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敏

作品数:35 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疫苗
  • 12篇接种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7篇乙型
  • 7篇预防接种
  • 7篇预防接种异常...
  • 7篇流行病学特征
  • 7篇接种异常反应
  • 7篇肝炎
  • 6篇疑似
  • 6篇疑似预防接种...
  • 6篇病毒
  • 4篇毒性肝炎
  • 4篇乙型病毒
  • 4篇乙型病毒性肝...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免疫规划
  • 4篇病毒性
  • 4篇病毒性肝炎

机构

  • 33篇江西省疾病预...
  • 6篇南昌大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上海市东方医...
  • 2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鹰潭市疾病预...
  • 1篇吉安市疾病预...
  • 1篇宜春市疾病预...
  • 1篇北京科兴生物...

作者

  • 33篇郑敏
  • 21篇郭世成
  • 16篇赵红平
  • 15篇涂秋凤
  • 15篇伍凤云
  • 10篇程慧健
  • 9篇周炳华
  • 7篇赵玉芹
  • 6篇谭楚生
  • 5篇何旺瑞
  • 5篇徐菲
  • 4篇吴静
  • 4篇张洪荣
  • 4篇潘雪娇
  • 4篇谭祥永
  • 3篇刘玮
  • 3篇王华庆
  • 3篇刘杰
  • 2篇唐婷婷
  • 2篇李克莉

