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裕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100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山药
  • 4篇拌种
  • 3篇土壤
  • 3篇拌种剂
  • 3篇播种
  • 3篇播种繁殖
  • 2篇土壤表面
  • 2篇切块
  • 1篇段子
  • 1篇对植
  • 1篇应用型人才
  • 1篇应用型人才培...
  • 1篇应用型人才培...
  • 1篇用种量
  • 1篇育苗
  • 1篇育苗方法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土壤
  • 1篇桑黄菌
  • 1篇生根剂

机构

  • 7篇湖北理工学院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上海泽泉科技...

作者

  • 10篇金裕华
  • 6篇康薇
  • 6篇郑进
  • 2篇阮宏华
  • 1篇王国兵
  • 1篇瞿晓怡
  • 1篇徐玲花
  • 1篇王丰
  • 1篇邹涛
  • 1篇徐振
  • 1篇韩凌云
  • 1篇杨裕启
  • 1篇闵建华
  • 1篇曹芳
  • 1篇刘颋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科技风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药切块播种繁殖专用拌种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药切块播种繁殖专用拌种剂。所述拌种剂是由生根剂、杀菌剂和草木灰组成,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生根剂1~15%、杀菌剂30~44%、草木灰55%。所述生根剂由蛭石粉、6‑苄氨基腺嘌呤和萘乙酸混合而成,其制备...
康薇郑进金裕华
文献传递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介绍了我校在国家倡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的部分改革,构建了新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成绩评价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成果。
金裕华邹涛徐玲花曹芳刘颋杨裕启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
一种山药育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药育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山药种块茎的选择;切刀消毒;种块茎的切块分割:先将种块茎按“十字型”纵切两刀,然后横切成长约5-7cm的山药段子,单个山药段子的平均重约15~20g;使用山药切块播种繁殖专用...
康薇郑进金裕华
文献传递
蕲山药脱毒微型种豆的繁育方法
一种蕲山药脱毒微型种豆的繁育方法。主要包括试管苗的炼苗、培壮或脱毒试管零余子的室内穴盘育苗和防虫温网室中无土栽培蕲山药脱毒微型种豆。本方法应用组织培养的蕲山药脱毒试管组培苗或零余子为材料,在防虫温网室中繁育蕲山药脱毒微型...
康薇郑进金裕华
文献传递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微生物量N时空变异被引量:12
2011年
为了阐明我国中亚热带森林区土壤微生物量N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在福建省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选择了常绿阔叶林(EBF,500m)、针叶林(CF,1200m)、亚高山矮林(SDF,1800m)和高山草甸(AM,2100m)4种不同海拔植被类型土壤(0~10、10~25、25~40cm)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N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在0~10cm土层中EBF、CF、SDF、AM土壤微生物量N分别为106.7、140.8、254.9和355.8mg·kg-1,不同海拔之间土壤微生物量N差异显著(P<0.05)。土壤微生物量N在0~10cm土壤表层最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4种不同植被类型的3个土壤层次中土壤微生物量N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且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冬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在0~10cm土层影响土壤微生物量N沿海拔梯度空间变异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及全N含量,而影响土壤微生物量N季节性变异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
王国兵王丰金裕华汪家社阮宏华
一种山药育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药育苗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山药种块茎的选择;切刀消毒;种块茎的切块分割:先将种块茎按“十字型”纵切两刀,然后横切成长约5-7cm的山药段子,单个山药段子的平均重约15~20g;使用山药切块播种繁殖专用...
康薇郑进金裕华
山药切块播种繁殖专用拌种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药切块播种繁殖专用拌种剂。所述拌种剂是由生根剂、杀菌剂和草木灰组成,各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生根剂1~15%、杀菌剂30~44%、草木灰55%。所述生根剂由蛭石粉、6-苄氨基腺嘌呤和萘乙酸混合而成,其制备...
康薇郑进金裕华
桑黄人工培养及其菌糠水提液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桑黄,学名鲍氏层孔菌,属担子菌门,刺革菌科,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近年来,桑黄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重视,桑黄及同属的其它药用真菌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纯化已经成为目前药用真菌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国内桑黄...
金裕华
关键词:桑黄菌绿豆小青菜
文献传递
Study on Cu Resistance of Ricinus communis L. Callus
2013年
[Objective]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growth and Cu absorption of Ricinus communis L. callus under Cu stress. [Method] CuSO4.5H20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Cu concentrations were added to callus subculture medium; callus was inoculated and Cu resistance index of callus was worked out. Cu content in callus was deter- mined with the method of Varian AA240FS. [Result] With the Cu concentration at 60 mg/L, the growth of callus was inhibited, its Cu resistance index was only 33.87%. With the Cu concentration at 40 mg/L, callus was faint yellow in color, and grew rapidly with its Cu resistance index at 61.29%. Such high level resistance could remain the same after six week after continuous subculture. In the 4t week of culture, Cu resistance index in treatments with Cu concentrations at 10, 20, 30, 40 mg/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3rd week, and the content of Cu in callus of the treatments was 0.33, 0.54, 1.16, 1.40 mg/g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u con- centration at 40 mg/L in culture medium can be the threshold for selecting Cu re- sistance R. communis callus.
康薇董化洋金裕华闵建华郑进
关键词:SELECTION
基于景观图论和生物能学的景观演变分析方法被引量:3
2012年
探讨将景观格局分析的结果应用于景观规划与管理实践,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苏州水岸带景观为例,尝试整合景观图论和生物能学理论,形成一种简单、直观且高效的景观演变分析方法,从生态视角评估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为可持续的景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在ArcGIS支持下,以4期GoogleEarth图像为基础数据,绘制出景观图示;分析节点和连线数量、类型和空间形态的变化以追溯景观的变化历程,阐释图示的生态学含义。结果表明,苏州水岸带景观出现明显的破碎化、自然景观连通性显著降低、细小水系消失以及水岸缓冲带缺乏等问题,对关键生态节点和连线的识别,可以有针对性地保护自然景观元素,平衡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韩凌云徐振阮宏华瞿晓怡陈桂娟冯育青金裕华
关键词:景观规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