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东

作品数:29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磁共振
  • 10篇成像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肿瘤
  • 5篇扩散
  • 4篇张量成像
  • 4篇卵巢
  • 4篇病理
  • 3篇影像
  • 3篇转移瘤
  • 3篇细胞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扩散张量
  • 3篇扩散张量成像
  • 3篇化疗
  • 3篇肝转移
  • 3篇肝转移瘤
  • 3篇MRI表现
  • 3篇病理学

机构

  • 27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7篇刘东
  • 9篇姚丽娣
  • 9篇何剑
  • 8篇钱海峰
  • 6篇吴晓
  • 5篇沈健
  • 4篇郑屹峰
  • 3篇徐万里
  • 3篇毛新峰
  • 2篇祝跃明
  • 2篇赵育英
  • 2篇张惠美
  • 2篇周玮
  • 2篇张德生
  • 1篇陆华东
  • 1篇宋鹏涛
  • 1篇刘矿
  • 1篇杨君
  • 1篇诸一吕
  • 1篇孙胜杰

传媒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浙江医学
  • 3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骨伤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2015浙江...
  • 1篇2016年浙...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模态MRI早期评估肝转移瘤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疗效的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早期评估肝转移瘤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测量5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患者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前、治疗1周期后渗透性参数即转运常数(Ktrans)、回流常数(K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的体积百分数(Ve)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并计算各参数的早期变化率。参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将所有患者分成有效组(29例)和无效组(2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参数的组间差异,以ROC曲线分析有差异参数早期变化率的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疗效的效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Ktrans0值以及治疗1周期后ADC1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8、3.248,均P<0.01),其他各参数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有效组治疗1周期后Ktrans值明显降低,早期变化率(ΔKtrans)为-19.3%;Kep值轻度降低,Ve值无明显变化;ADC值明显升高,早期变化率(ΔADC)为6.6%。无效组治疗1周期后Ktrans、Kep、Ve、ADC值均无明显变化。ΔKtrans、ΔADC早期预测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893、0.866和0.862、0.607、0.783。ΔKtrans与化疗敏感性呈负相关(r=-0.616,P<0.01);ΔADC与化疗敏感性呈正相关(r=0.509,P<0.01)。结论Ktrans和ADC值的早期变化率有助于早期监测肝转移瘤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敏感性。
钱海峰刘东吴晓
关键词:磁共振渗透性转移瘤化疗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正>HIMT是肝脏的一种少见肿瘤,易与肝脏其他常见乏血供肿瘤混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HIMT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对该病的诊断,影像学检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为HIMT患者的MSCT...
何剑诸一吕祝跃明沈健刘东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门静脉期病灶内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诊断价值及其危险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疑似GIST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MSCT检查诊断GIST的效能。多因素分析探讨GIST患者危险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118例疑似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GIST 103例,MSCT诊断GIST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7.09%、86.67%及95.76%。高危组和低危组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形状、肿瘤边界、肿瘤密度、囊变坏死情况、脂肪间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形状、肿瘤密度和脂肪间隙均是GIST危险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MSCT诊断GIST的准确度较高,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形状、肿瘤密度和脂肪间隙均是GIST危险度的影响因素。
刘东刘东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A)的CT和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选取并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OCCA的CT、MRI表现,11例行CT平扫和增强,7例行MRI平扫和增强,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6例均发生于单侧附件,7例来源于右侧卵巢,9例来源于左侧卵巢。11例呈圆形或椭圆形,5例呈不规则形,边缘见分叶。肿瘤主要表现为囊实性肿块,13例以囊性为主“囊中有实”,内见乳头状、结节状、团块状实性成分向囊内突起,呈岛屿状、栓子样改变,其中5例“实中有囊”,团块状实性成分中可见散在囊状影;3例以实性成分为主,病灶中央见囊性液化坏死影。CT平扫囊性成分CT值18~30 HU,实性成分35~56 HU,增强扫描囊性成分未见明显强化,实性成分呈持续明显强化;MRI表现囊性部分T1WI呈稍高/高信号影6例,T1WI呈低信号影10例,T2WI均呈高信号影,实性成分T1WI呈等低信号为主,T2WI呈高信号为主,DWI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持续明显强化。7例病灶边缘见增粗血管影,4例肿块内见丰富血管影。结论OCCA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以较为清晰显示肿块的囊实性改变、强化方式和供血血管,对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赵育英毛新峰刘东张惠美宋鹏涛
