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志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风洞
  • 2篇跨声速
  • 2篇跨声速风洞
  • 2篇仿真
  • 2篇NARMAX...
  • 1篇电液
  • 1篇电液伺服
  • 1篇电液伺服系统
  • 1篇信号
  • 1篇预测控制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制程
  • 1篇软件逆向工程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值模拟
  • 1篇伺服
  • 1篇伺服系统
  • 1篇通风

机构

  • 11篇中国空气动力...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北京航天测控...

作者

  • 11篇金志伟
  • 3篇杜宁
  • 3篇张鹏
  • 2篇易凡
  • 2篇孙宁
  • 2篇郁文山
  • 2篇王春
  • 2篇芮伟
  • 2篇杨兴锐
  • 2篇刘龙兵
  • 1篇饶正周
  • 1篇马永一
  • 1篇曾繁斌
  • 1篇龙秀虹
  • 1篇薛江平
  • 1篇袁平
  • 1篇宋元
  • 1篇郑磊
  • 1篇贾召会

传媒

  • 5篇兵工自动化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测控技术
  • 1篇自动化技术与...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神经网络的风洞马赫数预测控制仿真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2.4 m跨声速风洞很难用精确的机理模型表示系统的动态特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风洞马赫数预测控制策略。综合了模型预测控制和神经网络建模的优点,对于控制参数未知、非线性和时变系统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利用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系统的动态响应、非线性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在训练过程中捕获系统的动态特性等措施,实现了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MPC结构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很好的跟踪性能和控制效果。
金志伟杨兴锐苏北辰
关键词:风洞预测控制神经网络
基于前馈—模糊PID策略的风洞控制器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2.4m跨声速风洞因强耦合、强非线性、大滞后等特性无法获得其精确数学模型,使用经典PID算法控制精度无法满足试验要求的问题,设计基于前馈—模糊PID策略的复合控制器,并应用于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的应用对于流场控制精度提高有良好的效果。
金志伟杜宁邢盼景川
关键词:风洞前馈
软件逆向工程技术在2.4m风洞核心控制程序研制中的应用
2016年
为解决2.4 m风洞核心控制程序中存在几个没有源代码的C语言执行模块严重制约系统平台升级的问题,采用软件逆向工程技术研制新的替代模块。介绍了模块重新研制的步骤方法、软件调试方案等,给出程序改造后的实际控制曲线。试验数据结果表明:风洞流场和模型姿态控制精度达到或优于原来系统的指标,并已投入风洞试验实际应用,证明软件研制是成功的。
饶正周易凡金志伟杨兴锐
关键词:软件逆向工程控制程序
某风洞通风及除湿系统设计与研究
2021年
本文主要针对某风洞厂房内温/湿度较大,且环境密闭,造成测控系统部分设备元器件发热和锈蚀,严重影响设备寿命和系统稳定性问题,设计研制了一套风洞厂房通风除湿系统。通过对厂房实际计算分析,并进行数值模拟,选择合适的方案,以达到使厂房内温/湿度可调控目的。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后,厂房内温、湿度均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设备的工作环境。
王琪山邢盼刘龙兵金志伟
关键词:风洞通风除湿数值模拟
2.4m风洞栅指系统同步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2.4m风洞栅指系统控制流场精准度不足的问题,开展栅指系统同步控制策略研究。简介栅指控马赫数原理,采用MOOG伺服控制器,提出一种新的同步控制算法,完善其核心控制程序,并对优化前后在试验过程中栅指动态同步误差进行对比分析。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栅指系统的同步控制性能,为改善2.4 m风洞流场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金志伟马永一张鹏曾繁斌
风洞油源控制系统的设计被引量:1
2020年
