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勍

作品数:50 被引量:22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宫颈
  • 13篇子宫
  • 12篇肿瘤
  • 12篇宫颈癌
  • 7篇手术
  • 7篇卵巢
  • 7篇宫腔
  • 6篇宫腔镜
  • 5篇疗效
  • 5篇内膜
  • 5篇宫颈肿瘤
  • 5篇宫内
  • 5篇宫内膜
  • 4篇术后
  • 4篇子宫内膜
  • 4篇细胞
  • 4篇卡铂
  • 4篇化疗
  • 3篇电解质
  • 3篇增殖

机构

  • 4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郑州市妇幼保...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2篇陈勍
  • 29篇林仲秋
  • 13篇周晖
  • 13篇陈志辽
  • 12篇王丽娟
  • 11篇张丙忠
  • 9篇张睿
  • 8篇冯淑英
  • 7篇谭玉婷
  • 6篇彭永排
  • 5篇梁玉萍
  • 5篇陈湘云
  • 5篇杨清元
  • 5篇冯华英
  • 4篇卢淮武
  • 4篇关明飞
  • 3篇陈明
  • 3篇康金玉
  • 3篇张莘
  • 2篇都红蕾

传媒

  • 6篇广东医学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14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子宫纵隔4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对子宫纵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4例有自然流产或不孕病史,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纵隔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并在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术后随访追踪患者妊娠和分娩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作出讨论。结果:44例患者中,自然流产患者31人,原发不孕患者13人,术前自然流产发生率为94.6%,早产2例,足月妊娠2例。全部患者施行了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44例术中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31例自然流产患者失访3例,追踪28例中,总怀孕次数41次,计划内妊娠33次,自然流产发生率21.2%,足月妊娠率66.7%,早产12.1%;13例不孕患者中失访3例,随访10例中,有4例足月妊娠,1例现妊娠4个月。结论: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纵隔的方法,术后患者足月妊娠率明显升高,自然流产率下降,对于原发不孕患者则可以提高怀孕率。
康金玉陈勍彭永排张娟林仲秋
关键词:子宫宫腔镜检查子宫纵隔宫腔镜自然流产率不孕患者足月妊娠
补佳乐用于防止再次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评价补佳乐用于防止术后再次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检查并行宫腔粘连切开术患者52例,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后分为A组和B组。B组患者术后加用补佳乐2 mg/日,联合安宫黄体酮序贯治疗,共计29例;A组患者选用复方孕二烯酮片1片/日,共23例,共用药3个周期,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项目,再行宫腔镜检查并取出宫内节育环。结果:所有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再次宫腔镜检查,补佳乐组1例患者再次发生宫腔粘连,其他患者预后恢复良好;A组9例患者再次出现宫腔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粘连切开分离术后,补佳乐是防止术后再次宫腔粘连的有效药物。
张莘张丙忠冯淑英陈勍彭永排
关键词:宫腔粘连补佳乐
楷莱联合卡铂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
目的:探讨楷莱联合卡铂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4例宫颈癌患者,采用楷莱联合卡铂化疗,分析疗效与副作用。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化疗后病灶均见明显缩小,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楷莱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宫颈癌有效、安全...
张丙忠林仲秋陈勍冯华英谭玉婷
关键词:宫颈癌化疗治疗
文献传递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了解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情况。方法 总结分析 96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CIN -Ⅰ为 9例 ,CIN -Ⅱ为 2 7例 ,CIN -Ⅲ为 6 0例。结果 CIN病变的发病以 30~ 4 0岁年龄组多见 ,阴道镜诊断较准确 ,各种级别CIN的方法处理有 :物理治疗、手术刀锥切术、电热环治疗 (LEEP)、全宫切除术等。结论 从CIN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它的处理方法不仅在于它的级别 ,而且要从患者的年龄及生育情况出发 ,以去除宫颈病变部位为最可靠的方式。治疗不足危害性大 ,做好CIN的诊断和治疗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预防。
陈志辽林仲秋张睿王丽娟陈勍张丙忠周晖杨清元
关键词:CIN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年龄组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再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再手术的可行性,再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减少术后复发提高受孕方法,并分析手术难点。方法收集分析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再手术病例及术后随访生育情况。结果二次手术均应用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复发再手术的难度大,出血量多。未生育8例中2例行根治性手术;随访2年,3例足月分娩。结论对自觉症状较重、要求生育的,再手术仍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可提高术后怀孕数。术中手术困难时不强求彻底,尽量避免损伤周围脏器。
廖乐君陈勍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再手术再手术治疗术后复发复发再手术生育情况术后随访根治性手术
