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娜

作品数:25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6篇体外冲击波
  • 6篇疗效
  • 5篇卒中后
  • 5篇脑卒中后
  • 4篇体外冲击波治...
  • 4篇疗效观察
  • 4篇痉挛
  • 4篇痉挛状态
  • 4篇儿童
  • 4篇冲击波治疗
  • 3篇支气管
  • 3篇支气管镜
  • 3篇气管
  • 3篇气管镜
  • 3篇小腿
  • 3篇小腿三头肌
  • 3篇康复
  • 3篇疾病

机构

  • 25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25篇刘娜
  • 13篇段好阳
  • 13篇李贞兰
  • 8篇闫兆红
  • 6篇刘福迁
  • 6篇孟繁峥
  • 5篇朴美英
  • 4篇徐国兴
  • 3篇陈晓伟
  • 3篇张俐
  • 3篇王立君
  • 3篇李春艳
  • 2篇高曼
  • 2篇孙玲
  • 2篇翟秀宇
  • 2篇袁彤
  • 1篇王丽娜
  • 1篇杨优佳
  • 1篇李威
  • 1篇王钢

传媒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高校医学教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制"8"字姿势矫正带对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姿势调整的疗效观察
刘娜段好阳李贞兰
A型肉毒毒素联合低频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低频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均给予BTX-A局部注射,观察组患者于BTX-A注射后辅以低频ESWT治疗,对照组则辅以伪体外冲击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关节活动度、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MAS、下肢FMA、MBI评分及PRO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发现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MAS评分[(2.15±0.56)分]及PROM[(44.37±8.02)°]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MAS、下肢FMA、MBI评分及PROM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A联合低频ESWT治疗可显著缓解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降低肌张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作为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的有效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
段好阳陈晓伟李贺刘训灿刘娜李贞兰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体外冲击波低频痉挛状态小腿三头肌
综合康复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假性磁刺激治疗,2组均治疗4 w。于治疗前、治疗4 w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 2组治疗前HAMD评分和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后观察组HAMD评分和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MD评分和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其ADL能力。
段好阳陆萍陈晓伟刘娜闫兆红
关键词:综合康复训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后抑郁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镇静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前支气管镜检查已成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而被广泛应用。儿童行气管镜检查时,患儿多不能合作,剧烈的哭闹及咳嗽增加了气管镜检查的难度,易造成分泌物增多及操作时间延长,严重时可造成气管镜检查意外终止。为了减轻儿童对气管镜检查的恐惧和应激反应,充分的镇静必不可少。临床上常用的镇静药物有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定,二者均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
刘娜周冰孟繁峥夏秋袁彤
关键词:咪达唑仑镇静药物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
支气管镜诊断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二例
2024年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治疗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BOS)是HSCT后迟发性非感染性肺疾病,属肺部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GVHD)。本文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呼吸科收治的2例HSCT后BOS儿童患者临床资料,探讨HSCT后BOS诊治经验,现报道如下。
朴美英刘娜孟繁峥李春艳
关键词:支气管镜造血干细胞移植
不同屈膝肌群和伸膝肌群肌力比值的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膝过伸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设置不同的屈膝肌群与伸膝肌群肌力比值参数,观察应用等速肌力训练纠正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的疗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自2019年7月起,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膝过伸患者64例,64例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区组长度为8)分为低比值组、中间比值组、高比值组和随机比值组,每组16例。治疗过程中,共有4例患者(低比值组1例、高比值组1例和随机比值组2例)因提前出院退出研究。共60例患者(低比值组15例、中间比值组16例、高比值组15例和随机比值组14例)完成了本研究。各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均接受等速肌力训练,低比值组患者的屈膝肌群与伸膝肌群肌力比值控制在0.5~0.7,中间比值组患者的屈膝肌群与伸膝肌群肌力比值控制在0.7~0.9,高比值组患者的屈膝肌群与伸膝肌群肌力比值控制在0.9~1.1,随机比值组患者的屈膝肌群与伸膝肌群肌力比值随机,控制在0.5~1.1。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采用膝过伸纠正率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分别评估各组患者的纠正膝过伸的有效率和下肢运动功能,采用CON-TREX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比较各组患者屈膝肌群与伸膝肌群平均力矩的比值。结果:治疗4周时,各组患者FM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中间比值组患者膝过伸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83),FMA评分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治疗4周时,与低比值组比较,中间比值组和高比值组患者屈膝肌群与伸膝肌群肌力比值升高(P<0.05),随机比值组患者屈膝肌群与伸膝肌群肌力比值降低(P<0.05);与中间比值组比较,高比值组患者屈膝肌群与伸膝肌群肌力比值升高(P<0.05),随机比值组患者屈膝肌群与伸膝肌群肌力比值降低(P<0.05);与高比值组比较,随机比值组患者屈膝肌群与伸膝肌群肌力比值降低(P<0.05)。结论:将屈膝肌群和伸膝肌群肌力比值设置在0.7~0.
段好阳李贞兰吕福现刘娜闫兆红
关键词:等速肌力训练脑卒中
丹参酮ⅡA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2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干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anⅡA组和miR-132抑制剂(miR-132 antagomir)组,每组10只。大鼠双重结扎颈总动脉并放入缺氧舱建立缺血缺氧性脑病模型。TanⅡA组大鼠造模后腹腔注射TanⅡA注射液(24 mg·kg^(-1)),双侧脑室注射2μg miR-132阴性对照质粒(NC);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miR-132 antagomir组大鼠造模后腹腔注射TanⅡA注射液(24 mg·kg^(-1)),双侧脑室注射2μg miR-132 antagomir;各组大鼠连续注射7 d。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2表达水平和表达强度,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表现,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高尔基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树突棘密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2表达水平和表达强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anⅡA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2表达水平和表达强度明显升高(P<0.05);与TanⅡA组比较,miR-132 antagomir组大鼠海马组织中miR-132表达水平和表达强度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TanⅡA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anⅡA组比较,miR-132 antagom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组织无损伤;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
张洋陈美月崔莹刘娜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防性辅具在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中的使用
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后容易发生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挛缩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运动功能恢复及远期预后。早期运用矫形器,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防止畸形...
崔银星刘娜程士欢徐国兴谢建航李贞兰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损伤运动功能障碍
儿童手术后心理反应及应对措施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儿童术后的心理反应及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对其术后治疗及护理的影响。方法:对16例儿童在手术后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分析,了解其心理反应类型。结果:全部儿童在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通过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提高了患儿配合治疗及护理的成功率,有效缩短了住院日期,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手术后应根据儿童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采取相应、及时的应对措施。
翟秀宇孙玲王钢刘娜杨优佳马艳春
关键词:儿童心理反应
等速肌力训练不同介入时机和治疗时程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在不同介入时机和治疗时程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1例患者。三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肌力训练,A组患者等速肌力训练4周后再进行抗阻肌力训练4周;B组患者抗阻肌力训练4周后再进行等速肌力训练4周;C组患者等速肌力训练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的峰力矩值(PT)、Berg平衡量表(BB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三组患者的肌力、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组内比较,三组患者PT、BBS、FMA、FAC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A组和C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A组与C组比较各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8周后组内比较,三组患者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均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A组和C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C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全程介入等速肌力训练可有效提高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力和平衡功能,并显著改善其步行能力和ADL能力。
段好阳闫兆红刘娜刘福迁怀志刚李贞兰
关键词:脑卒中等速肌力训练介入时机疗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