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丁
- 作品数:1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文化厅文化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手感的节日——我看范治斌的水墨人物画
- 2007年
- 范治斌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现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展览及获奖:1999年,国画《往事如歌》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2000年,参加"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1年,参加"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2002年,国画《带风景的肖像》组画获得"中国第三届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师作品评奖"金奖。2002年,参加"大陆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赴台展"、"今日美术馆首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大展"。2004年,国画《新疆纪行》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铜奖;2004年11月《朴素情怀——范治斌纸上作品展》(北京今日美术馆)。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国人物画作品展"。2005年,国画《老伴儿》获"视觉惊艳2005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沈柔坚艺术奖,参加"中韩青年优秀画家作品邀请展"、"第二届北京国际双年展—中青年艺术家精品展"、"港龙航空美艺旅途新锐画家作品展"。2006年,参加"第二届文房四宝暨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国画同道—名家邀请展"、《That's Beijing》杂志年度邀请展、"东方既白——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文人主义——当代青年实力派国画家邀请展"、"笔墨纸砚——中国青年国画家作品邀请展"、"2006今日中国美术大展"、2007年,参加"齐鲁迎春——当代国画形态十八家作品邀请展"、"2007法国独立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心象文墨"第二届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东方既白——中国最杰出中青年国画家百人作品展等。出版有:《21世纪优秀艺术家系列—范治斌》、《中国人物画名家技法讲座—范治斌水墨肖像画艺求》、《线描速写训练》、《名家名画—范治斌水墨肖像作品》、《新画风—北�
- 任海丁
-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中国人物画美术大展今日美术馆美术作品展中国画专业
- 一种个体主义的“超自我”
- 2007年
- 王煜,字老昱。1978年6月生于辽宁省开原市。1997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1年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获得文学硕士学位。2006-2007年研修于中国画研究院梁占岩工作室。现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2001作品《面孔》获得"美苑杯"优秀奖;2001年作品《蓝一》《蓝二》参加《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并获得优秀(中国美术馆北京);2003年作品入选《当代中国画库(人物卷)》(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出版《江苏画刊提名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王煜》(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王煜个人水墨展"在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艺术馆举行。
- 任海丁
- 关键词:绘画实践超我表现主义艺术流派北工大个体主义
- 一种个体主义的“超自我”
- 2008年
