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菊
- 作品数:103 被引量:399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腺肽制剂协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Meta分析
- 2023年
- 目的系统评价胸腺肽协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肝癌的辅助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Embase等,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1年6月,收集胸腺肽ɑ1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案(试验组)对比单纯TACE介入治疗方案(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资料,进行质量评价、Meta分析及证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NK细胞、CD4、CD3含量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生活质量改善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细胞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GRADE评价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以及NK细胞含量的证据等级为中级,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及CD4/CD8比值的证据等级为低级。结论胸腺肽ɑ1联合TACE介入治疗方案治疗PHC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GRADE证据级别整体偏低,提示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偏倚的可能性,需要更高质量的RCT研究进一步验证。
- 王新亭邝玉慧陈欣菊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META分析
- 胃及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92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陈欣菊
- 关键词:活动性胃溃疡复合性溃疡消化性溃疡
- 浅谈健脾实脾法论治慢性胆道感染
- 2022年
- 慢性胆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属于中医“胁痛”“黄疸”“胆胀”等范畴,多存在先天胆道畸形或后天手术及微创治疗技术等干预情况,为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而中医药对此类疾病具有治疗优势,临床常见以下证型为主:(1)肝胆气郁证:主症为右胁胀痛或心下痞满,舌淡红,苔白或微黄,脉弦。(2)肝阴不足证:主症为胁肋疼痛,隐隐不休,遇劳加重,舌红尖刺、中有裂纹或见光剥或脉细弦。临床体会该病当以疏肝利胆为基本治法,尤其需要重视健脾实脾以调气机,通过灵活辨证随证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王新亭陈欣菊
- 关键词:慢性胆道感染从脾论治中西医结合
- 叉头转录因子A2、J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叉头(FOX)转录因子A2(FOXA2)与FOXJ2的表达水平,探讨FOXA2、FOXJ2与HC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7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学检查明确为HCC患者54例,收集临床资料和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CC组织中FOXA2与FOXJ2的蛋白水平表达,分析其与HCC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与校正χ2检验,FOXJ2与FOXA2表达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采用Kaplan-Merier法进行生存期分析;采用Image-Pro Plus进行FOXA2、FOXJ2表达的半定量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HCC组织中FOXA2和FOXJ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37%(38/54)和75.92%(41/54);FOXA2和FOXJ2表达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rs=0.648,P<0.001)。FOXA2阴性组与阳性组相比,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肿瘤个数、AF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440、4.113、4.352、3.865,P值分别为0.020、0.043、0.037、0.049);FOXJ2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7,P=0.002)。FOXA2、FOXJ2阳性表达组HCC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均显著高于FOXA2、FOXJ2阴性表达组HCC患者(P值均<0.01)。结论FOXA2与FOXJ2的表达水平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二者在HCC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 冉小柯陈欣菊赵云霞张鑫杨荷孙祎尧陈晓琦
- 关键词:叉头转录因子类
- 肝胆管细胞癌中西医临床特点的初步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肝胆管细胞癌中西医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5月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诊断为肝胆管细胞癌及肝细胞癌病例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阳性率,了解肝胆管细胞癌的中医证型分布。结果:肝胆管细胞癌组患者的CA199阳性率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组(68.75%vs 31.25%,P=0.03),肝细胞癌组患者AFP阳性率明显高于肝胆管细胞癌组患者(56.25%vs10.25%,P<0.01),肝细胞癌组患者与肝胆管细胞癌组患者的CEA阳性率无明显差异(18.75%vs 31.25%,P>0.05)。肝肾阴虚是肝胆管细胞癌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结论:肿瘤标志物CA199与肝胆管细胞癌有较好的相关性,可能是肝胆管细胞癌相对特殊的肿瘤标志物,肝肾阴虚可能是肝胆管细胞癌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
- 王新亭陈欣菊赵强龙洋
- 关键词:肝胆管细胞癌肿瘤标志物CA199中医证型
