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永成

作品数:20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出血热
  • 12篇疫苗
  • 12篇流行性
  • 11篇流行性出血热
  • 8篇地鼠
  • 6篇灭活
  • 6篇病毒
  • 5篇地鼠肾细胞
  • 5篇鼠肾
  • 5篇灭活疫苗
  • 5篇活疫苗
  • 4篇流行性出血热...
  • 4篇流行性出血热...
  • 4篇出血热病毒
  • 3篇肾综合征
  • 3篇肾综合征出血...
  • 3篇综合征
  • 3篇综合征出血热
  • 3篇细胞
  • 3篇流行性出血热...

机构

  • 16篇长春生物制品...
  • 5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延边大学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山西省卫生防...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湖北省医学科...
  • 1篇山西省卫生厅

作者

  • 17篇黄永成
  • 8篇郝富勇
  • 7篇王晓宏
  • 7篇回良杰
  • 6篇宋干
  • 5篇杭长寿
  • 5篇李淑兰
  • 5篇韩亮
  • 4篇惠连
  • 4篇李德新
  • 3篇张全福
  • 3篇陈龙邦
  • 3篇霍子威
  • 2篇付增武
  • 2篇詹发先
  • 2篇王伟
  • 2篇王琪
  • 2篇吴振彪
  • 2篇王彦宏
  • 2篇郑晓丽

