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赛银

作品数:3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心电
  • 27篇电图
  • 27篇心电图
  • 6篇常规心电图
  • 5篇房室
  • 4篇窦性
  • 3篇导联
  • 3篇低血钙
  • 3篇电击
  • 3篇电击伤
  • 3篇心电图测量
  • 3篇心率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管
  • 3篇平板运动
  • 3篇平板运动试验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迷走
  • 3篇迷走神经

机构

  • 35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36篇黄赛银
  • 34篇袁琳
  • 4篇郑红
  • 2篇林玫瑞
  • 2篇李微
  • 1篇翁立坚
  • 1篇彭玉枝
  • 1篇王伟
  • 1篇许芬
  • 1篇黄晓玲
  • 1篇房晓祎
  • 1篇郑宝群

传媒

  • 1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广东医学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现代保健(医...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异常U波发生率的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U波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观察某一时间段410例患者常规心电图中U波形态与其年龄的关系。异常U波的发生率与年龄应用散点图初步观察,再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异常U波发生率和年龄间存在正相关。结论异常U波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异常U波的发生以老年人为主,异常U波提示心脏形成U波的一部分心肌组织功能的减退。
袁琳黄赛银
关键词:心电图老年人
一种改进的心电图测量分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心电图测量分规,该改进的心电图测量分规包括分规手柄、分规体和两个分规臂,上述分规手柄安装在分规体上;上述两个分规臂的上端均可转动地安装在分规体内,两个分规臂的上端相互铰接;上述两个分规臂的下端分...
黄赛银郑红袁琳
文献传递
房室交界区性并行性心律的逸搏型特征
2004年
黄赛银袁琳
关键词:心律异常心室
一种心电图肢体导联电极
一种心电图肢体导联电极,包括上夹板、下夹板、转轴、扭力弹簧和电极导电片,上夹板和下夹板可相互转动地安装在转轴上,上夹板和下夹板处于转轴前方的部分为夹持部;其特征在于:上夹板的夹持部或下夹板的夹持部上设有一个窗口,上述电极...
黄赛银袁琳
文献传递
非窦性心动过缓功能性房室传导阻滞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非窦性心动过缓功能性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对15例在非睡眠状态下、基础心率正常或窦性心动过速、间歇性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时,于站立或活动(婴儿在哭闹后)后,或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口服后,房室传导阻滞减轻或消失。结论在非睡眠状态下,安静时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而不伴窦性心动过缓,提示迷走神经张力强弱可以对窦房结功能无影响。
袁琳林玫瑞黄赛银
关键词:迷走神经窦房结心脏传导阻滞
平板运动试验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运动与血脂(甘油三酯)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两组健康人(年龄20~60岁,内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者),分别为常规心电图正常组和ST-T异常改变组,应用标准Bruce方案进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同步监测血压和12导联心电图,记录运动前、运动中及恢复期的血压和心电图,并在运动前及运动后6min抽取血样,行甘油三酯检验。把两组运动前后甘油三酯变化例数进行χ2检验。结果正常组22例中,运动后18例甘油三酯量增加,占正常组85.7%,ST-T异常改变组6例中,运动后4例甘油三酯量增加,占改变组66.7%;χ2=0.008,P>0.05,两组运动后甘油三酯量增加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短时间快速运动可使甘油三酯量增加,并且后者的量增加与运动前ST-T改变与否无关,即与运动前心肌缺血与否无关。
黄赛银王伟袁琳李微许芬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ST-T改变甘油三酯
重型颅脑外伤时心电图异常类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损伤部位的心电图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脑CT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将心电图分成正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两组:与患者伤后CT检查损伤部位的分组进行χ2统计;与年龄≤45岁、>45岁两组进行χ2统计;与病情转归有无相关行χ2统计。异常心电图分类:单独波形异常为A组,心律失常为B组,波形异常+心律失常为C组。结果心电图正常与否与损伤部位无相关。年龄≤45岁组的异常心电图占该组36%,年龄>45岁组异常心电图占该组100%。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其心电图正常者与心电图异常者对病情的预后或转归有显著差异。A组2例损伤部位分别是颞叶、额颞叶;B组4例损伤部位分别是额叶1例、颞叶1例、额颞叶2例;C组6例损伤部位分别是颞叶1例、额颞叶5例。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心电图正常与否与损伤部位无相关,与年龄有相关,年轻患者异常心电图少;只要心电图异常,转归多数不好。因此要高度重视心电图检查,可为治疗的转归有所提示。
袁琳黄赛银林玫瑞
关键词:颅脑外伤心血管疾病
巨大F波的心房扑动1例
2004年
袁琳黄赛银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心房扑动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心电图测量分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心电图测量分规,该心电图测量分规包括分规手柄、分规体和两个分规臂,上述分规手柄安装在分规体上;上述两个分规臂的上端均可转动地安装在分规体内,两个分规臂的上端相互铰接;上述两个分规臂的下端...
黄赛银郑红袁琳
文献传递
4例血清磷酸激酶改变与心电图表现的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电击伤后人体血清磷酸肌酶(CK)升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其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对4例在我院诊治的电击伤患者,在电击伤后紧急检查常规心电图(ECG)、血清磷酸肌酶(CK),进行回顾性分析血清CK与常规ECG中ST-T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4例电击伤后,均出现呼吸、心搏停止经抢救复苏后送往医院的患者。急查血清CK高达1722~15484U/L(正常值38~174U/L),比正常值高100~1000倍,同时常规ECG中ST段与T波正常。结论电击伤后,如果电击点不是直接对着心脏,心脏停搏是一种中枢性抑制,经抢救在短时间内恢复呼吸、心搏、血液循环,心肌细胞细胞不会受损伤。
黄赛银袁琳
关键词:电击伤心电图ST-T改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