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惠明 作品数:22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国家海洋局 更多>> 发文基金: 青年科技基金 福建省气象局开放式气象科学研究基金 上海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福建省台风风暴潮气象条件预报系统 夏丽花 刘铭 冷典颂 邬惠明 陈德花 张立多 高珊 台风风暴潮是福建主要的海洋灾害之一,由于福建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给台风风暴潮的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加上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繁荣,风暴潮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对福建沿海风暴潮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风暴潮预报提供参考,...关键词:关键词:风暴潮预报 海洋灾害 苏北浅滩辐射沙洲高低潮时误差特征分析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地处苏北浅滩辐射沙洲的洋口港海洋站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年的验潮资料,计算了高低潮时实况与对应的天文潮高低潮时的误差,分析误差的月际分布、提前或滞后量分布等特征,并对引起高低潮时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表明:苏北浅滩辐射沙洲高低潮时误差具有明显的月际分布,且呈准正态分布;受天气系统影响时,辐射沙洲高低潮时误差最高可超过1 h,需要引起海洋环境预警报和涉海作业等人员的足够重视。 邬惠明 徐常三 高鑫鑫 吉会峰关键词:辐射沙洲 洋口港 误差分析 上海及洋山海域强风暴潮减灾保障预警系统 胡德宝 龚茂珣 许啸春 胡学军 裘建 雷小途 侯军 邬惠明 吕同军 该项目建立了1949年以来影响上海地区的强风暴潮数据库。库内收集的信息包括台风年鉴、风暴潮历史信息、专项系统知识库、台风、风暴潮实测与预报信息。探索研制了基于上海台风研究所目前业务化的台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输出预报风场与E...关键词: 警戒潮位核定规范的几个问题探讨 被引量:4 2016年 从江苏省沿海警戒潮位核定工作出发,对《警戒潮位核定规范》中核定岸段等级划分、波浪爬高复合坡度计算、数值模拟选取年极值高潮位过程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分别为岸段划分等级结果偏高、复合坡度计算公式不满足适用条件、年极值高潮位选取有偏差。文章同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思路,供规范修订或警戒潮位核定时参考使用。 曹兵 邬惠明 徐常三 高清清 高鑫鑫 朱天懋南极普里兹湾附近海域表层海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第29次南极科考期间在普里兹湾海区释放的8个Argos漂流浮标所获的总计662 d的数据,对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的表层海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和以前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普里兹湾西部和北部表层海流基本呈现向西的流动,说明此地区的表层海流以沿南极大陆的逆时针沿岸流为主。普里兹湾东部海流呈现先向南再向西或先向南再向北的流动,普里兹湾西北部海流呈现向南的流动。8个浮标平均流速在0.02—0.20 m·s^(-1)之间,最大流速为1.57 m·s^(-1),流速>1.0 m·s^(-1)的大流速区主要集中在普里兹湾、克洛斯角外侧、达恩利角外侧海域,流速>1.5 m·s^(-1)的大流速区只出现在普里兹湾、克洛斯角外侧两处海域。 吉会峰 邓小东 曹兵 徐常三 邬惠明上海沿海ECOM-SI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的研究及应用 龚茂珣 许啸春 邬惠明 ECOM-Si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大气强迫力(风和气压)的数值预报模式和风暴增水动力学两部分。课题所做的主要研究为:设计长江口、杭州湾水平自然正交网格,充分考虑河口、海岸和岛屿的地形细节;如何使用模式的风场:...关键词:关键词:风暴潮 苏北浅滩辐射沙洲高低潮时误差特征分析及成因探讨 本文根据地处苏北浅滩辐射沙洲的洋口港海洋站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年的验潮资料,计算了高低潮时实况与对应的天文潮高低潮时的误差,分析误差的月际分布、提前或滞后量分布等特征,并对引起高低潮时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初步... 邬惠明 徐常三 高鑫鑫 吉会峰关键词:辐射沙洲 洋口港 误差分析 长江口东部海域赤潮发生环境条件分析与预报研究 本文重点对1981~2002年长江口监控区(30°~32°N、122°~124°E)赤潮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对赤潮生、消过程中海洋环境和气象环境因子的变化方面进行一些积极的探索... 胡学军 朱生雄 邬惠明 沙伟关键词:赤潮 桑美台风风暴潮及其对张网作业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2 2007年 以2000年"桑美"台风风暴潮及此阶段张网作业的有关资料为依据,对风暴潮增水的形成机制、浙沪沿海风暴潮各阶段特征以及对张网作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风暴潮增水在张网作业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以及2000年八月半水张网作业丰收原因进行讨论。分析表明,在杭州湾滩浒岛附近海域,因风暴潮增水导致张网作业CPUE平均增幅为9.3%,最大增幅达23.5%。本文是一则风暴潮有利方面的报道,中国迄今尚属首次。 林龙山 沈金鳌 张静 邬惠明关键词:风暴潮 CPUE 冬春季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Hadley中心1953—2012年海冰密集度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1977—2011年日本气象厅台风资料,对冬春季北极海冰变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冬春季北极海冰变化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冬春季北极海冰表现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且在1965—2004年间具有3—4 a的低频振荡周期。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海冰变化最为显著。冬春季海冰变化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次、强度频次的相关性在9月份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且为正相关,而与热带气旋强度等级有较显著的负相关性。冬春季北极海冰变化与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副高面积均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冬春季海冰面积偏多(少)时,夏季北美东部、冰岛附近地区、北太平洋以及中低纬度大部地区500 h Pa高度场为负(正)距平分布。冬春季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持续性影响,在随后到来的台风盛期有较明显的体现。 高清清 邬惠明 朱天懋 徐常三 曹兵关键词:北极海冰 热带气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