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彦林

作品数:43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红十字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鼻炎
  • 14篇变应性
  • 14篇变应性鼻炎
  • 12篇肿瘤
  • 11篇细胞
  • 8篇鼻腔
  • 7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7篇喉肿瘤
  • 6篇对变应性鼻炎
  • 6篇手术
  • 6篇干扰素
  • 5篇咽肿瘤
  • 5篇黏膜
  • 4篇蛋白
  • 4篇嗜酸
  • 4篇气管
  • 4篇缺损
  • 4篇外科
  • 4篇吸入

机构

  • 41篇临沂市人民医...
  • 7篇山东大学第二...
  • 6篇山东医学高等...
  • 5篇山东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药理学教研室

作者

  • 41篇陈彦林
  • 23篇李钦
  • 11篇杜英华
  • 8篇张大良
  • 8篇马焱燚
  • 6篇孙崇伟
  • 6篇孔平
  • 6篇张永东
  • 4篇付玉贵
  • 4篇杨佩珍
  • 4篇吕怀庆
  • 4篇朱娴静
  • 4篇杨兆科
  • 4篇顾晓
  • 3篇尤翠平
  • 3篇刘玉刚
  • 3篇陈志鹏
  • 2篇赵广娟
  • 2篇马炎焱
  • 2篇武彩霞

传媒

  • 10篇山东大学耳鼻...
  • 6篇中华耳鼻咽喉...
  • 6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山东医大基础...
  • 2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耳鼻喉学报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4第四...

