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 作品数:36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交联固砂增注剂在老河口油田的应用
- 2015年
- 本文对交联固砂增注剂的机理进行了阐述,对其性能进行了室内研究,并结合其在老河口油田的应用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
- 刘健杜勇张桂花李积祥朱凡臣
- 关键词:油田化学防砂交联固砂剂
- 管线连接胎式密封接头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工业及需要管线连接的场所使用的管线连接胎式密封接头,由密封环、联结定位密封环等组成,密封环和联结定位密封环及被连接管线的端部连接固定,套管套在密封环和联结定位密封环之外,胎式密封结构安装在密封环和...
- 刘克锦刘健解直军
- 文献传递
- 桩西油田油井结垢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
- 2011年
- 桩西油田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原油生产过程中管线、井口、炮眼、地层结垢严重,给油田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桩西油田采出水含大量Ca2+和HCO-3,结垢类型主要为钙镁垢和二氧化碳腐蚀结垢。采取地层模拟方法,建立地层组成和井筒条件变化的各种模型,研究地层和井筒结垢的机理和动力学因素,找到了抑制无机垢结晶和减缓无机垢沉积速度的相应的工艺控制条件和化学处理药剂,该技术2010年矿场应用25井次,延长检泵周期161d,提高了油田经济效益。
- 侯洪涛钱钦李积祥刘健田波
- 关键词:结垢机理阻垢剂桩西油田油井结垢
- 复合化学驱油体系在桩西高温中低渗油藏的应用
- 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五号桩油田储层温度128℃左右,平均渗透率280×10μm,属高温中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近几年主要通过调剖提高水驱效果,但随着调剖轮次的增加增油效果逐年变差,2007年针对该区块开展了表面活性剂...
- 杜勇刘健侯洪涛
- 关键词:活性剂驱油剂驱油效率
- 文献传递
- 新形势下胜利共青团如何发挥自身作用
- 2010年
- 新形势下,胜利共青团要求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和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大力倡树"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工作中寻求新办法,着力解决好关系到青年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团的工作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深入研究、主动调整,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 刘健
- 关键词:胜利油田共青团
- 桩西低渗裂缝性油藏复合调剖技术研究
- 2021年
- 桩120区块裂缝发育,见水后多轮次调剖效果差,窜流以人工加天然相互沟通的裂缝为主。针对这种复杂的低渗裂缝性油藏水窜情况,提出了"复合调剖体系封堵裂缝+多轮次调剖"的思路,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适合该区块封堵裂缝复合调剖体系交联剂形成的铬冻胶,并对复合体系多轮次调剖的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复合堵剂能有效的对裂缝进行封堵,多轮次调剖能有效延缓后续水驱含水上升速度,延长调剖有效期,提高水驱采收率。在一定程度上对复杂网络水窜的难题进行了研究,是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的一次有益探索。
- 姜涛刘健伊善利徐华静郭秀锦
- 关键词:多轮次调剖
- 酸化返排液对原油脱水的影响研究
- 2022年
- 酸化返排液具有酸度高、矿化度高等特点,若直接进入生产管道,容易与原油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导致原油脱水困难。为掌握酸化返排液的pH值、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四种因素对原油脱水的影响规律,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以脱水率、壁面状况为评价指标,考察原油乳状液的热沉降脱水效果。实验表明:随着pH值的降低,乳状液脱水率降低,原油粘壁增多;高价阳离子会使原油乳状液脱水效果变差;不同高价阳离子对乳状液脱水效果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铁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铁离子在不同pH值下对原油乳状液脱水效果影响差别较大。
- 刘健贾耀勤张迎光张桂花
- 关键词:乳状液脱水
- 多轮次调剖井参数优化在桩西厂的应用
- 2019年
- 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所辖的老河口油田主力含油层系为馆陶组疏松砂岩油藏,平均孔隙度32%,处于高含水、中等采出程度阶段。随着多年的开发,常规调剖效果逐渐变差,为此,通过对多轮次调剖时机的把握以及多轮次调剖工艺与参数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并现场试验6个井组,收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 刘健伊善利张桂花贾庆乐张迎光孙丕昊
- 关键词:调剖参数优化
- 泡沫流体流变性研究及在作业井的应用
- 针对桩西疏松砂岩油藏冲砂、防砂作业中存在的地层漏失污染油层及中低渗高温深埋油藏酸化混排效果差等问题,对发泡剂的发泡能力、抗盐能力、抗油能力和抗温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优选泡沫剂。通过分析泡沫流变性影响因素、判别泡沫流变模式,...
- 刘健
- 关键词:泡沫液排砂冲砂
- 文献传递
- 特低渗油藏注水技术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桩西采油厂所开发的特低渗油藏,由于储层渗透率低、孔隙度小等原因,导致油水渗流阻力增大,注采井间难以形成有效驱动,从而造成特低渗油藏采收率过低,严重影响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效果。因此为提高桩西采油厂特低渗油藏开发效果和采收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注采井井间压力分布及启动压力、注入压力与注入量的关系等,从而改善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效果,提高特低渗油藏的采收率。现场应用6口井,日增注达到了142m3,对应油井累计增油5436t。
- 张桂花李积祥侯洪涛刘健张丽
- 关键词:特低渗油藏注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