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民
- 作品数:17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水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甘肃省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甘肃陇东南地区大到暴雨当时场环流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18
- 2005年
- 利用NCEP 1967~2000年再分析高空格点资料,分析了大到暴雨当时场高低空环流气候背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经验及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拟拟合,分月建立了大到暴雨3种类型(西高东低、平直或波动、西低东高)的高低空环流气候模型及距平差值场,从而为以后分析预报成因、建立预报因子库及短期预报建摸奠定了基础.
- 王陇刘卫民贾海源王彤靳永才
- 关键词:大到暴雨环流特征分型方法
- MICAPS系统的二次开发与应用
- 2001年
- 立足于预报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本地预报业务服务工作实际需要 ,对MICAPS系统进行综合性二次开发 ,使MICAPS系统发挥更大功效 ;为预报员提供更加方便。
- 赵小强刘卫民王彤贾海源孙志强
- 关键词:MICAPS二次开发系统程序
- 天水50年代以来干旱气候若干成因分析
- 2000年
- 针对天水的干旱气候 ,通过对各类大气和非大气因子的相关普查和统计检验 ,所得到的相关因子 ,可作为分析研究干旱气候成因及气候预测的重要依据。
- 王陇赵小强刘卫民王彤乔升学
- 关键词:干旱气候
- 干旱气候对陇东南主要农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估被引量:33
- 2007年
- 以天水市境内7个气象站1961-2005年(代表站1936-2005年)的逐月、逐年降水资料及干旱灾害发生的次数、造成粮食减产等数据为基本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干旱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及造成的损失程度。得出1961~2005年干旱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一年之内干旱发生的频率以伏旱最高,春旱最低。提出了干旱灾害对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系数,建立了定量评估模式,并对粮食作物的种植风险程度进行了评述。
- 蒲金涌张存杰姚小英邓振镛刘卫民苗具全
- 关键词:干旱气候农作物
- 甘肃黄土高原土壤农业水分常数分布特征被引量:10
- 2008年
- 通过对黄土高原2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及3个农业气象试验站作物观测地段的土壤农业水分常数分析,以揭示该地域农业水分特性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甘肃黄土高原,土壤容重从北到南、从浅层到深层呈减少趋势;凋萎湿度地域及垂直分布变化不大;田间持水量地域分布特征明显,陇西黄土高原大于陇东黄土高原;干旱的临界土壤含水量基本上为北部小于南部,最大值出现在陇西黄土高原的中部。
- 蒲金涌冯建英姚晓红刘卫民袁伯顺辛昌业
-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
- 2001年4月8~9日甘肃河东冬麦区寒潮天气过程浅析
- 2002年
- 王陇刘卫民王彤贾海源
- 关键词:寒潮天气冬麦区冷空气
- 甘肃省暴雨洪水灾害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7
- 2006年
- 根据甘肃省各地1971~2000年气象整编资料及1981-2000年土壤湿度资料,计算分析了主讯期(6~8月)各地土壤水分容纳量,并对甘肃省大暴雨的时空分布、洪水灾害形成的地形、地质特征作了系统分析,依此对暴雨洪水地质灾害进行了区划,对其危害进行了评述.
- 蒲金涌苗具全姚小英邓振镛刘卫民
- 关键词:暴雨洪水地质灾害
- 农业气象灾害对甘肃天水苹果生产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9年
- 在参照农业气象灾害观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苹果气候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进行了农业气象灾害的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苹果正常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是前一年9月干旱、次年苹果花期(4月下旬)高温干燥气候和低温交替危害造成的,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暖冬虽然不属于农业气象学上定义的农业气象灾害,但随全球气候变暖,暖冬危害明显加重,其危害程度仅次于前一年9月干旱。
- 许彦平姚晓红袁雅萍刘卫民刘晓强
- 关键词:苹果生产农业气象灾害
- 天水旱作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与冬小麦产量关系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运用天水农业气象基本观测站试验田土壤湿度资料(1980~2005年)及冬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该地0~100cm土壤水分运行、变化规律及土壤水分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时段对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评述。结果显示:土壤贮水量的年变化呈二次曲线,贮水量最低值出现在6月中旬;累计耗水量的年际变化呈logister曲线;贮水量与冬小麦产量相关最显著的时段在起身到孕穗阶段,4~5月0~100cm土壤含水量每增加10mm,产量增加180kg/hm^2。
- 刘卫民蒲金涌姚晓红袁伯顺
- 关键词:土壤水分冬小麦
- 甘肃省陇东南暴雨短期预报业务系统研究
- 刘卫民王陇朱拥军贾海源董彦雄王彤孙志强
- 该研究利用现代天气气候学、统计学理论方法,以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研究了陇东南地区暴雨类强降水的主要天气气候、环流特征和形成的物理机制及可预报性;而且还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人机结合的技术路线,研制出了一套适...
- 关键词:
- 关键词: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