- OX40与OX40L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OX40(CD134)和OX40L(CD134L)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4例病理明确诊断为HCC患者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组织中OX40与OX40L的表达程度,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在HCC组织中的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HCC组织中OX40和OX40L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78%和74.07%;两者表达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4)。OX40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癌栓形成、是否转移、肿瘤个数、AFP均无关(P>0.05);OX40L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AFP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癌栓形成、是否转移、肿瘤个数无关(P>0.05);OX40与OX40L阳性表达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均高于阴性表达组;OX40的表达水平与CD4^(+)(P=0.036)、CD8^(+)(P=0.003)相关;OX40L的表达水平与CD4^(+)不相关(P=0.186),与CD8^(+)相关(P=0.001)。结论:OX40与OX40L的表达程度与H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两者可能通过刺激CD4^(+)与CD8^(+)调节机体免疫机制从而抑制HCC的发生发展。
- 陈晓琦冉小柯赵云霞赵晴张鑫范甜雨陈欣菊
- 关键词:肝细胞癌OX40OX40L免疫组化
- 陈欣菊教授治疗早中期肝癌经验初探被引量:2
- 2020年
-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于中医"癥瘕""积聚"等范畴。陈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道肿瘤临床和学术研究,在治疗肝癌方面经验丰富,提出肝癌发病由外邪入侵、正气虚弱、瘀毒互结所致,抓住早中期肝癌"正虚邪实"的病机特点,治疗上坚守中西并重:发挥西医微创直中病灶、中医辨证整体调治的优势,进行分期分微创方法辨病证论治,走西医与中医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中药内服与中医外治相结合的治疗肝癌模式,临床疗效显著。
- 鲁丽娟张笑天陈欣菊
- 关键词:正气虚弱中西医结合
- 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VEGF、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1∶1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VEGF、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对患者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结果①在性别、年龄、合并乙型肝炎、Child-Pugh分级、AFP值、临床分期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癌患者在治疗各时间节点的VEGF和HIF-1α表达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829,P<0.001)。③VEGF浓度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3月降至术前水平(P>0.05),HIF-1α在TACE后3月仍高于术前(P<0.05)。④扶正消瘤颗粒可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⑤扶正消瘤颗粒可减少TACE序贯RFA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⑥血清中VEGF水平与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r=0.251),HIF-1α水平与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性(P<0.05,r=0.450)。结论扶正消瘤颗粒可明显改善TACE序贯RFA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 陈晓琦张鹏鸽陈新蕊冀爱英吕转赵云霞陈欣菊邵明义
- 关键词:扶正消瘤颗粒肝癌HIF-1ΑVEGFTACE
- 郑玉玲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并发腹泻经验浅谈被引量:10
- 2020年
- 腹泻是结肠癌术后化疗常见的并发症,易反复发作,西医治疗效果不佳。郑玉玲立足中医,另辟蹊径,对中医治疗结肠癌术后化疗并发腹泻有独到认识。郑玉玲临证辨本病多属脾虚湿盛证、肝脾不和证和脾肾虚衰证,认为脾虚是其关键,以扶正培本法为理论依据,采用补益之法,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改善结肠癌术后化疗并发腹泻、有效缓解化疗不良反应,为中医药临床诊治化疗并发腹泻提供参考。
- 王田园陈晓琦陈欣菊郑玉玲
- 关键词:肠覃脾虚扶正培本法补中益气汤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多个数据库并筛选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有效活性成分和其作用于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的相关靶点,并采用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CytoHubba插件中多种算法筛选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EC关键靶点,并采用R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discovery,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o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有效活性化合物和靶蛋白的结合能力进行验证。结果:从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方中药中共筛选出59种活性成分,治疗EC靶点106个,其中关键靶点21个。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等107个通路;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关键靶点主要涉及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等1341个生物过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活性、生长因子活性等59个分子功能,细胞定位在囊泡腔、膜区等26个细胞组分。分子对接提示药物活性成分β-谷甾醇、山柰酚、槲皮素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MAPK3靶点对接良好。结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EC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
- 邝玉慧陈欣菊徐方飚陈晓琦郑玉玲
- 关键词:豆根管食通口服液食管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