- 王煜字老昱,1978年6月生于辽宁省开原市。2001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得硕士学位。现执教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联展:2001年,作品《蓝一》、《蓝二》参加"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并获得优秀奖(中国美术馆·北京);作品《面孔》获得"美苑杯"优秀奖。2007年,"水墨今日——中国当代青年水墨画家邀请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08年,"永恒的经典——《中国画苑》当代中国画邀请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数风流人物——2170中国画邀请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学院在线——2008中国生于70年代水墨画家提名展"(江苏省国画院·南京);"学院新方阵——当代中国青年水墨画名家邀请展"(朱屺瞻美术馆·上海);"落墨——学院水墨提名展"(海上山艺术中心·上海)。个展:2007年,"王煜个人水墨展"(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艺术馆·北京)。出版:2003年,《当代中国画库(人物卷)》(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江苏画刊〉提名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王煜》(江苏美术出版社)。
- 任海丁
- 关键词:美术博物馆绘画实践北工大超我个体主义
- “逸品”的再思考
- 2014年
- 文章通过古代文献中对"逸品"记载的考察,试图从社会功能角度看待"逸品"的发生。作为对绘画品鉴标准的反动,"逸品"以概念化的不定相存在,是针对既有绘画形态及其观念并超越它们的艺术可变"对形"。而"逸品"的提出,则是一个艺术超越的思路。顺及指出历史中"逸品"的三个发生及成立的条件。
- 任海丁
- 关键词:逸品社会功能
- 东北当代水墨实录(第一辑)——阎盈汐作品研讨会侧记
- 2021年
- "东北当代水墨实录"项目,由鲁迅美术学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发起,是对诸多相关个案的一次调研。它的研究方法是,不事先下定义,且通过过程去寻找意义。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的,每位艺术家的作品以个展形式呈现,展现他们不同的工作与思考;另外一个是群体的,通过展览与交流,或许一些时代作用于人自身的东西会由此得以凸现。将这些汇集起来应可以有助我们理解群体与社会及时间的关系,其个人的或群体的存在价值也应该是从这里出发去寻找。
- 任海丁
- 关键词:下定义文化创意当代水墨侧记
- 非计划的计划--有关马耳山艺术事件的谈话
- 2016年
- 苏妮娜:马耳山艺术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从启动到现在有一年了,两位老师是发起人和执行者,我们来谈谈这个事情吧。我先说点印象:关注它,是觉得它在沈阳很特别。一个是,它从外观上看,涉及人数之多,推出作品之多,形式之多,规模之大,超出预期;另一个是,它内在的方面给我一种很自由、不设限的感觉。这个印象也不知道准不准确。
- 李岩任海丁苏妮娜
- 关键词:艺术谈话执行者
- 任海丁
- 2009年
- 对于我某一时段来说,绘画是种理解自己(却不是世界)的方式;而我后来发觉,狭义的绘画事实上是建立被描绘物的某种广泛的接受关联。但我坚持我的看法绘画意味着其间可以融进自我想像快感的过程,是自我面对最广大世界获得快感的可能。我想我笔下这些古怪的小人多少可以体现这点——他们觉到倍受束缚的尴尬,向往自在,同时又显得有点过于严肃。
- 任海丁
- 关键词:绘画快感意味
- 老陈的“矛盾”
- 2006年
- 在老陈家里见到了他的新画。这些简单设色的画,每张约四尺左右。画面上大多一些亭子和小人,还有就是看不清石头形状的山。有些画面比较开阔,亭子和人如传统绘画里那样安静相待;有些则略显奇异,亭子被植物密集地遮挡住,或者人之于亭子古怪的物理关系,这些有让人追索的欲望。但是,下午阳光斜过来,透过窗子,让一切陷入沉默。老陈说这些画叫做'知鱼'。用典大概到了庄子,然而这些可能并不重要。老陈用干性材料画的那批鲁美组画(2003年),把臃肿无聊的校园房舍幻变成天上人间。世界一到他的眼里,便开始变形,的确,老陈缺乏一种现实感。在他所有的画中,无论是人物,还是风景。
- 任海丁
- 关键词:简淡笔墨结构亭子款识性情
- 今日艺术——图像的使用之思
- 2021年
- 在今日,视觉艺术越发朝向形式与媒介混融的方向发展。其结果也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一是艺术门类划分及其表现界域变得模糊,二是使得艺术的表现比以往更为复杂或深奥——尽管今日艺术的总体目标是亲和地面向所有人,但不得不说,欣赏它却是一件相当费心思的事。推究内中缘故,可能也并不奇怪:这正是缘于时代性的对图像使用的高自由度所造成的。
- 任海丁
- 关键词:视觉艺术图像所有人
- 离坚合异——董其昌艺术思想及绘画实践再思考被引量:2
- 2019年
- 董其昌的艺术思想与实践,如从艺术风格学史观、中国传统画史观、社会学等视角交叉加以考量,便可以将之再理解为一个“超”历史性的艺术意识体现。理由有如下三点:第一是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在历史风格认知上的结构性转变,董提出的笔意皴法论带来了山水画认知上的共时性,山水画从此不必依赖时间上的风格层递发展来确定自身。这是所谓“离坚”。第二,董其昌绘画实践的笔意皴法之变,可以理解为以一种共时性的对异质风格“碎片”的褶曲布置,来趋近画面实现“绝对”艺术能量外显这一目的。这是所谓“合异”。第三,董其昌的艺术思想与实践的特殊性,其或者已经溢出了现时艺术风格史观的观察范围。因此,董其昌艺术思想与实践,其目的是达致一种生命意识的绝对性,这或可视为主体艺术超越论观念在中国画历史中一次完整的出现。
- 任海丁
- 关键词:南北宗论笔意褶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