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锋
- 作品数:21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警江苏总队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阻挡钉技术在胫骨远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估阻挡钉在配合胫骨远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使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9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阻挡钉配合髓内钉内固定,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15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个月;无断钉、骨折再移位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1%。结论:阻挡钉技术在胫骨远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中可起到促进和维持骨折复位、加强髓内钉内固定后骨折稳定性的作用,并为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 潘永飞姜景辉严怀宁叶荣高锋张炜
- 关键词:阻挡钉胫骨远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
- B型骨盆骨折外固定39例
- 2015年
- 骨盆骨折是多发性损伤患者的常见伤,占骨科疾病的14%~20%[1],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2]。骨盆骨折可为分稳定骨折和不稳定骨折。目前,对骨盆骨折仍以支架外固定为主要手段[3]。因为外固定可以对骨盆的前环进行适度的复位,操作简单;对不稳定的骨盆骨折亦可进行早期临时固定[4]。
- 严怀宁张晓峰夏云昆潘永飞高锋叶荣段艳伟文立
- 关键词:外固定疗效
- 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样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样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提取、培养和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大鼠脊髓损伤造模后,分别进行神经样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无细胞悬液移植,每组18只。术后采用BBB评分及斜板实验观察3组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经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具备神经细胞特征。术后6周,BBB评分方面,实验组(16.56±2.42)优于阳性对照组(13.70±2.66),后者又优于阴性对照组(8.37±2.35)。Rivlin斜板实验评分方面,实验组术后2、4、6周,均优于阳性对照组,后者又均优于阴性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可见较多的神经纤维,结构完整,优于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结论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后,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具有良好效果。
- 高锋张晓峰段艳伟严怀宁潘永飞叶荣文立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样细胞分化脊髓损伤
- 经皮针撬注射植骨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29例
- 2006年
- 高锋严怀宁潘永飞叶荣段艳伟
- 关键词:腕舟骨陈旧性骨折植骨治疗骨不连注射皮针腕舟骨骨折
- 体外冲击波与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激素治疗跖筋膜炎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比较体外冲击波与超声引导下注射激素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10月武警江苏总队医院因足跟疼痛而收治的跖筋膜炎患者78例,并将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A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跖筋膜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2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混合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4周、12周晨起足跟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s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用超声测量跖筋膜厚度,记录治疗相关并发症。结果治疗后1周疼痛VAS评分A组高于B组,AOFAS踝与后足评分A组低于B组,跖筋膜厚度A组大于B组(P<0.001)。治疗后4周疼痛VAS评分、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跖筋膜厚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疼痛VAS评分A组低于B组,AOFAS踝与后足评分A组高于B组,跖筋膜厚度A组小于B组。治疗后12周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x^(2)=8.895,P=0.031)。结论体外冲击波与超声引导下注射激素治疗跖筋膜炎均有效,后者短期内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明显,但前者的长期临床效果更佳。
- 何晓飞高锋梁之孔潘华燕马牙南张卫兵
- 关键词:跖筋膜炎体外冲击波超声引导疼痛
- 经皮无头加压空心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合并腕舟状骨骨折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皮无头加压空心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舟状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8例新鲜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舟状骨骨折患者,根据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舟状骨骨折的移位程度按照AO分型,桡骨远端骨折均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复位方法有闭合手法复位,和/或克氏针撬拨复位,和/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腕舟状骨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无头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患肢腕关节放射学指标及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8例患者均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6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1周,平均9.3周。腕关节功能评定参考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7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2%。未发现骨折不愈合腕舟状骨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患侧腕关节功能与健侧相比,背伸及尺偏范围小于健侧腕关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摄片复查示,掌倾角小于健侧腕关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骨高度及尺偏角与健侧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舟状骨骨折采用经皮无头加压空心钉固定舟状骨,外固定架固定桡骨远端,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作为此类骨折治疗的一个选择方案。
- 叶荣夏云昆张晓峰何一成潘永飞高锋严怀宁汪振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腕舟状骨骨折加压空心螺钉外固定架
- 跟骨内侧滑膜肉瘤1例
- 2006年
- 高锋严怀宁周珊珊潘永飞叶荣段艳伟
- 关键词:滑膜肉瘤跟骨
- 系统康复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全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系统康复对全关节镜下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武警江苏总队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在全关节镜下行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修复手术的36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系统康复组和对照组,其中系统康复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治疗,系统康复组同时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术后1周、4周和1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在术后4周、12周和24周进行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系统康复组术后4周、12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康复组患者术后4周、12周、24周AOFA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的患者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经系统康复的踝关节功能较一般治疗恢复更好。
- 蔡宇璐何晓飞梁之孔马牙南高锋
- 关键词:系统康复
- 改良拔罐法治疗疲劳性训练伤140例被引量:2
- 2018年
- 随着我军进入新时代,军队训练常态化、实战化,广大基层官兵在训练中伤病痛的发生率呈升高趋势,许多伤痛经诊断为疲劳性疼痛和慢性劳损性疼痛,以往只能靠服用抗炎镇痛类药物进行治疗,许多官兵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依赖性,只能自我克服,影响了官兵训练的主动性和训练效果。
- 严怀宁高锋叶荣张晓峰潘永飞刘祖德
- 关键词:拔罐训练伤疼痛
-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系统(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s os teosynthesis,MIPPSO)结合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
- 叶荣严怀宁高锋潘永张炜段艳伟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