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世刚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油层
  • 2篇油层结垢
  • 2篇驱油
  • 2篇相互作用
  • 2篇结垢
  • 2篇化学驱油
  • 1篇岩芯
  • 1篇乙烯
  • 1篇羟基
  • 1篇羟基化
  • 1篇相转移
  • 1篇相转移催化
  • 1篇聚乙二醇
  • 1篇二醇
  • 1篇高岭土
  • 1篇苯乙醇
  • 1篇苯乙烯
  • 1篇
  • 1篇催化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颜世刚
  • 2篇姜炳南
  • 2篇刘伟成
  • 1篇宋树忠
  • 1篇刘昌其

传媒

  • 2篇油田化学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2篇1996
  • 1篇199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苯乙烯的相转移催化溴-羟基化被引量:2
1990年
β-苯乙醇是一个重要香料品种,工业上主要由苯乙烯溴-羟基化、环氧化、加氢而制得,其中关键一步是溴-羟基化反应,这是在油-水两相中进行的亲电加成反应。 本文根据前人的工作,在反应中加进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考察了它们对反应的影响,讨论了聚乙二醇的相转移催化行为。
颜世刚宋树忠
关键词:苯乙烯聚乙二醇苯乙醇
在用碱的化学驱油中硅铝垢的生成Ⅰ碱与高岭土的成垢性能被引量:20
1996年
考察了不同条件(包括碱类型、浓度、温度和压力)下.碱-高岭土体系中硅铝垢的生成。碱类型不同,生成的垢物不同。在Na_4SiO_4-高岭土体系中生成高硅垢,在NaOH-高岭土体系中则生成低硅垢。碱浓度、温度和压力的升高促进垢的生成。Na_2CO_3作为一种碱剂,强度较弱,与高岭土的成垢倾向较小。
刘伟成颜世刚姜炳南刘昌其
关键词:相互作用油层结垢化学驱油
在用碱的化学驱油中硅铝垢的生成Ⅱ碱与岩芯组分的成垢机理和性能被引量:2
1996年
分别用X光衍射法和原子发射光谱法考察了固相与碱作用过程中固相中垢的生成和液相中硅、铝离子浓度的变化。研究结果指出,碱使固相中的硅、铝转入液相中,在温度、压力和组成合适的条件下生成铝硅酸盐结晶,晶粒逐渐长大而析出成垢。固相组成不同,生成的垢不同。蒙脱土,辽河和胜利岩芯与NaOH生成高硅垢。Na2CO3与辽河和胜利岩芯的成垢趋势很弱。在化学驱油中选用Na2CO3为碱剂是合适的。
刘伟成颜世刚姜炳南
关键词:相互作用油层结垢化学驱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