传媒

  • 5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接种人体后的反应与免疫效果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观察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人体接种后的反应与免疫效果。方法 接种后进行一般反应观察,采用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测定血清中3种抗体滴度。结果 接种后一般反应率为7.2%。H1N1、H3N2和B型抗体阳转率分别是84.36%、87.92%和92.80%。接种后的血清抗体GMT分别增长12.0、9.1和10.2倍。3种抗体的保护率分别为95.3%、92.4%和97.7%。结论 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是一种很安全的制品,人体接种后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较高的免疫保护效果。
郭立君王敏文王立成张可畏王志刚范宇红李晓波宋建军张玉辉黄永成孙丽英张福霞李长平吴兆光
关键词:免疫效果
流行性出血热地鼠肾细胞双价灭活疫苗的人体观察被引量:10
1993年
为了研制一种对两型流行性出血热(EHF)均有良好预防效果的灭活疫苗,采用地鼠肾细胞(GHKC)传代适应滴度高(≥8.5logTCID50/ml)的两型EHF病毒株(家鼠型L99株及野鼠型JR株)试制出GHKC双价灭活疫苗(90-1批液体苗和90-2批冻干苗),经卫生部批准,进行了约200人的人体免疫观察。疫苗用福尔马林灭话,加AI(OH)_3佐剂。共免疫242人,其中206人免疫前血清抗体反应阴性。全部接种者除极少数有轻、中度反应,余均无不良反应。两批疫苗接种后,IFA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5.9%及89.2%,ELISA抗体分别为93.5%及91.8%。抽样检查中和抗体反应(每批疫苗30人),用酶斑减少中和试验(EFRNT)检查,两批疫苗对L99株病毒中和抗体阳转率均为100%;对JR株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8.2%及66.7%。每个接种者免前及第一针疫苗接种后56,180,360天血清同时用ELISA法检查抗体,并抽样(每批疫苗30例)检查中和抗体,发现两种抗体的阳性率有逐渐降低的动态变化。两批疫苗三种免疫程序(0,7,28天,0,28,42天及0,28天)接种者的免疫反应基本相似,仅0,28天接种者的抗体水平稍低。对68例接种者于免疫后1年用同一疫苗(90-2批)加强免疫一次,其ELISA及中和抗体均显著升高。试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查20人按种后细胞免疫反应。
宋干黄永成杭长寿李淑兰刘为民傅增武李德新郝富勇霍子威惠连张全福回良杰詹发先王伟石晓宏郑晓丽林静王晓宏王琪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地鼠肾细胞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诱导小鼠产生IFN_γ和IL-2的能力
1998年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诱导小鼠产生IFNγ和IL2的能力王彦宏1陈龙邦1黄永成2吴振彪1王树宽1(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临床免疫科西安7100332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关键词出血热,流行性灭活疫苗细胞免疫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中图号R512....
王彦宏陈龙邦黄永成吴振彪王树宽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灭活菌苗Γ干扰素IL-2
流行性出血热(EHF)地鼠肾细胞(GHKC)灭活疫苗的初步人体观察被引量:20
1991年
用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L99株(家鼠型)感染金黄地鼠肾细胞(GHKC),经福尔马林(0.025%)灭活制备EHF灭活疫苗(88-17批),经检定批准,肌肉(1ml)接种志愿者12人(IO人于0、7、28天,2人分别于0、7天及0、28天各一针),进行了安全性及抗体反应的初步人体观察。结果显示,此种疫苗对人体接种无明显不良反应。接种后,12名接种者IFA、ELI-SA及中和抗体(EFRNT)全部阳转,180天和360天后仍分别有10人血清中和抗体阳性。初步表明,此疫苗是安全的,可以有效诱导抗体产生,其中和抗体多数可持续一年以上。
宋干黄永成杭长寿郝富勇李德新郑晓丽刘为民惠连梁米芳回良杰霍子威李淑兰张全福王晓宏傅增武王伟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L99株(家鼠型)与国内外其它毒株抗原性的比较被引量:12
1995年
流行性出血热家鼠型(Ⅱ型)病毒L99株分别在小白鼠脑腔和金黄地鼠肾细胞传代适应,再初步纯化,所选出的毒株具有广谱抗原性和较高的毒力滴度。应用鼠脑或细胞毒种感染金黄地鼠肾细胞制成灭活疫苗免疫动物,检测血清中和抗体反应及对野鼠型(Ⅰ型)和家鼠型(Ⅱ型)强毒攻击的保护力,均证明L99疫苗有双向的免疫效果。L99活毒免疫动物血清与不同来源的Ⅰ、Ⅱ型病毒交叉中和反应亦证明L99株对两型病毒有明显的交叉反应,表明L99株病毒对两型病毒具有双向抗原性。
郝富勇王晓宏回良杰黄永成黄雪芬李德新杭长寿宋干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性疫苗
汉坦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克隆的研究
1998年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细胞(Tc)在汉坦病毒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细胞克隆技术。结果 从用汉坦病毒L_(99)株灭活疫苗免疫的H-2~dBalb/C纯系小鼠脾细胞,获得6株病毒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其表型为CD_3^+、CD_4^-、CD_8^+。体外杀伤试验表明,T细胞克隆可杀伤汉坦病毒感染的同基因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结论 灭活疫苗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这是重要的细胞免疫保护性机制之一。
陈龙邦王彦宏黄永成
关键词:汉坦病毒灭活疫苗细胞毒性T细胞T细胞克隆
全文增补中
应用金黄地鼠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效力试验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以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原苗或稀释苗免疫地鼠,首针免疫后4周用野鼠型病毒A537株或家鼠型病毒L99株攻击,攻击后第7天取肺和脾以IFA检查EHF病毒抗原。所检测的3批疫苗均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并有一定的规律性。表明该动物敏感,可作为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效力试验的动物模型。
郝富勇回良杰赵晓琳王晓宏韩亮黄永成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效力试验
应用金黄地鼠肾原代细胞生产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敏感的细胞系统——金黄地鼠肾细胞制备流行性出血热I型疫苗、II型疫苗和I型、II型双价疫苗以及对疫苗进行浓缩纯化的方法。
黄永成李淑兰郝富勇郑晓丽惠连王伟回良杰付增武王晓宏王琪韩亮
文献传递
从吉林省延边地区的家兔中发现兔病流行并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被引量:4
1990年
从吉林省延边地区的家兔的脏器组织分离出了13株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其中对乳鼠脑腔接种分离出的3株病毒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这些病毒株的抗原与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双份血清和病兔的恢复期血清进行试验时,血清的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增长,而不能对正常人和呼肠弧病毒Ⅰ~Ⅲ型血清发生反应。毒株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时证明,从家兔分离出的JR_1、JR_2、和JR_3株病毒是姬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韩厚哲郝富勇许昌郁任东鲜李德洙崔华黄永成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分离
地鼠保护力试验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的效力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应用金黄地鼠作动物模型测定国内外四种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的保护率,并测定相应的中和抗体进行比较,发现四种疫苗对动物的保护率均较明显优于其中和抗体水平。说明保护力试验能较全面反映EHF疫苗的效力和质量水平。
董关木刘文雪杨立宏安祺姚智慧俞永新郝富勇王晓宏韩亮黄永成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金黄地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