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媛媛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电针
  • 4篇镇痛
  • 4篇分娩
  • 4篇分娩镇痛
  • 3篇穴位
  • 3篇疗效
  • 2篇电针穴位
  • 2篇针穴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不同穴位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递质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行为学
  • 1篇远期
  • 1篇远期疗效
  • 1篇远期疗效观察

机构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6篇冯媛媛
  • 5篇蒋秋燕
  • 5篇王美丽
  • 5篇李丽
  • 2篇唐厚秀
  • 2篇王梦莹
  • 1篇李妹燕
  • 1篇黄清
  • 1篇赵霞
  • 1篇沈岩金
  • 1篇罗敏然

传媒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电针对分娩大鼠儿茶酚胺的影响及其镇痛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穴位电针对分娩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体内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揭示针刺对分娩镇痛的机制,并为临床应用电针镇痛治疗分娩疼痛提供现代医学理论依据。  方法:将120例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即:空白对...
冯媛媛
关键词:电针穴位分娩镇痛儿茶酚胺镇痛作用
文献传递
桂林西瓜霜对重度宫颈糜烂远期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桂林西瓜霜对宫颈糜烂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间,住院分娩初产妇中,对孕前患有重度宫颈糜烂,应用桂林西瓜霜治愈者10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取同期重度宫颈糜烂应用激光治愈者100例为对照组。对照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阴道顺产率89.47%,宫颈性难产而发生剖宫产率10.53%;对照组阴道顺产率78.79%,宫颈性难产而发生剖宫产率21.21%。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从分娩方式来看远期疗效比较(P =0.02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林西瓜霜对重度宫颈糜烂远期效果好,对预防宫颈性难产、降低剖宫产率有明显的作用。
唐厚秀王美丽李妹燕李丽冯媛媛蒋秋燕
关键词:宫颈糜烂桂林西瓜霜难产
电针不同穴位对分娩大鼠行为学及中枢DA 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穴位电针对分娩大鼠行为学及中枢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例孕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三阴交穴、合谷穴、合谷加三阴交、血海穴等不同穴位组及药物组。热水甩尾测痛观察电针穴位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中枢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电针对分娩大鼠行为学影响显示,治疗前大鼠痛阈,组间差别(F=0.736,P=0.598>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差别明显(F=216.361,P<0.01)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穴位依次为三阴交穴>合谷穴>合谷+三阴交>血海>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痛阈;大脑灰质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相比,电针各穴位组、药物组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依次为空白组<血海组/合谷加三阴交组/合谷组<三阴交组<药物组;而脊髓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穴位有镇痛作用;不同穴位有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痛阈的作用,依次为三阴交穴>合谷穴>合谷+三阴交>血海>;不同穴位产生不同针效与电针由低至高依次为空白组<血海组/合谷加三阴交组/合谷组<三阴交组<药物组不同程度降低大脑灰质DA、Drd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揭示大脑灰质区为电针穴位DA镇痛作用机制的靶点。
蒋秋燕王美丽冯媛媛李丽王梦莹
电针及心理护理对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电针及心理护理对分娩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5月住院分娩符合纳入观察标准的产妇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3组各60例,A组电针穴位镇痛,B组电针穴位加心理护理镇痛,C组自然分娩,对照观察3组的镇痛效果。结果:B组疼痛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46例,轻度缓解6例,无效0例;A组相应为3、32、12、13例,c组相应为2、1、3、54例。B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穴位加心理护理对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明显。
赵霞冯媛媛李丽王美丽蒋秋燕黄清
关键词:电针心理护理分娩镇痛
电针对产妇DYN水平影响及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机制,明确电针对产妇血清强啡肽(DYN)水平的影响,为电针疗法应用于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产妇随机分为电针组60例,穴位按摩镇痛组60例,自然分娩组60例。分娩过程中,对电针组产妇合谷穴、三阴交穴采用电针治疗;穴位按摩镇痛组在分娩过程对合谷穴、三阴交穴进行按摩;自然分娩组在分娩过程未采用镇痛措施,分析比较三种疗法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有效情况和血清DYN分娩前后的变化。结果电针组与穴位按摩镇痛组、自然分娩组产妇分娩镇痛的有效率分别为89.58%、66.67%、11.76%,电针组与穴位按摩镇痛组、自然分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2,P=0.037;Z=-6.566,P<0.001);穴位按摩镇痛组与自然分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39,P<0.001),提示电针组的疗效优于穴位按摩镇痛组,穴位按摩镇痛组的疗效优于自然分娩组。电针组与穴位按摩镇痛组产妇产后血清DYN含量升高,与分娩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424,P<0.001;t=108.964,P<0.001);电针组与穴位按摩镇痛组、自然分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9.492,P<0.001;q=145.482,P<0.001);穴位按摩镇痛组与自然分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77.711,P<0.001)。结论电针疗法对产妇分娩有镇痛作用,血清中DYN含量升高,提示电针对产妇分娩的镇痛作用可能与血清中DYN含量升高有关。
冯媛媛罗敏然蒋秋燕李丽王美丽唐厚秀
关键词:分娩疼痛电针镇痛
电针不同穴位对分娩大鼠痛阈及血清神经递质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穴位对分娩大鼠痛阈及血清神经递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电针不同穴位组,药物组。进行相应处理后,应用热水甩尾测痛法观察大鼠痛阈;ELISA检测大鼠血清5-HT、NE、DA、Dyn表达水平。结果 16组大鼠痛阈值比较,干预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除空白组外,其它各组均显著高于干预前。进一步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电针各穴位组及药物组痛阈明显升高。痛阈由低至高依次为空白对照组<血海组<合谷加三阴交组<合谷组<三阴交组<药物组。2干预后,6组大鼠血清5-HT、DA及NE表达水平不同程度降低,而DYN表达水平则出现不同程度提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6组降低及提高作用由低至高依次为空白组<血海组<合谷加三阴交组<合谷组<三阴交组/药物组。结论电针不同穴位由低至高依次为空白对照组<血海组<合谷加三阴交组<合谷组<三阴交组<药物组,不同程度提高分娩大鼠痛阈及血清DYN表达水平;降低大鼠血清5-HT、DA、NE表达水平的镇痛作用机制。
沈岩金蒋秋燕王美丽王梦莹李丽冯媛媛
关键词:电针穴位分娩镇痛神经递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