联用CA_(125)和D-二聚体检测在卵巢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研究卵巢癌与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血CA125和D-二聚体水平,旨在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好的检测指标。方法:测定50例卵巢癌与5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清CA125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50例卵巢癌患者血小板计数、CA125及D-二聚体水平均较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明显升高(P均〈0.01),卵巢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期别有关,Ⅲ~Ⅳ期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联用CA125和D-二聚体时阳性似然比明显高于单用CA125检测阳性似然比,而两者的阴性似然比接近。结论:卵巢癌患者体内存在着异常的血液高凝与继发纤溶状态,D-二聚体升高可能与卵巢包块的良恶性及肿瘤期别和预后有关,联用CA125和D-二聚体检测能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陈明林仲秋陈勍冯淑英
关键词:卵巢癌卵巢巧克力囊肿CA125D-二聚体
复发性流产和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宫腔镜在复发性流产和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A组)以及257例异常子宫出血者(B组)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其宫腔情况,对宫腔异常者,在宫腔镜下进行矫治,追踪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A组198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镜检查正常宫腔80例(40.40%),异常宫腔118例(59.60%),其中主要病变类型包括子宫纵隔48例,宫腔粘连32例等;B组257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正常宫腔62例(24.12%),异常宫腔195例(75.88%),其中主要病变类型包括子宫内膜肥厚49例,子宫内膜炎46例,子宫内膜息肉4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2例。两组患者宫腔镜下的宫腔病变类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病人共随访到104例,其中正常宫腔17例,足月分娩4例(23.53%);异常宫腔87例,行矫正手术后,足月妊娠分娩45例(51.72%),足月分娩率明显提高。结论:宫腔镜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诊断宫腔病变的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复发性流产和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对宫腔异常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在宫腔镜下进行矫治后,可以明显提高足月分娩率。
邢卫杰于丛一李予冯淑英陈勍梁玉萍罗启东张清学
关键词:宫腔镜复发性流产异常子宫出血
口服避孕药与宫颈癌关系外文文献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口服避孕药(OC)与女性宫颈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对国外学者自1996年1月~2005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口服避孕药使用时间与宫颈癌发病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应用RevMan4.2软件计算优势比值(OR)。结果:入选的5篇文献包括了1567个病例及3471个对照。单纯以使用OC与否进行分组,观察两组发病率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持续使用OC组根据使用时间进行亚组分析,长期使用OC亚组中,OR=1.55,95%CI为(1.23,1.95),表明长期使用OC者宫颈癌的发病危险度是对照组的1.55倍。结论:长期使用OC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陈明林仲秋陈勍
关键词:口服避孕药宫颈癌META分析
子宫肉瘤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预后相关因素及改进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29例子宫肉瘤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平滑肌肉瘤14例(48.28%),内膜间质肉瘤11例(32.93%),恶性苗勒管混合瘤3例(10.34%),淋巴肉瘤1例。Ⅰ期22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Ⅳ期1例、未确定分期1例。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确诊率为34.48%。治疗以手术为主,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10例。术后24例(82.76%)加用了化疗,3例(10.34%)加用了放疗。总的2年生存率为79.31%,5年生存率为48.28%,死亡2例。结论子宫肉瘤发病率较低,预后较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力争术前或术中确诊,作较广泛切除,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以减少复发和提高存活率。
周晖关明飞卢淮武林仲秋陈勍
关键词:子宫肿瘤肉瘤
宫颈癌卵巢侧面移位术后卵巢内分泌功能及并发症的监测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调查宫颈鳞癌年轻患者卵巢侧面移位术后(LOT)卵巢内分泌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接受宫颈癌根治性手术及LOT治疗的47例早期宫颈鳞癌年轻患者进行3次相隔半年的调查,通过围绝经期综合征量表结合血中卵泡刺激素(FSH)值判断卵巢内分泌功能;超声检查移位卵巢了解LOT术后并发症。结果3次调查中,保留正常卵巢内分泌功能的比率在术后没有辅助盆腔外放疗组分别为90.9%,88.5%,85.7%;术后加用辅助放疗组分别为81.3%,73.3%,71.4%;两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手术年龄低于40岁的患者中为96.4%,93.5%,93.3%;手术年龄40-45岁的患者中为60.0%,50.0%,41.7%;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卵巢移位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症状性卵巢囊肿,其发生率分别为5.3%,4.9%,4.8%。结论LOT能够保护卵巢不受盆腔外放疗的损伤;手术年龄与移位卵巢内分泌功能的保留有相关性;LOT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主要为症状性卵巢囊肿,其发生率低。
康金玉林仲秋陈勍张丙忠彭永排陈志辽王文军
关键词:卵巢移位卵巢功能并发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