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保良
- 作品数:23 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综合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浙东沿海新元古代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
- 1998年
- 在浙东沿海大片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的永嘉县枫林镇附近、地层时代原定为上侏罗统茶湾组(J3c)或下白垩统馆头组(K1g)的一套沉积地层中,首次发现较为丰富的、曾产于中国某些地区新元古界和俄罗斯陆台与西伯利亚陆台上里菲及文德系中的微古植物化石。据此.该地层时代应属于新元古代。从而为研究浙东沿海基底构造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窗口。
- 丁保良张瑛汪迎平闫永奎冯宁生
- 关键词:地层微古植物化石新元古代
- 浙江墩头盆地横山组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 浙江墩头盆地红色岩层中上部首获丰富的以 Classopollis 为主(58.39- 62.54%)伴有 Exesipollenites(15.21-15.84%),Hsuisporites(0.56-0.62%), C...
- 汪迎平丁保良蓝善先
- 关键词:早白垩世孢粉
- 关于浙东塘上组的时代问题
- 浙东塘上组中、下部火山岩的沉积夹层中首次发现?Halysestheria叶肢介及孢粉化石,并找到Pseudofrenelopsis parceramosa与P.cf.ra(?)illosa为主的植物化石。本文综合各门类化...
- 蓝善先汪迎平丁保良
- 关键词:早白垩世
- 文献传递
- 江苏南京早石炭世锥石类
- 锥石类是已绝灭的广海生动物,营自由游泳生活或固着底栖生活。从寒武纪开始出现,至三叠纪完全绝灭。在我国对锥石类研究较少,1933年尹赞勋先生描述了甘肃中石炭世的锥石化石。张守信(1976)研究过珠穆朗玛峰地区早石炭世的锥石...
- 丁保良李汉民
- 关键词:早石炭世
- 文献传递
- 苏北新元古代魏集组毫米级碳质压膜化石被引量:4
- 2001年
- 新近在苏北徐州市铜山县新元古代魏集组页岩中采集的一批毫米级碳质压膜化石 ,包括 2种形态 :圆形和肾形 ,属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元古代地层的Chuarid Tawuid类型化石 ,其构造相当简单原始 ,代表了比震旦系陡山沱组化石生物群更古老的生命类型。
- 钱迈平袁训来肖书海汪迎平闫永奎丁保良厉建华
- 关键词:新元古代震旦系化石特征
- 浙闽赣地区侏罗-白垩纪火山沉积岩系及古生物群研究
- 丁保良蓝善先汪迎平
- 该研究成果总结了闽浙赣地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地层系统,地层划分和地层对层划分、对比及其时代归属方案。该外,工作中还发现了一批生物代石对一些层位做出了修订与完善。对建德群中已有古生物研究作出了新的,建立了建德生物群,含两...
- 关键词:
- 关键词:侏罗-白垩纪火山沉积岩古生物群
- 中国东南部白垩系综合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7
- 2001年
- 笔者以盆地分析学、构造-沉积学、事件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手段对中国东南部白垩系进行综合研究,对过去有争议的、特别是关键性的地层问题,从成因机制上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研究认为,该区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构造-沉积旋回、地层相序与层序、地质事件等,主要受控于相同的幕式构造运动,是同一诱因形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地质记录,因而彼此间有成因联系和对应关系,可以互相验证和补充,从而达到深化研究的目的。通过对上述手段所获信息的综合研究,对“塘上组”的时代归属、“丽水运动”是否存在、永康群与“天台群”以及方岩组、中戴组、“赤城山组”等类磨拉石建造间的层位关系等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最后,还提出了中国东南部各省白垩纪地层的划分对比方案。
- 李耀西汪迎平丁保良
- 关键词:白垩系综合地层学
- 论浙江东部早白垩世中期断陷事件和断陷岩套被引量:4
- 2007年
- 早白垩世中期中国东南部发生过一次断陷事件,并形成一事件地层单元——断陷岩套。叙述了断陷岩套的形成机理、特征和类型,并利用事件地层单元同时性原理,论证了建组剖面"塘上组"的层位与永康群下部馆头组相同,而非高居永康群之上的"新构造亚层";也论证了嵊县三界一带的所谓"大爽组二段"应为馆头组。这两个断陷岩套中所含生物群证实:事件地层学原理所得的关于其层位与时代的结论是正确的。
- 汪迎平丁保良李耀西钱迈平姜杨
- 关键词:早白垩世事件地层学
- 浙江墩头盆地横山组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被引量:5
- 1989年
- 浙江墩头盆地红色岩层中上部首获丰富的以Cassopllis为主(58.39—62.54%)伴有Exesipollenites(15.21—15.84%),Hsuisporites(0.56—0.62%),Cicatricosisporites(0—0.31%)等孢粉化石。该孢粉组合特征既与国内外晚侏罗世孢粉组合面貌差别较大,又与早白垩世中晚期孢粉组合面貌存在明显差异,显示了早白垩世早期孢粉组合的色彩。笔者认为这套红色岩层应归早白垩世早期横山组为宜。
- 汪迎平丁保良蓝善先
- 关键词:早白垩世孢粉
- 浙东沿海震旦系的发现被引量:1
- 2001年
- 浙东沿海中生代火山岩系十分发育 ,分布极广 ,在大片火山岩系覆盖的永嘉市枫林镇附近出露一套浅变质沉积地层 ,由于缺乏生物化石依据 ,其地层时代长期被定为上侏罗统诸几组 a段 (J3za)或茶湾组 (J3c) ,抑或下白垩统馆头组 (K1 g)等。“九·五”期间 ,笔者在这套浅变质地层中首次发现了极其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微古植物化石中的大多数属种见于我国浙西、赣东北、皖南、鲁东北等地区震旦纪地层中和俄罗斯陆台与西伯利亚陆台上里菲及文德系中。据此 。
- 汪迎平阎永奎丁保良
- 关键词:微古植物化石中生代震旦纪地层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