年份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HIV阳性患者扁桃体手术探讨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抗 -HIV阳性患者行扁桃体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法检出 36例抗 -HIV阳性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并行扁桃体切除术。 6例在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 4例 8岁患儿表面麻醉后行挤切术 ,其余 2 6例均在局麻下坐位手术。另取 30例抗体阴性患者作对照组。术后分别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对策。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 1例因局部伤口感染术后 6d发生扁桃体术后继发性出血 ,1例继发肺部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 5 6 %。结论 :扁桃体切除术亦适用于抗 -HIV阳性患者。术后严密观察。
陈彦林朱娴静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扁桃体切除术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肺功能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通过对慢性鼻一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肺功能的检测,分析鼻息肉的病变范围及炎症状态与下呼吸道病变发生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3月至6月住院手术的56例CRSwN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详细询问病史,术前均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肺功能检测、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术后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依据以上检测结果将患者分组,比较各组间气道高反应性、哮喘、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与鼻息肉病变范围和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结果CRSwNP患者发生气道高反应性、哮喘、肺功能异常的比率分别为37.5%、44.6%、53.6%;没有明显下呼吸道症状患者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亦高达50.0%。CRSwNP患者鼻内镜评分、CT评分分值越高,其发生气道高反应性、哮喘、肺功能异常的比率越大,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鼻内镜评分)(苔镜值分别为8.077、3.989、7.445,P值〈0.01或〈0.05;x2cT值分别为3.863、5.380、4.309;4.293、4.293、4.572;10.572、13.504、13.295;P值〈0.01或〈0.05)。皮肤点刺实验阳性患者发生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的比率比阴性患者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气道高反应、哮喘、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嗜酸性粒细胞正常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或〈0.01)。结论CRSwNP患者可能伴发有症状或无症状的下呼吸道病变,病变范围及炎症程度与下呼吸道病变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性。
顾晓叶萍陈凤仪陈彦林杨燕张立强史丽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支气管高反应性变应原嗜酸细胞
间接喉镜明视下经鼻腔行腺样体切除术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估间接喉镜明视下经鼻底进入鼻息肉钳行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80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采用间接喉镜明视下经鼻底进入直头鼻息肉钳切除腺样体,采用双极或单极电凝经鼻或口行鼻咽部创面止血。结果术中术野清楚,术后无出血,腺样体切除彻底,无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无任何并发症出现。结论间接喉镜下经鼻腔行腺样体切除术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操作,腺样体切除彻底,安全,无并发症。
吕怀庆陈彦林王永强
关键词:间接喉镜腺样体切除术儿童
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后NO/NOS和ET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血NO、NOS、ET含量与突发性耳聋的关系。方法:应用酶法和放免法检测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后NO、NOS及ET的含量,并与3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相比较。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血NO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而NOS、ET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1个月后血NO、NOS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T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NO、NOS、ET水平的检测对了解病情观察其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李钦孔平陈彦林马炎焱杨兆科杜英华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酶内皮素
转录因子GATA3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的调控作用
2008年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3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的调控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32只,随机平均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实验组),B组采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建立大鼠AR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30天取鼻腔灌洗液测定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浓度;黏膜切片观察鼻腔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结果B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IL-4、IL-5水平分别为(90.5±18.8)pg/mL和(59.6±11.4)pg/mL,明显高于A组(3.8±1.5)pg/mL、(10.8±2.0)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组大鼠鼻腔黏膜充血、水肿,黏膜层增厚,并有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B组鼻腔黏膜中GATA3表达增加,且与细胞因子IL-4、IL-5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GATA3表达增高与IL-4、IL-5上调有关。
李钦马焱燚陈彦林杜英华张永东武彩霞
咽旁间隙肿瘤36例临床分析
陈彦林
γ干扰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腔灌洗液中嗜酸粒细胞凋亡及Eotaxin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探讨鼻腔滴入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对AR大鼠鼻腔灌洗液中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凋亡及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AR组(B组)、布地奈德组(C组)和IFN-γ组(D组),每组10只。B、C和D组大鼠采用卵清蛋白(OVA)、氢氧化铝建立AR大鼠模型,分别于模型建立后第31-38天,每只每日每侧鼻腔滴入磷酸盐缓冲液50μL、布地奈德50μL(1.28μg/μL),IFN-γ50μL(0.02μg/μL)。A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各组大鼠于第39天取鼻腔灌洗液,检测其EOS百分比,流式细胞术检测EOS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Eotaxin水平。结果 C、D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EOS百分比明显低于B组(P均〈0.01);C、D组鼻腔灌洗液中EOS凋亡率明显高于B组(P均〈0.01);C、D组鼻腔灌洗液中Eotaxins明显低于B组。D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EOS百分比与其凋亡率呈显著负相关(r=-0.769,P〈0.05);D组大鼠鼻腔灌洗液中EOS百分比与Eotaxi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50,P〈0.05)。结论 IFN-γ可显著增加AR大鼠鼻腔灌洗液中EOS的凋亡,降低Eotaxins水平,明显减少了鼻腔内EOS的浸润,从而减轻了AR的炎症反应,对AR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李钦陈彦林马焱燚张永东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嗜酸粒细胞凋亡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鼻腔灌洗液Γ干扰素
鼻腔滴入IFN-γ对AR大鼠鼻腔黏膜中GATA-3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鼻腔吸入IFN-γ对大鼠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各8只。A组为阴性对照组。B、C、D组采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建立大鼠AR模型,B组为阳性对照组、C组为IFN-γ治疗组、D组为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对照组。B、C、D组于模型建立后第31~38天,每只每日每侧鼻腔分别滴入PBS50μl、IFN-γ1μg和丙酸倍氯米松3.5μg。第39天取鼻腔黏膜,观察鼻腔组织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转录因子GATA3。结果与A组相比,B组鼻黏膜充血、水肿,黏膜层增厚,有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GATA3表达增加;C、D组上述炎性改变明显减轻,鼻黏膜中GATA3表达减少。结论鼻腔滴入IFN-γ治疗AR可能与阻断GATA3表达,从而继发抑制Th2型反应有关。
李钦张永东孙崇伟陈彦林杜英华赵广娟张大良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鼻腔吸入γ干扰素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鼻腔吸入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对大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卵白蛋白、氢氧化铝建立大鼠AR模型,分为阳性对照组(B组)、IFN-γ组(C组)和丙酸倍氯米松组(D组),每组8只大鼠,分别于模型建立后第31—38天,每只每日每侧鼻腔滴入磷酸盐缓冲液50μl、IFN-γ1μg和丙酸倍氯米松3.5μg,另设阴性对照组(A组)大鼠8只。第39天取鼻腔灌洗液测定细胞成分、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浓度;取血测定血浆IgE水平;黏膜切片观察鼻腔组织病理学改变及GATA-3的表达。结果C组鼻腔灌洗液中的嗜酸粒细胞数量(x^-±s,下同)为(0.005±0.003)×10^4/ml,明显低于B组(0.225±0.060)×10^4/ml(P〈0.01);C组鼻腔灌洗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为(7.8±3.5)pg/ml,白细胞介素5为(12.5±4.3)pg/ml,均低于B组(P值均〈0.01);C组血浆中总IgE为(38.5±9.6)μg/ml,卵白蛋白特异性IgE为(19.8±5.4)IU/ml,均低于B组(P值均〈0.01)。B组大鼠鼻腔黏膜充血、水肿,黏膜层增厚,并有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而C组大鼠上述炎性症状改变减轻。免疫组化显示B组鼻腔组织中GATA-3表达增加,而C组的表达减少。结论鼻腔吸入IFN-γ可以抑制AR大鼠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5的合成,抑制嗜酸粒细胞在鼻腔内的炎性浸润,降低血浆中总IgE和卵白蛋白特异性IgE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阻断GATA-3表达,从而继发抑制Th2型反应有关。
李钦张永东孙崇伟陈彦林杜英华赵广娟张大良
保持颈前带状肌群连续性的甲状腺肿瘤手术
2001年
陈彦林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