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旭

作品数:1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氮化
  • 4篇氮化硼
  • 4篇纳米
  • 3篇钛酸
  • 3篇钛酸钡
  • 2篇电子显微镜
  • 2篇电子显微镜观...
  • 2篇微镜观察
  • 2篇显微镜
  • 2篇显微镜观察
  • 2篇六方氮化硼
  • 2篇纳米材料
  • 2篇纳米材料技术
  • 2篇纳米片
  • 2篇纳米钛
  • 2篇纳米钛酸钡
  • 2篇介电
  • 2篇介电常数
  • 2篇聚芳醚
  • 2篇聚芳醚腈

机构

  • 9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南应用磁学...

作者

  • 9篇黄旭
  • 3篇刘敬松
  • 2篇张欢
  • 1篇王伟
  • 1篇戴亚堂
  • 1篇袁红兰
  • 1篇杨菲

传媒

  • 1篇大学化学
  • 1篇磁性材料及器...
  • 1篇高教研究(西...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三明治结构高储能密度聚酰亚胺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三明治结构高储能密度聚酰亚胺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首先用盐酸多巴胺溶液对钛酸钡纳米颗粒进行包覆,制得改性的钛酸钡纳米颗粒,与聚酰胺酸溶液机械共混,真空除泡后,流延成膜,再经高温热亚胺化,获得复合薄膜。以复合...
蒲琳钰黄旭唐婧媛李昱
文献传递
一种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以六方氮化硼为原料,采用去离子水为主要溶剂,氯化钠,氯化锂以及双氧水为辅助剥离试剂,在常温常压下加热,用以剥离出六方氮化硼纳米片。本制备方法能耗低、成本低,试剂无毒无污染,效率高。剥离得到的六...
蒲琳钰黄旭龙依婷
一步共烧法制备的异质MCT-NiZn复合基板
2023年
以Ni_(0.6)Zn_(0.4)Nd_(0.01)Sn_(0.01)Mn_(0.01)Fe_(1.95)O_(4)(NiZn)旋磁铁氧体材料为内芯、0.85(Mg_(0.7)Zn_(0.3))TiO_(3)-0.15Ca_(0.8)Sm_(0.4/3)TiO_(3)(MCT)微波陶瓷为外环,采用一步共烧法制备了环行器/隔离器用钛酸镁钙-镍锌MCT-NiZn异质复合基板。首先将NiZn粉料压制成圆柱体,作为复合基板的内芯;将MCT粉料压制成环形柱体,作为基板的外环,将内芯NiZn和外环MCT的生坯组装,并在特定温度下直接一步共烧,获得MCT-NiZn异质复合基板。研究了共烧温度对复合基板的相组成、微观组织、剪切强度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复合基板直接共烧结后过渡区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NiZn-MCT复合基板之间发生了界面反应,在过渡区形成了新相Mg_(2)TiO_(4),复合基板的最佳共烧温度为1260℃。此外,复合材料具有高剪切强度,达到57.45 MPa。综上,采用一步共烧法制备MCT-NiZn复合基板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复合材料。
喻正鹏杨菲鲜聪袁红兰刘敬松蒲琳钰黄旭
关键词:抗剪切强度微波陶瓷
高介电常数及储能密度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高介电常数及储能密度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粒径为20‑200纳米的聚多巴胺包覆的纳米钛酸钡、层厚为2‑15层的片状纳米氮化硼和数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g/mo...
蒲琳钰黄旭刘敬松曾晶晶李昱
文献传递
一种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以六方氮化硼为原料,采用去离子水为主要溶剂,氯化钠,氯化锂以及双氧水为辅助剥离试剂,在常温常压下加热,用以剥离出六方氮化硼纳米片。本制备方法能耗低、成本低,试剂无毒无污染,效率高。剥离得到的六...
蒲琳钰黄旭龙依婷
思维导图在工科专业普通化学教学中的巧用
2022年
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策略,思维导图应用于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在“解构—建构—重构”的过程中加强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还能从根本上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归纳总结能力,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就普通化学课程的特点开展了思维导图应用的探索,以期能够有效推动思维导图在工科专业普通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黄旭蒲琳钰张欢
关键词:思维导图普通化学教学
“元素无机化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及混合式教学实践被引量:1
2024年
为培养高素质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对研究生课程“元素无机化学”的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主要举措包括重构分层知识体系、建设多维课程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全程多维评价、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多措并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交互学习的能力,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浑然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张欢蒲琳钰王伟戴亚堂黄旭
关键词:课程建设混合式教学
盾构穿越圆砾层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盾构法施工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修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地面占地面积少,噪音、震动小,对环境影响较小、劳动强度低、自动化程度高、掘进速度快越来越受人亲睐。圆砾层,作为地质的组成部分,因地而异,分布在地下不同的深度。  本文...
黄旭
关键词:地铁项目盾构法圆砾层施工工艺
文献传递
高介电常数及储能密度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高介电常数及储能密度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其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粒径为20‑200纳米的聚多巴胺包覆的纳米钛酸钡、层厚为2‑15层的片状纳米氮化硼和数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g/mo...
蒲琳钰黄旭刘敬松曾晶晶李昱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