关键词:卵巢透明细胞癌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造影剂自动触发技术与手动触发技术在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造影剂自动触发技术与手动触发技术在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冠心病的340例患者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其中自动跟踪智能触发组160例;手动触发组180例。根据BMI指数...
刘东姚丽娣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卵巢淋巴瘤的MRI表现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卵巢淋巴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卵巢淋巴瘤患者的MRI表现及其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结果 7例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原发性卵巢NHL 1例,继发性卵巢NHL 6例。双侧肿块5例,单侧肿块2例,共12个病灶,病灶约6.7~15.6 cm大小,呈圆形或类圆形6例,分叶状6例。与周围肌肉组织信号对比,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肿块信号大体均匀,无明显出血、坏死及钙化。4例病灶融合包绕血管,血管似漂浮于其中,呈现"血管漂浮征"。3例可见系膜、网膜、盆腔淋巴结肿大,5例合并腹腔积液,增强扫描病灶呈轻至中度均匀持续强化。原发性卵巢NHL与继发性卵巢NHL的MRI表现大致相仿。结论卵巢淋巴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何剑周玮刘东沈健
关键词:卵巢淋巴瘤磁共振成像
成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MRI表现
目的:分析成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患者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MPNST患者的MRI表现。结果:9例MPNST位于胸壁2例,下肢3例,髂部1例,前臂1例,腹腔2例,...
沈伟强郑屹峰沈健刘东
关键词:成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磁共振成像
3.0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定量分析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定量分析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高级别脑胶质瘤(HGG)和1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LGG)患者的磁共振平扫和DCE-MRI资料,通过药代动力学模型计算肿瘤的定量分析容积转运参数(volume transfer coeffi cient,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等参数,以t检验来比较HGG和LGG定量分析参数的统计学差异,通过ROC曲线评估定量分析参数Ktrans值、Ve值对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结果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定量分析参数Ktrans值、Ve值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34和3.293,均P<0.01),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Kep值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0.208,P>0.05)。Ktrans值诊断临界值为0.105/min时,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7.5%、83.3%和0.919。Ve值诊断临界值为0.442时,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2.5%、91.7%和0.810。结论 DCE-MRI的定量分析参数Ktrans值、Ve值有助于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
刘东钱海峰姚丽娣李凤琪吴晓何剑孙胜杰
关键词:胶质瘤DCE-MRI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渗透性参数早期监测肝转移瘤贝伐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敏感性的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渗透性参数早期监测肝转移瘤贝伐单抗和常规化疗联合治疗敏感性的价值。方法对28例直结肠癌的肝转移瘤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平扫、DCE-MRI检查,分别测量化疗前及化疗第1周期后靶病灶的DCE-MRI渗透性参数,即转运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间隙的体积百分数(V_e)、回流常数(K_(ep))、血浆体积百分数(V_p);将所有靶病灶分为高敏感组和低敏感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靶病灶化疗早期渗透性参数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渗透性参数早期预测转移瘤化疗敏感性的诊断效能。结果共64个肝转移瘤靶病灶,包括高敏感组29个和低敏感组35个。化疗前,高敏感组靶病灶的K_0^(trans)和K_(ep0)值明显高于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P=0.049),而V_(e0)、V_(p0)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1周期后高敏感组的K_1^(trans)、K_(ep1)值较化疗前K_0^(trans)、K_(ep0)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31),而V_e1、V_p1值无变化,各参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_0^(trans)取阈值0.149 min^(-1)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89.7%、62.9%和0.782;K_(ep0)取阈值1.129 min^(-1)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65.5%、71.4%和0.726。结论 DCE-MRI渗透性参数有助于早期监测化疗疗效,K^(trans)值可作为预测肝转移瘤对化疗敏感性的定量指标。
刘东钱海峰
关键词:磁共振渗透性肝脏转移瘤化疗
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张量成像(DTI)在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3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磁共振平扫和DTI资料,测量两组L3~S1双侧神经根的表观扩散系数(ADC)、部分各向异性(FA)及纤维示...
刘东姚丽娣
关键词:神经根ADCDTI椎间盘突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