油源系统作为风洞的动力系统,在风洞运行和试验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而由于长期处于高油高蚀的环境,其各种部件和机构都非常容易老化;文中风洞是国内主力生产型风洞,任务繁重,功能要求高,原油源控制系统已非常老旧,故障频发,维修工作复杂耗时,已不能很好的满足试验需求,因此对风洞油源控制系统的重新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基于PLC控制的风洞油源控制系统,包括系统硬件设计、下位机PLC软件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等,综合部署在风洞测控间和风洞现场,实现了风洞油源系统的机泵组启停控制、油压无级调节、油液冷却控制、油源系统状态监测、本地/远程控制等控制功能和操作方式,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状态监测和功能拓展能力。
贾召会郑磊郁文山金志伟宋元
关键词:风洞PLC控制
风洞连续信号小波分析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Matlab强大的信号处理功能和LabVIEW的界面良好、运行效率较高等特点,提出采用Matlab和LabVIEW混合编程。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风洞连续信号小波分析平台,实现对风洞连续信号的特征分析及小波变换处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平台功能完善、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完全能够满足对风洞连续信号分析处理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张鹏金志伟孙宁王春
关键词:MATLABLABVIEW小波变换
风洞主排气阀电液伺服系统仿真研究与设计被引量:5
2019年
2.4 m风洞是国内唯一的两米量级引射式、半回流、暂冲型跨声速风洞,风洞核心流Ma由p 0和p s按等熵公式计算得到,其中稳定段总压通过4套主排气阀进行精确控制,其定位和同步精度直接影响到风洞流场控制的精准度。针对主排气阀电液伺服系统的负载多变、油缸内泄漏、参数及器件性能差异对同步控制精度的影响,建立了电液伺服系统精确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虚拟主轴的多轴主从模糊控制策略,并基于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调节时间短、同步精度高。
郁文山金志伟金志伟刘龙兵
关键词:风洞电液伺服仿真
2.4米跨声速风洞流场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为满足2.4米跨声速风洞流场品质改进的需要,建立了基于反射内存技术的流场控制仿真系统,建模方法采用数据建模,选择了NARMAX模型作为风洞系统的数据模型,用互信息法、曲线拟合法和伪最近邻点法分别确定了模型中采样间隔、时间...
杜宁芮伟金志伟龙秀虹
关键词:航空工程跨声速风洞NARMAX模型计算机仿真
暂冲式高速风洞流场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被引量:2
2015年
为满足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2.4m跨声速风洞流场品质改进的需要,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效的风洞流场控制模型作为控制器设计的验证平台。由于难以建立精确的空气动力学模型,且2.4m跨声速风洞长期运行积累了大量的试验运行数据的实际,数据建模成为建模方法的首选。在硬件上,建立了基于反射内存技术的流场控制仿真系统,以获取现场采集的数据。建模方法采用数据建模方式,主要是利用系统辨识理论,将整个系统看成是一个"黑箱",利用现场采集的数据来确定系统的参数和输入输出间的映射关系。采用以非线性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 with Exogenous Inputs,NARMAX)作为风洞系统的数据模型,应用互信息法、曲线拟合法和伪最近邻点法分别确定了模型中采样间隔、时间滞后以及阶次3个参数。对比了最小二乘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_SVM)3种方法对模型的拟合效果,确立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作为最终的拟合方法。为了提高仿真的精度,根据风洞运行的特点,将其整个过程划分为冲压、启动和调节3个阶段,分别建立了各个阶段的子模型。由于风洞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并且延迟和阶次较大,采用了基于信息熵的数据压缩方法,实现了简化子模型规模的目的。最后,采用多模型融合的方法将各个阶段的子模型通过加权的方法来完成融合,从而构建起整个风洞系统的模型。稳定段总压和驻室静压分别通过所建模型得到,最后通过马赫数的计算公式得到试验段马赫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在运行包络线范围内的试验工况下,总压预测精度达到0.1%、马赫数预测精度基本达到0.001,达到了研究的目的。该项工作的开展较为系统地建立了暂冲式风洞的流场控制模型,建立的模型将为下一阶段基于现�
芮伟杜宁袁平易凡金志伟
关键词:NARMAX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跨声速风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