CRC坝下游坝坡的堆石体颗粒的运动符合一般土石坝的振动破坏规律,CRC坝坝坡斜面的堆石体顺坡向位移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振动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振动持时的增大而相应增大、但增大到一定时刻便趋于稳定;PIV技术对于组合坝坝坡斜面内的振动破坏过程的监测是可行的,可以利用该技术测定坝坡变形直至破坏的完整过程,这也为后续组合坝大型振动台及类似试验的坝坡斜面破坏过程的监测提供了可行的手段。
王建新杨贵唐新军刘彦辰
关键词:PIV坝坡
一种圆柱形试样防漏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形试样防漏气装置。该防漏气装置包括上部密封器、下部密封器及O形密封圈;密封器由对开的两个半环形复合材料组成;密封器的一端设有榫舌,一端设有榫眼;在底座和加载装置上预留沟槽,用于放置O形密封圈。在上...
刘彦辰刘汉龙丁选明杨贵曹兆虎
文献传递
深厚库底回填料上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分析
2015年
深厚库底回填料是影响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深入研究深厚库底回填料对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的影响,基于某拟建抽水蓄能电站,采用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系统研究其上库面板坝的地震反应,主要包括坝体加速度、面板动力响应、接缝变位情况以及库底防渗土工膜的动应变等。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库底回填料的存在,坝体加速度放大效应被明显削弱;面板周边以受拉为主,中部大部分区域受压;垂直缝呈现出周边张开、中间闭合的趋势;土工膜的顺河向和坝轴向的动拉应变皆小于屈服应变,最大应变出现在库底材料分界处,为提高坝体渗透安全性,建议对主堆石区与连接板相接处的回填料进行适当范围换填的处理措施。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刘彦辰杨贵王建新
关键词: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
一种土石坝注浆加固抗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石坝注浆加固抗震方法。其技术步骤包括:在坝体填筑过程中,在坝顶上下游1/4到1/5高度范围内,每间隔一段距离采用钻机成孔,并实时跟进注浆套管进行钻孔围护或者预埋水平带孔的注浆套管,通过注浆管向注浆套管内...
刘汉龙杨贵王复明陈育民刘彦辰
文献传递
一种土体三轴试验试样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三轴试验试样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密封器由对开的两个半环形复合材料组成;密封器的一端设有榫舌,一端设有榫眼;在底座和加载装置上预留沟槽,用于放置O形密封圈。使用时,将O形密封圈置于底座的预留沟槽中;平整...
刘彦辰刘汉龙杨贵丁选明曹兆虎
覆盖层上混凝土-堆石混合坝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混凝土-堆石混合坝由混凝土墙、堆石以及之间的垫层和过渡层组合而成,作为一种新型结构,目前针对其受力机制及变形特性的研究较少。基于此,开展覆盖层上混凝土-堆石混合坝模型试验研究,测得填筑和蓄水期不同高度处墙体的土压力和位移,探讨混合坝的工作机制,最后根据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墙体位移的修正土压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填筑期,堆石处于主动极限状态和静止状态之间,混凝土墙受到的堆石压力较小;蓄水后,堆石接近静止状态,混凝土墙受到的堆石压力比填筑结束时刻增加了一倍左右;修正土压力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混合坝在填筑期和蓄水期土压力随墙体位移变化的规律;混凝土墙的抗滑安全系数最小值出现在填筑结束时刻,满足相关要求,说明混合坝对覆盖层有较好的适应性。
刘汉龙刘彦辰杨贵王建新
关键词:模型试验土压力稳定性覆盖层
加筋土石坝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土石坝振动台模型试验是认识坝体地震破坏过程和检验抗震措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2种坝体材料,利用小型振动台,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加载工况、不同加筋方式的土石坝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2种坝体材料的初始破坏都首先从坝顶开始,表明坝顶是抗震的关键部位,与已有研究成果基本一致;②相同加载条件下,级配较差的碎石料模型坝的抗震性能优于砂砾石料,表明相对于级配,堆石料自身的性质对土石坝抗震性能的影响更大;③由细铁丝网和纱布组成并在坝坡采取包裹处理的复合加筋的抗震措施,抗震效果优于平铺纱布、平铺纱布且在坝坡包裹处理、平铺细铁丝网等的抗震措施。研究成果可供进一步开展土石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材料选择、抗震措施设计等参考。
仝玉丁杨贵杨星刘彦辰
关键词:振动台模型试验
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
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和适应变形能力,以及耐久性和裂缝自愈能力好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水工防渗结构。龙头石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是大渡河干流第15级电站大坝,8度设防烈度。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
刘彦辰杨贵于陶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深厚库底回填料上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分析
刘彦辰杨贵王建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