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琴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的评估:236例报道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索在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预测中,神经系统评估方法的选择。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新生儿科和产科出院的高危新生儿336例,采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和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共236例完成随访。GMs扭转运动阶段,正常者203例,异常者33例;不安运动阶段,正常者218例,异常者18例;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正常者202例,异常者34例;Gesell发育量表,异常者12例。结论GMs质量评估、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和Gesell发育量表三种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加完善地早期或超早期综合预测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 吕攀攀高文婷赵娜刘芳徐冲锋邓玉琴
- 关键词:高危儿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ESELL发育量表神经系统发育
- 简便的气管内套管清洗消毒方法
- 2006年
- 崔玉芳王英翠邓玉琴马学英朱希芳
- 关键词:清洗消毒方法气管内套管行气管切开术正常生理功能排痰困难痰痂形成
- 开塞露导管灌肠解除脑出血病人便秘被引量:1
- 2005年
- 侯佃臻邱会芬崔玉芳邓玉琴宋淑霞
- 关键词:便秘灌肠开塞露
-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离职意向的相关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离职意向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五家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和普通内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以及离职意向做现况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部分因素和症状自评量表9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内科护士(P<0.05),压力源部分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及离职意向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差,应激因素多,是离职意向的主要因素之一。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采用有效的措施,维护急诊科护士的健康,改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减少护士的流失。
- 王姣婷栾淑荣王庆华邓玉琴董建丽
-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离职意向
- 超早期体温控制对急性中、重型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超早期体温控制对急性中、重型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中、重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体温超过38℃以上采取降温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由专职主管护士对患者的呼吸道、泌尿道及消化道实施早期干预,并给予局部持续冷疗、间断温水擦浴,使体温控制在35~37℃。于第7天、第14天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结果:入院后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后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超早期体温控制对急性中、重型脑卒中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崔玉芳马敬霞邓玉琴解树英卢金凤
- 关键词:体温控制脑卒中康复
- 儿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本市2家市级医院儿科护士共156人进行整体调查。结果:儿科护士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小夜班、中午班为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发时段;施暴的主要方式为语言攻击、推搡;受暴者可引起委屈、愤怒、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导致身心耗竭综合征、工作疲溃感、焦虑等身心疾病;工作满意度下降,离职意向增强。结论:工作场所暴力给儿科护士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管理者应加强薄弱时段人力资源配置,重视儿科专业护士的培养和使用,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 邓玉琴马学英程玲
- 关键词:儿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被引量:3
- 2005年
- 邱会芬侯殿臻崔玉芳殷忠俊邓玉琴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再出血颞叶钩回疝颅内压增高颅内血肿清除术
- 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及离职意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5
- 2009年
- 目的 揭示儿科与普通内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研究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及离职意向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所三甲医院儿科及普通内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离职意向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结果 儿科护士下作压力源部分因素和症状白评量表9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内科护士。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部分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及离职意向显著正相关。结论 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大,是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一个因素,也是离职意向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议护理管理者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儿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减少儿科护士流失,
- 邓玉琴王姣婷崔玉芳殷忠俊马学英程玲
- 关键词:护士压力源离职意向心理卫生
- 乌灵胶囊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慢性抽动障碍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分析乌灵胶囊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儿童抽动障碍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治疗。采用耶鲁评分表(YGTSS)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发声抽动[(2.92±1.14)分]、运动抽动[(8.94±3.41)分]、功能受损程度[(7.48±5.46)分]、抽动总评分[(10.26±3.28)分]均低于对照组[(4.49±3.01)分、(10.31±3.13)分、(10.26±7.35)分、(13.44±5.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动冲动[(3.91±2.22)分]、注意力缺陷[(6.23±3.64)分]、ADHD总分[(10.31±3.13)分]均低于对照组[(6.84±3.14)分、(7.04±4.53)分、(13.29±5.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6%(38/44),明显高于对照组(70.45%,3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灵胶囊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可明显降低YGTSS和ADHD评分,效果优于单用阿立哌唑治疗。
- 邱金花孟令丹马良高文婷邓玉琴
- 关键词:儿童抽动障碍乌灵胶囊阿立哌唑
- 慢性胃溃疡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 对慢性胃溃疡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实施方案及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慢性胃溃疡患者共计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为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记录和比较,包括对其胃溃疡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和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为8.57%,低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慢性胃溃疡患者可以采用针对性护理,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机率,还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 陈娜杜卫邓玉琴许玮玮袁霞李月霞
- 关键词:慢性胃溃疡针对性护理