传媒

  • 17篇现代预防医学
  • 1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7~2009年中国六个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病例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分析中国六个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P)住院病例(下同)的发生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监测和评价接种疫苗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中TP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云南、江西、辽宁省的六个市,收集所有县(区、市,下同)级及以上医院2007~2009年TP住院病例的基本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对TP发生率等有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09年,三个省六个市的县级及以上医院TP住院病例共3351例,3年平均发生率为3.84/10万;三个省调查地区的年平均发生率分别为3.94/10万、3.99/10万、3.67/10万。<15岁1427例,年平均发生率为8.38/10万。其中有感染等明确前驱危险因素的571例,占40.01%。<15岁儿童中,≤4岁儿童TP发生率均最高,三个省调查地区TP均呈现春季高发的特点。结论 2007~2009年,三个省六个市全人群及<15岁TP住院病例发生率较平稳,且均呈现季节性高发的特点,≤4岁TP发生率较高。在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时,应考虑TP季节性发生因素,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有无感染史、过敏史等危险因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减少偶合TP的发生;接种后应做好AEFI中TP的监测与评价。
李克莉刘大卫武文娣许涤沙涂秋凤郑敏丁峥嵘唐婷婷韩悦方兴王华庆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病例发生率
江西省2010-2013年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使用的乙型肝炎疫苗的安全性。方法分析江西省2010-2013年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到的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有关的AEFI数据。结果江西省2010-2013年共报告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有关的AEFI病例462例,报告发生率为5.39/10万,其中异常反应67例,报告发生率为0.78/10万。异常反应病例中过敏性皮疹最多,有39例,报告发生率为4.55/100万。结论江西省使用的乙型肝炎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郭世成谭楚生郑敏程慧健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016-2018年江西省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Inactivated enterovirus 71 vaccine,EV71V)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方法通过中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江西省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江西省2016-2018年EV71V的AEFI个案和接种剂次数,估算AEFI报告发生率。结果2016-2018年江西省EV71V AEFI报告发生率为23.35/10万剂(253例);其中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分别为16.43/10万剂(178例)、5.54/10万剂(60例),分别以发热(92.70%)、过敏性皮疹(80.00%)为主。所有AEFI治愈或好转。结论江西省EV71V的AEFI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严重不良反应罕见。
郑敏赵红平赵玉芹伍凤云郭世成周炳华程慧健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008-2012年江西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补偿现状调查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2008-2012年期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补偿现状,为今后异常反应的监测和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2008-2012年江西省所有县(市、区)异常反应个案补偿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江西省已补偿255例,一类疫苗222例,二类疫苗33例。一类疫苗中补偿例数居前三位的依次是:麻疹疫苗、卡介苗、和百白破(无细胞)疫苗,二类疫苗补偿例数最多的是水痘疫苗和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补偿个案的临床诊断居前三位的依次是: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疹和卡介苗淋巴结炎。结论江西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工作运转情况较好,一类疫苗补偿以麻疹疫苗、卡介苗和百白破(无细胞)疫苗居多,临床诊断以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疹和卡介苗淋巴结炎为主。
郑敏涂秋凤徐匡根谭楚生周炳华郭世成程慧健
关键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免疫规划
一款国产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在婴幼儿中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上市后安全性观察
2024年
目的评价一款国产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strain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IPV)上市后在婴幼儿中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安全性。方法在江西省两个地区招募2月龄和18-26月龄受试者分别进行3剂次sIPV基础免疫和1剂次加强免疫,并按一定比例随机单独接种和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收集每剂次接种后0-30 d内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sIPV基础免疫组和加强免疫组分别纳入受试者1999例和1199例。基础免疫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103/5823),其中sIPV单独接种、sIPV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同时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1%(71/3926)、1.69%(32/1897)(χ^(2)=0.11,P=0.742)。加强免疫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32/1199),其中sIPV单独接种、sIPV与任何其他三种疫苗同时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5%(9/400)、2.88%(23/799)(χ^(2)=0.41,P=0.524)。所有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为1-3级,未报告4级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适龄儿童sIPV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或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郑敏李珍郭世成毛琦谌小梅魏丽娟刘杰赵艳伟
关键词:基础免疫加强免疫同时接种
中国六个市2007~2009年过敏性紫癜住院病例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分析中国六个市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的发生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预防接种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江西省南昌、宜春、景德镇市,云南省昆明、曲靖市,辽宁省大连市等六个设区的市,收集所有县级及以上医院2007~2009年HSP住院病例的基本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对HSP等有关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09年,三省六个市的县级及以上医院HSP住院病例共774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82/10万;<15岁儿童56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3.86/10万;其中有感染等明确前驱危险因素的1639例(占28.87%)。江西、云南、辽宁三省的HSP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4.08/10万、15.27/10万、6.28/10万;<15岁儿童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4.48/10万、59.42/10万、24.59/10万。云南省两个市HSP呈现春季高发的特点,江西、辽宁省四个市HSP均呈现秋冬季高发的特点。三省六个市5~9岁儿童HSP发病率均最高。结论 2007~2009年,三省六个市全人群及<15岁儿童HSP住院病例发病率较平稳,但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别较大,且呈现不同的季节性高发特点,提示选择开展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的时机应考虑HSP季节性因素;接种前应仔细询问受种者有无感染史、过敏史等危险因素,以减少偶合HSP的发生。
李克莉刘大卫武文娣许涤沙涂秋凤郑敏丁峥嵘唐婷婷韩悦方兴王华庆罗会明梁晓峰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发病率
2012-2018年江西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分析2012-2018年江西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评价乙肝免疫策略效果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NNDRS)中下载江西省2012-2018年急性乙肝疫情资料,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8年江西省共报告急性乙肝病例1040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27/10万,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设区市均有急性乙肝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最高的设区市为萍乡市(13.90/10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25~岁组(6.58/10万),最低的为5~岁组(0.18/10万);15~45岁病例6524例(62.68%),<15岁病例283例(2.72%);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38∶1;病例以农民最多(6347例,占60.98%),其次是家务及待业人群(1234例,占11.86%)。结论2012-2018年江西省急性乙肝病例以男性、农民、15~45岁人群为主,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均逐年降低,地区间发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差异。
伍凤云赵红平郑敏周炳华郭世成徐菲赵玉芹
关键词: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江西省农村居民乙肝防治知识调查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居民对乙肝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态度及行为,为今后有针对性的防控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江西省乙肝高发地区≥18岁的农村居民进行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2 192名被调查者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4.19%,知晓程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老年人最低,为39.51%(4 129/10 450);不同受教育程度中文盲最低,为29.14%(998/3 425),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江西省农村居民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水平整体偏低,缺乏正确的态度及行为,应加大乙肝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以控制乙肝传播。
潘雪娇郑敏涂秋凤刘玮
关键词:农村居民乙肝知晓率
江西省乙肝防治现场居民知识、态度、行为基线调查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乙肝防治现场居民乙肝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为在当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乙肝防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统一的调查问卷,在4个乙肝防治现场对3815名18~59岁人群进行乙肝知识、态度、行为(KAP)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居民的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平均为47.02%,对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结局,乙肝的治疗转归,日常感染途径等了解得不太全面,且不同学历、年龄段、职业间知识得分、态度、行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江西省乙肝防治现场居民的乙肝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对乙肝患者/携带者接受程度较差,提示应加大对乙肝防治知识尤其是传播途径的宣传力度,且特别要注重对农村地区、年长人群、低学历人群、农民和工人等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
涂秋凤郑敏潘雪娇
关键词:乙肝知识-态度-行为基线调查
疫苗上市后的监测结果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上市后大规模应用的安全性、免疫效果和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方法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的方法观察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采集适龄儿童甲肝疫苗免疫前后的血液标本进行抗体检测,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甲肝、乙肝、结核和腮腺炎4种疫苗针对疾病的监测。结果 AEFI发生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麻疹风疹减毒活疫苗(18.81/10万)、乙脑减毒活疫苗(16.70/10万)和甲肝减毒活疫苗(12.71/10万);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成功率为68%(34/50);共监测到1例乙肝病例,2例结核病例,126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结论中国疫苗安全性和甲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甲肝、乙肝疫苗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较好,卡介苗对肺结核的保护效果有限,含腮腺炎成分减毒活疫苗对腮腺炎的保护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郑敏涂秋凤徐爱民刘港荣郭娓
关键词:疫苗上市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